关灯
护眼
字体:

中华之魂.星辰谱(全四部)_翟明战【完结】(196)

  “文化大革命”一开始,刘英和张闻天就陷人了灭顶之灾。她自己忍受折磨,还时刻关心着多灾多难的伴侣。张闻天要去接受“触及灵魂”的再教育,刘英一定要在他口袋里放好钱和粮票,嘱咐他一定要吃得好些,身体要紧。

  1969年5月16日,刘英和张闻天被“监护”在北京景山后街寓所。刘英和张闻天的监房只一墙之隔,但咫尺天涯,每天连放风的时间都错开,彼此无法碰面。当刘英允许进盥洗室时,见到张闻天的衣服泡在盆子里,总要抓紧时间放上洗衣粉,趁看守不注意时为他搓干净。他们被这样囚禁了523天,夫妻俩“人不见面心相见”!后来,他们虽然被关到一起,但张闻天挨斗时,总要拉刘英去陪斗。每次挨斗回来,张闻天的第一句话就是:“你顶住了,太好了。批斗的时候我只想到你,真怕你的身体支持不住。”

  1969年10月,张闻天和刘英被押送到广东肇庆,虽然结束了囚禁生活,但仍然没有恢复自由,他们度过了漫长的流放生活后,获准回到无锡。那已是1975年8月,张闻天年逾古稀,冠心病、肺气肿等疾病终日缠身。但避开了无休止的批斗,总算得到安静喘息之机。一向豁达的张闻天不失幽默地说:“能有一点小自由也很好嘛!”

  为了协助丈夫,刘英研读了大量的中国革命和建设史论,读了许多马列主义书籍,协助张闻天完成了数十万字的政治、经济、哲学和科学社会主义论文。在刘英的帮助下,张闻天奉献出几十万字的理论著述,澄清了许多被混淆被歪曲的马列原理和社会主义原则。

  如果说,全面系统的拨乱反正开始于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那么理论上的拨乱反正当首推张闻天。这一篇篇闪耀真理光芒的优秀论建,如今收在《张闻天文集》中,人们不能不钦佩“左”祸横行时张闻天的敏锐眼光和清醒头脑。

  1976年5月,张闻天自感要不久于人世,即嘱咐刘英:“我不行了,别的倒没什么牵挂,只是这十几年没能为党工作,深感遗憾。我死后替我把补发的工资和解冻的存款全部交给党,作为最后的党费。”刘英当场写下了这样一张字条:“二人生前商定,二人的存款,死后交给党作为二人最后所交党费。”下面的署名是“张闻天、刘英”。

  张闻天逝世时,“四人帮”正是最猖獗的时候,那时他和刘英已被遣送回江苏无锡。张闻天的骨灰盒不准写张闻天的名字,写的是张普。刘英抗议无效,也不屈服于“四人帮”的淫威,她在献给张闻天的花圈上写的是“献给老张同志”……

  张闻天没有看到“四人帮”的覆灭和十年浩劫的结束。刘英幸运地等到了这一天。粉碎“四人帮”后,刘这一天。粉碎“四人帮”后,刘英回到北京。1978年,当选为全国政协委员、常委,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她把全部精力投入到党的纪检工作中,实事求是,不拘私情,纠正冤假错案,积极查案办案,为端正党风党纪、实现党风的根本好转不遗余力,扎实工作,做出了重要贡献。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平反的少数几件冤假错案中,就有所谓“彭、黄、张、周”反党集团案。

  在纪念红军长征60周年之际,她不顾91岁高龄,担任了《长征―世纪丰碑》组委会副主任委员,以历史见证人的身份,先后接受多家新闻媒介的30余次采访。她饱含深情,寄语后人,为弘扬长征精神,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她热情关心支持妇女保健、儿童教育等福利事业,并主动带头捐款4万多元。她先后担任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理事、中小学教师奖励基金会特约理事、中国关心下一代委员会顾问等职。她对青少年的关怀和忘我的奉献精神得到人民群众特别是广大青少年的由衷敬佩。刘英同志1989年获得“全国老有所为精英奖”,1991年获得“全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个人”光荣称号。

  2002年8月26日,刘英走完了她97个春秋的坎坷历程。她在一生中,作为一个共产党员,能够奉献的全部奉献了,包括她的儿女。她一生没有留下后代,她前后生过三个孩子,都死于疾病。但她并不孤独,千千万万的后来人,都把她作为慈母蔽奉,并一代代传下去。

  第19章 我的妈妈——陈琮英

  妈妈陈琮英,今年已经超过百岁了,她身材虽然瘦小,但手足灵活,俭朴勤劳,精神饱满,无私乐观,所以健康长寿。

  妈妈是父亲的童养媳,为供丈夫上学当童工。而留学回国在上海大学任教授的父亲则把织袜女工接到上海结婚,领她走上革命路。

  妈妈那双在幼年时缠裹过的脚,跟随父亲南征北战,跨过万水千山,走过了两万五千里恨征,在父亲去世后,又默默无闻地为党工作了半个世纪。

  我是任弼时和陈琮英的大女儿任远志,《中华之魂》编委会约我写一篇回忆妈妈陈琼英的文章,我欣然应允了。因为我的妈妈是一位平凡而又伟大的妈妈,她像所有的中国劳动妇女一样,在平凡的不起眼的岗位上,勤勤恳恳地忙碌了一生,在我这做女儿的心灵深处,留下了永生无法磨灭的记忆。

  我妈妈1916年到乡村穷教师任思度(我的爷爷)家当任培国(我父亲任弼时)的童养媳。任培国是我父亲的学名。1918年我父亲初小毕业后考人长沙市明德中学,后又转到长郡联立中学上学。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