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中华之魂.星辰谱(全四部)_翟明战【完结】(353)

  1948年9月,国民党政府调集大量军队,试图偷袭石家庄市。华北育才中学奉命迁往老解放区河北省阜平县城南庄。

  从建校开始,“联中”就坚持一切服从党的需要、服从战争的需要,全体师生随时准备参军和参加解放区的政权建设工作。1947年至1948年,有一些同学:调出学校参加了党、政、军各部门的工作和解放区政权建设工作,并有三次成批的参军,共有一百多名师生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他们在前线英勇战斗,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做出了自己的贡献,无愧于党和人民的好儿女。有的同志,如薛刚(雪岗)、杨魁武、杜非、崔无明等,在战斗中光荣牺牲,为祖国的独立、人民的解放,献出了年轻的生命。

  邯郸行知学校

  是晋冀鲁豫边区于1947年1月创办的一所干部子弟学校,直属边区政府领导。因为当时晋冀鲁豫边区的首府在邯郸,故学校冠了“邯郸”的地名;又因1946年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在国民党统治区白色恐怖下逝世,解放区党政军民为了纪念他,故取名“行知学校”。张印斗、刘容、刘默耕等老师在回忆文章中说:

  当时创办这所学校,是革命形势发展的需要。1946年国民党蒋介石大举进攻各解放区,解放战争空前激烈。在晋冀鲁豫解放区,1947年夏,刘、邓大军即将南下挺进大别山,党政军干部大批上前线,留下孩子无人照管;留在后方的干部人数少,任务重,要搞土改,要领导生产建设,还要支援前线,无暇照管自己的孩子;还有一些革命烈士的子女,更需有人照料。于是,晋冀鲁豫中央局决定创办这所干部子女寄宿制学校。在邓小平、刘伯承、薄一波、杨秀峰、平杰三、晁哲甫、戎伍胜等党政领导同志的亲切关怀下,1947年1月开始筹办,2月初就正式开学了。

  筹建工作是在河北省武安县十里店村进行的。当时调集的干部先住在十里店村的“边区政府招待所”里。校长彭文同志,是八一南昌起义叶(挺)贺(龙)南征时的老战士。她热爱党的教育事业,有丰富的工作经验和较高的党性修养。陆续调来的干部有当总务主任的史汉三同志,他是从峰峰煤矿调来的老党员;有当教导主任的阎熔冰同志,他是山西决死队的老党员、老战士,长期在太行从事党的教育工作。有从山西省运城县县长岗位上调来做副校长的刘少白同志。此外,陆续调来的教职员,有从边区党政军各部门选拔来的张印斗,郭森、李淑贞、王树功、邓金、杨克、孟庆怀、董建德、张桂轩;有在国民党统治区从事党领导下的文化、工运、学运工作的丁丁、胡志涛、刘容、刘默耕等。不管从哪个方面来的同志,都认识到办好这所学校就是直接为解放战争服务,就是为把革命后代培养成为有用人才,意义十分重大。大家都有较强的革命责任感和事业心,都有一定的工作经验和文化水平,决心团结一致,努力把学校办好。

  彭文同志带领这样一支干部、师资队伍,在中央局、边区政府和军区的直接领导、亲切关怀下,同心协力,很快把学校引上正轨。同时,农村基层干部和解放区群众像支援解放军一样地大力支持学校,使学校工作进展较为顺利。“行知”的最初校址设在晋冀豫三省交界处的武安县阳邑镇,是个比较热闹繁华的镇子,享有“太行区上小上海”的美称。当时师生全都住校,实行供给制。教室、宿舍都是借老乡的房子。稍大一点的房子做教室,小一点的做宿舍。同学们东家住几个,西家住几个,全校200多名师生分住在好几十户人家。从小学一年级到初中一年级,共七个年级分成七片。伙房设在另外一处。真像满天星斗似的,一所不大的学校几乎住遍了全镇。

  学生有的是在战火中出生、从小寄养在老乡家里,十来岁了还没上过学,办了这所学校后才接来上学的,如戎伍胜、薄一波、王振华等同志的子女;有的从小就跟爸爸妈妈一起在国民党监狱里长大的“小萝卜头”式的人物,如阎红彦同志的孩子阎小毛;有的才十几岁,但已打过好几年仗的红小鬼,如汪世成;有的是连自己父母姓名也不知道的革命烈士遗孤,如从延安撤退出来的黄义先同学等。这些革命后代,到了学校就亲如兄弟姐妹,他们一起过着艰苦而又愉快的集体生活。在他们身上根本没有什么高干子女的优越感。边区首长刘伯承、薄一波、杨秀峰,部队将领宋任穷、张际春,知名作家赵树理、王春等同志的孩子,在这所学校里就跟其他孩子一样,都是普通一兵。刘伯承同志的孩子刘太行也穿着满身打补丁的衣服。有时逢年过节,机关打发警卫员拉来牲口接孩子们。他们却常常拒绝骑牲口,说:“那高头大马不该我们骑”。这些年龄小的七八岁,大的不过十二三岁的孩子,宁愿坚持步行十几里、几十里走山路回家,然后又由家走回学校。

  供给制的生活是比较艰苦的。吃的是小米饭、山药蛋(土豆),只有逢年过节才杀一两头学校喂养的猪、羊改善改善生活;谁生了病,才由病号灶给煮点面片汤,要是能吃上一碗挂面汤外加一个鸡蛋,那就是“高标准”的伙食了。穿的是一年两身单衣(外衣、内衣各一身),两年一身棉衣,谁也没有什么毛衣、绒衣之类的“奢侈品”;脱了棉衣就是单衣,脱了单衣就是棉衣。教职工每年还要自报上交“节约任务”和“生产任务”。节约任务,就是自报今年我的单衣、棉衣或别的什么供给品不领了,靠自己生产解决。节约得多的,全年的被服供给就都不领了。生产任务,就是自报“我今年上交公家多少斤小米”。各人根据自己的情况来搞生产,有纺纱的、有锁袜口的、有绱鞋的、有刻图章的,还有在河滩上开小片荒地种经济作物的,这叫“打麻雀战”。总之,大家各想门路多生产,都争着为公家做贡献。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