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中华之魂.星辰谱(全四部)_翟明战【完结】(457)

  1944年,战争开始向胜利发展,儿童院的孩子们又恢复了正常学习。这一年,李特特考上了莫斯科鲍曼工学院。

  1947年,她根据即将建立的新中国的需要,转到了莫斯科吉米辽谢夫农学院学习,1952年毕业后回国。

  李特特回国后,被分配到农业科学研究院工作。其间,她曾多次下放锻炼。1953年,在当时理论联系实际的口号下,考虑到自己是学农业科学的,又在国外呆了许多年,现在应结合实际,到农业生产第一线去了解中国农业的现状,与农民打成一片,并在艰苦的环境中磨炼自己。在这样的思想支配下,她主动要求去了北大荒,在那里开荒种地,建设友谊农场。当时,她刚离婚,心里很痛苦,又带着刚4个月体弱多病的孩子。再加上农场初建,各种条件都非常艰苦,住的是窝棚,吃的是包米,自己白天既要下地干活,又要照顾吃奶的孩子,其艰苦和不易,似乎只有在苏联参加卫国战争时经历过。正因为她有那样艰苦奋斗的底子,所以才能在这样的环境里坚持下来。她由于经受过各种艰苦和劳动锻炼,所以常常表现出人意料的肯干和能干。在韶山劳动,她还能挑起七八十斤重的粪桶往来奔走于田间地头。在安阳干校,在豆子地锄草,天气酷热,而她依然干在前头。

  由于过多的政治运动,尤其是“文化大革命”那样长达10年的运动,使她丧失了许多为祖国尽力的宝贵时间。在北大荒劳动一段时间后,农科院成立了原子能应用研究所,由于研究方向与她所学专业(植物生理)对口,根据工作需要,组织上将她从北大荒调回北京从事这项工作。1964年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后,为进行核效应研究,她又到新疆戈壁滩上工作了几年。1966年,“文革”开始后,核效应的研究工作被迫完全中断了。1967年,她先是被打成“苏修特务”,后又被冠之以“典型的修正主义苗子”的帽子而遭到批斗。1969年,她被送到“五七”干校进行劳动改造。1974年,从干校返回北京,被分配到农科院情报所去做资料翻译工作。1978年,转到农科院农业研究委员会做科研管理工作直到退休。

  李特特的一生是坎坷的,但她为祖国也确实尽了力。20世纪50年代后期,由于科技的发展,原子能不但应用于军事领域,而且也开始在工业、采矿业、医学和农业等领域里有所应用。作为一门新兴研究学科,在中国只是刚刚起步。为了培养国内有关方面的专业技术人才,1958年至1960年期间,在李特特主持下,曾面向全国举办了6期同位素培训班,共培训了10的多名专业人才,为各省市培养了同位素研究的骨干。1980年,由李特特负责组织的“核辐射对农作物的生物效应”的研究课题,获得了农业部颁发的“科技进步二等奖”。

  李特特退休后,在别人眼里她可是个名副其实的高价老太婆。在市场经济中,她又有了用武之地。有人向她投资想开发她的无形资产,有人找上门来想和她合办公司。说她傻也好,说她僵化也好,反正她都拒绝了人家,却主动参加了扶助贫困地区的工作。李特特牢记着陈老总有一次和她妈妈谈话时曾说的话:“过去我们是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干革命,找个工作挣了钱还要养活党……”李特特忘不了这句话,她认为我们这一代人再苦,也没有老一代人苦。我们这一代人为人民出的力再多,也没有老一辈人出的力多。和老一辈人相比,无论如何我们都应该满意!老一辈为之奋斗的目标尚未实现,有些老区人民的生活仍然很贫困,国家和政府还一下子解决不了这些问题,所以她决心去做些自己力所能及的工作。这些年来,她曾先后到过陕北、甘肃等贫困地区了解情况,进行调查研究。

  第21章 水电将军——贺毅

  1955年9月,贺毅从北京启程坐火车去上犹江赴任。上犹江水电站坝址设在铁扇关。铁扇关,顾名思义,遥望二面相对排阔而出的两座大山,犹如神话中铁扇公主的两把铁扇,形成了上犹江的大门。此处激流汹涌,打着漩涡,悠悠东去。

  上犹江水电站开工只有3个月,水面上还不见一丝建坝的动静,惟在铁扇关西山坡上,有些人在打钻。这儿地方狭窄,江畔兽脊似连绵的大山山麓直插而下,形成一个“V”,字形地貌,只在右岸有一块较平坦的山坡。

  就在这么个捉襟见肘的地方,密密地盖着鳞次栉比的简易工棚。随着山势,工棚一层比一层高,星夜远眺,隐约在不甚分明的灯盏里,有如海市屋楼。建在江边的工棚,依山为榭,依竹为瓦;上可见天,下能见江;外面下大雨,里面下小雨。室内没有单人床铺,全是一色的沿屋子四周打的竹笆通铺,每人只能占据你铺盖所占据的那一小块地方,其余的场所便都是公用的。右岸的公撇也有几间像样的瓦屋。那是外国专家的宿舍。新中国需要友好邻邦的支援和帮助,宁可自己节衣缩食,也不能亏待外国朋友。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正是这些简易工棚,栖息和孕育着我国水电战线第一流的专家学者。那时,我国一些大中型水电站的工程设计人员都蜗居于此。贺毅睡的也是通铺,他的近邻是技术员任尚卿同志,后来担任长江葛洲坝的总工程师。不久,贺毅又和韩模宁做邻居。韩是从小在苏联国际儿童院长大的。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