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贞观文宗系统_悟道娑婆【完结】(413)

  一番话让罗彦暗自佩服魏征,真是牛逼啊,这些话我都不敢说。

  什么是偶像,偶像就是做到了你不敢做或者做不到的事情,你很崇敬他。在罗彦严重,此刻正在口若悬河苦劝李世民的魏征就是他的偶像。

  当然了,这个不是魏征一个人在孤军奋战。三省六部一些官员分别向李世民陈情,请求他不要太过冲动。

  一开始李世民还虚心地接受批驳,但是自从昨日被罗彦那么一说,早就心头火热的李世民哪里能够听得进去。到后来听的烦了,摆摆手,阻止了站出来要继续劝阻他的大臣,随后说道:“行了行了,你们一个个这个不行那个不行,听听人家怎么说的。”

  随后朝着身边的内侍一点头。

  那内侍上前一步,从袖中掏出一张纸,念道:“大唐久受突厥欺辱,民怨沸腾,于我可用,此一胜也;突厥生性骄纵,妄自尊大,此一败也……”听的罗彦霎时就有一万头神兽从心中狂奔而过。你要表态,好歹你自己说句话,然后再拉扯我啊。

  李二你实在是太不讲究了,这么坑人,以后我要是能给你一本正经出谋划策,我的姓掉两回个。

  心里暗骂着李世民,但还是听内侍一条一条念完。

  “这是谁说的,听起来倒是很不错。”

  “陛下既然连其名姓都没有说,估计是幽云之地的那个将领找了个文人代笔写的吧。”

  “不可能,这些事情没有关注民生政事是不可能总结的这么精辟的。幽云的将领们对于突厥的形势倒是很了解,但是内政他们压根不懂。”

  “难道是房相杜相他们。这样的事情,陛下事先肯定会跟他们商议的。刚才就没有看到他们两人表达什么态度。不说话就是默认。”

  “不对啊,这件事情陛下说的这么突然,你看房相和杜相他们也正发懵呢。到底是谁呢?”

  文臣们自然悄悄讨论是谁写的这段话,但是武将这会儿就站不住了。

  “陛下,这是哪位能人写的,真想见一见。说的真他娘痛快。我心里憋了好几年的话,被这人短短十来句就说完了。我看啊,这突厥必须要打。有这么多有利因素,不打赢都对不起说这些话的人。”说这话的就是程知节。这位在武将中可以说是李世民绝对的心腹。

  你可不要看李世民对于尉迟敬德颇为倚重。但那只是一种尉迟敬德武力,要论起信任来,程知节反而要排的靠前一点。

  程知节看着念那段文字的内侍微微一笑,还刻意说了一句:“我不是说那个内侍,我是说真正写这段东西的人。陛下还是让他出来吧。”

  见这个时候很多人已经被这段话给压服,而且也逐渐没有了反对的声音,李世民心里放松起来,也和程知节开起了玩笑。“说这段话的人,要求我让他随军出征。知节啊,你说,我要不要答应他的请求。”

  “那必须答应了,就凭这段话,给他个录事参军做做压根没有什么问题。要是他还有点武力,便是给他一府的兵力统帅,也没有什么问题。”

  “哦,你对他评价这么高?”

  “嗨。也不是高,谁让他能够把这些家伙一个个说的闭上嘴了。能让我出征,自然是好事。这样的人我不巴结他,那我就傻了。”

  程知节也是有心插科打诨,将原本气氛有些紧张的朝堂调和一番。因此才有了这样一番对话。

  “那我要说,这个人就是罗彦呢?”

  “什么?”不仅是程知节,其他的文臣武将统统惊问一声,随后缓过神来,向李世民躬身告罪。

  苦笑着,完全没有想到这么快李世民就将他给卖了。此刻他也只能出班说道:“当日渭水桥畔,是我陪着陛下见的颉利。当初突厥内乱,也是我上疏阻拦诸公的请战。这般隐忍退让,诸公当真以为我罗彦便是那没有血性的懦夫么。”

  一番话让大殿中为之一静。

  “主辱臣死,千古不易。当日渭水之畔隔津相望,我便恨不能驾长车踏破阴山缺。但国事未稳,一切的冲动只能导致大唐社稷动荡。后突厥内乱,然内耗不大,当时国内天灾不断人心不稳,强起战争只能造成内部更大的动乱,我再一次上疏阻拦。”

  “而今,府库俱丰,民间藏富,足够一场战争消耗而不伤元气,故有方才八胜八败之论。忍辱负重三年矣,若我不能亲赴战场一雪前耻,岂非今生之憾事。”

  一番慷慨激昂的陈词,原本以为能够让李世民同意自己的请求。谁想到李世民还没有表态,尉迟恭便率先出来阻拦道:“罗舍人还是安安心心侍候陛下,顺带好好教教我家那兔崽子。我虽然知道你有些勇力,但是与突厥打仗,更多的要小心他们的乱箭,这一点上你还差的太远。”

  “是啊,就算是你略懂军略,但是毕竟没有参加过正式的战争,难免会出现意外。”

  “别说略懂军略了,我等能够领军的将领,那个不是熟读兵书的。到时候就算是参军都没有你的分,罗小子,你还是好好呆在长安吧。”

  “是啊,军略不行,武力不行,带上你绝对是累赘。到了战场上,我亲手杀几个突厥人替你解气。最后一定将那颉利擒来,让你吐几口吐沫撒气。”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