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中华之魂.星辰谱(全四部)_翟明战【完结】(75)

  自小生活在这里的彭湃,目睹了巨大的两极分化,带着对社会的不满和困惑,到东洋寻找救国救民的真理。当时,日本在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傲气冲天,一些日本车夫、中小学生都嘲骂中国人“支那马鹿”(发音为“西那叭嘎”) ,使彭湃受到极大刺激。他组织中国留学生抗议日本侵华曾被逮捕。后来他接触了马列主义,才找到了解决阶级矛盾与民族矛盾的钥匙。他认定,只有进行民族和民主这两重革命,才能解放中国的社会,而中国革命最雄厚的力量又在于占人口大多数的农民。

  彭湃被罢免教育局长后,便到乡下去向农民宣传革命。开始,他着一身讲究的衣服,乡下人以为他是来收租讨账的,见后急忙鞠躬哈腰,诺诺连声而退。随后,他换上农家粗布衣服,戴着斗笠,赤着脚板。没想到出门后人们反而吓得四下逃避,还纷纷说:“彭家四少爷发疯了!”

  彭湃对民间文学有着深厚的修养。他结合革命的需要,创作出一些红色民歌,利用农民喜闻乐见的形式,来接触农民、教育农民。他先从接触农家孩子入手,创作红色歌谣,亲自教农民的孩子们歌唱,如:

  冬呀冬,

  田仔骂田公(佃农骂地主),

  田公着厝(在家)食白米,

  田仔耕田耕到死!

  ……

  你有做,

  反无食;

  不是命不好,

  是你不去想清楚。

  这些童谣,写出了世代以来农民的痛苦和深刻的阶级矛盾,并给他们指出了只有团结起来闹革命才是出路。虽然是童谣,但很快流传开来,大人们也从中得到同样深刻的革命教育。

  彭湃原来说的是福佬话(近似闽南话),不大懂得客家话。但为了很好地向农民宣传革命道理,更便于团结和组织农民,便学说客家话和唱客家山歌。一次,他到山区的农村去,路上遇到一群挑木炭的客家妇女。有个姑娘唱起山歌:

  日头出来对面山,

  打扮阿郎去过番(去南洋);

  十七十八阿郎返,

  玉石手镯金耳环。

  彭湃听了说:“要打扮阿郎过番,是不是想叫他脱离革命?还想得到玉镯和金耳环,是不是想做资本家?”那群妇女都笑了。彭湃便笑着教那姑娘改唱了一首革命山歌:

  日头出来对面山

  欢送阿郎去打战;

  打了胜仗阿郎返,

  倇(我)爱枪炮和炸弹。

  就这么一首民歌,在当时就大大鼓舞和教育了青年妇女,使她们认识了当时的农民运动。

  大革命前数年,当地土豪、劣绅、恶霸常制造黑旗乡和红旗乡农民之间的械斗,从中取利。彭湃便向农民指出械斗对农民的害处,并告诉他们,贫苦农民必须团结起来和阶级敌人斗争,才是根本的办法。一次,黑旗乡的约正(乡长)因祖坟给红旗乡人碰破坟头,又鼓动农民和对方大动干戈。彭湃领头说服乡民不参加,终于没打起来。约正闻知底细,大怒,便到警局带警察来抓彭湃;回来时,正见彭湃在教农民歌子:

  约正无道理,

  叫俺去送死;

  俺去至大命(送老命),

  伊(他)倒扒毫子(银子)。

  大家合起来,

  先将约正拍死死!

  约正听了歌子,气得要命。黑旗乡农民听了这个歌,不再听约正的话了。

  过去,海丰有个坏风俗:不管哪家死了人,亲友、邻居和村人都要到这一家来大吃大喝一顿。如果丧家草草埋葬,就要被人骂为不孝子孙。贫农备办不起,竟有人代丧家到地主家用高利借债来请客。事后,丧家受到高利剥削,就越来越苦。贫苦农民对这种“活人吃死人”的陋习,恨之入骨。彭湃针对此种情况创作了歌谣:

  无道理,无道理,

  死了一个人,

  吃饱通乡里。

  太不该,太不该,

  地主来讨债,

  孝子哭哀哀!

  真可恼,真可恼,

  生做个穷人,

  死不当只狗。

  莫烦恼,莫烦恼,

  大家合起来,

  打倒地主佬!

  打倒地主分田地,

  千家兴,

  万家好。

  彭湃用歌谣揭穿地主阶级的阴谋,教育农民认识到要过好生活,只有打垮地主阶级才有可能。

  大革命失败后,彭湃参加南昌起义,任中共中央前敌委员会委员。“八七”会议中被选为中共临时中央政治局委员。后随起义部队南下广东,任东江农民自卫军总指挥。领导组织海陆丰农民武装起义,建立海陆丰苏维埃政府,任中共东江特委书记。同年12月广州起义时,被任命为广州苏维埃政府人民土地委员。

  1928年春指挥工农革命军第二师、第四师和农民武装,开展武装斗争,扩大了海陆丰革命根据地。后因国民党重兵围剿,斗争失利。7月被选为中共第六届中央委员、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后递增为中央政治局委员。11月赴上海,任中共中央农委书记。

  1929年8月24日,兼任中共中央军事部军事委员会委员、中共江苏省委军委书记的彭湃,同杨殷等五位同志在上海新阐路军委秘密机关开会时,突然被闯进来的警特逮捕。告密者是曾在海陆丰作战又借故逃离的原红四师的团长白鑫,这个黄埔生因对革命前途悲观失望,加之贪图富贵,担任中共中央军委秘书后就向过去的校长蒋介石写密信,报告了军委碰头会的时间地点。正巧周恩来当天因事未到,才免于被捕。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