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开国上将刘亚楼与高层人物_钟兆云【完结】(43)

  刘亚楼果断地一挥手:散会!

  如期开学

  参加会议的二十多位与会干部,却像泥菩萨一般坐着,竟然没有一个人动。突然,不知谁带头鼓了第一声掌,静得噎死人的会议室立时一触即发,如雷的掌声一发而不可收拾。掌声随着共产党人创业激情的澎湃,如江河决堤,似雷鸣贯耳,充满了坚忍不拔的信心,奔涌着一往无前的勇气,升腾起一股火热的激情。

  航校还未见形,但刘亚楼已提前走到了如何开展飞行训练阶段。

  航校开学,少不得飞行条令,才能保障开展飞行训练。为了在短时间内译出苏军飞行条令,刘亚楼亲自组建过硬的翻译班子,并想了个妙着,由翻译人员与专业人员结合同译,请训练部参谋长李东流担任技术校对,请一位飞行员给予技术上的咨询,边译边校对,进展很快。有此妙着,译得既快,质量又较高,教材及时交付使用。

  11月底,刘亚楼和常乾坤等空军主要领导来到北京饭店老楼宴会厅,接见并宴请刚从东北老航校四期速成班毕业的二十多位学员。刘亚楼满面春风地说:你们从老航校毕业了,正式成为人民空军的一员,我向你们表示祝贺!党中央下了很大决心,要建设强大的人民空军,这是革命和形势的需要,也是你们大显身手的大好时机。空军立即要新建6个航校,准备分配你们去各个航校当教员。你们好比是空军建设的“老母鸡”,目前的条件很艰苦,希望你们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愉快地走上工作岗位,以革命的精神克服一切困难,在各航校起到“老母鸡”的作用,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飞行员来!

  空军最高首长简洁明了的讲话,深深拨动了每个人的心弦。学员代表张大翔代表大家表示:我们一定把司令员的嘱托铭记在心,作为一生为航空事业做奉献的精神动力,用实际行动来报答党的鼓励和关怀。

  随后,刘亚楼端起酒杯,和五六位空军领导走到每个学员面前,一一敬酒。大家举杯相碰,气氛热烈而融洽。

  1949年12月1日,6所航校如期开学(设于济南的第三航校11月5日才正式领命,25天后也照常如期开学)。

  刘亚楼陪同朱德、聂荣臻,以及苏联驻中国特命全权大使罗申等人,到北京南苑机场参加六航校(歼击机航校)的开学典礼。朱德在讲话中说:党和人民期待着你们,希望你们虚心向苏联专家学习,刻苦钻研技术,尽快掌握飞行技能,早日飞向蓝天,为保卫祖国领空,为解放台湾做出贡献!

  参加典礼的有上百名苏联顾问。在如此盛大的场面,面对众多身为高级首长的嘉宾,中国空军的翻译不知是过于紧张还是水平问题,对朱德的讲话译得很不顺畅。苏联顾问听不太明白,大眼瞪小眼,翻译自己也弄得满头大汗。这时,刘亚楼从主席台上站起,走到翻译前面,示意他到后面去。刘亚楼笑着对朱德说了两句,朱德继续讲,讲一句刘亚楼翻译一句,流利而准确。

  六航校上下一片惊讶,没想到自己的司令员竟还有这等本领。

  在台上台下坐着的上百名苏联顾问也反响强烈,他们没想到年龄还不到40岁的年轻的中国空军司令员,居然能说一口流利的俄语,敬佩之情表露无遗。一时间,中苏空军人员都处于兴奋、激动的状态之中。

  配备干部

  刘亚楼给总司令和代总参谋长算了一笔账:6所航校连同利用日本航空技术人员和日制美制飞机组建、定于1950年1月初开学的第七航校,在第一期学员毕业后,即可满足两个歼击师和一个轰炸师地勤人员的编制需要,飞行员数量可满足驾驶350至400架飞机的需要。听着轰隆隆的马达声响,看到教练机和战斗机冲天而起,朱德笑逐颜开,连称空军大有希望。

  在这一天,刘亚楼拟了一个报告请中央军委批准,建议在长春、杭州、成都成立空、地勤人员入伍生预科总队。建设人民空军,要培养什么样的航空人员,要使他们具有什么样的思想品质?这是刘亚楼十分注意的问题,特地要求政治部门制定一个关于航校政治教育的计划,《航空学校政治教育计划》(草案)正是根据刘亚楼的讲话精神拟定的。

  刘亚楼特别注意计划草案有关教育目的的提法,认为应该把它作为培养人民空军指战员的标准。也是12月1日这天,刘亚楼在研究审定向中央军委呈报《航空学校政治教育计划》(草案)时,逐条提出了培训航空人员的标准。

  毛泽东对此计划很满意,刘少奇审阅后,划去其中一个字,然后批“照办”。

  按协议,初建的6所航校,每校应配40名翻译,但当时每校仅有十二三名翻译。为保证6所航校开学和开飞后,八百多名苏联专家能够顺当地开展教学工作,刘亚楼和空军几位主要领导联名上报中央军委,请求予以急调一批俄文翻译。此事在周恩来的大力支持下,得到妥善解决。

  在这同时,选择航校政治教员问题也是件棘手的问题,因为当时空军本身找不到合适的政治教员,各野战军也难以找到这么多胜任规范化、高质量政治课教学的人员。各航校来空军司令部要人,虽然影子也没见,但刘亚楼为了安定军心,果然地许诺半个月保证给人。他想着从北京各大院校调选18至24名政治教员给6所航校,但这就得有中组部、中宣部点头,纵有“尚方宝剑”也不能随便染指呀,他想此事非同小可,为要快速、不扯皮,必须借助毛泽东的力量。于是,他先起草个报告,提出点子,呈给毛泽东裁决。毛泽东马上批示:“同意这样调人,请安子文、陆定一、刘亚楼三人会议一次,决定调人办法……”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