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历史里的隋唐英雄们_江狼财俊【完结】(29)

  准备要渡黄河了。

  可是,渡河的过程中,镇守河东的屈突通会不会来捣乱啊?

  众人纷纷建议先清除河东兵团再渡河。

  清除河东兵团?谈何容易啊!

  河东兵团,大约兵力三万人,可全部是骁果武士。

  所谓骁果武士,是指大业九年,杨广出征高丽之前,从关中招募的新军。新军成员个个都是百中挑一的好手,高大威猛,武孔有力,单兵作战能力极强,是隋朝的特种部队。

  统领这三万骁果武士的屈突通是演义史中贾家楼结义四十六友中之一,在演义史中,简直可以以默默无闻一词来形容。

  真实的屈突通却是一位隋唐年间的猛人!

  二十五 牛人屈突通

  屈突通并不姓“屈”,跟屈原没什么关系,而是姓“屈突”。

  他爷爷的爷爷的爷爷……属于“库莫奚种”人。

  这样一个民族,如果是现在,可以享受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政策中最高分的那一档了。

  后来,他爷爷的爷加入了鲜卑族,徙居昌黎、长安。

  “屈突”是鲜卑语的音译,听来让人觉得有些突兀,有些不知所以然。

  屈突通的父亲屈突长卿,任北周的邛州刺史。

  屈突通在父亲的陶冶下,性情刚毅,崇尚忠义,努力加强自己修养,爱好兵略武艺,善骑射。

  入隋后,因为屈突通习军旅之事,并屡建战功,迁虎贲郎将。

  隋开皇十七年(597年)三月,屈突通任亲卫大都督,也就是隋文帝的卫队长,奉命到甘肃陇西一带检察军马,做审计工作。

  屈突通办事一丝不苟,带领手下一匹马一匹地点算,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竟然查出当地官吏隐瞒了两万匹马没有上报朝廷。

  两万!这可不是小数目!

  要知道,这马,可是朝廷的命根子。

  在冷兵器战争年代,战马简直就是属于“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组成成分之一。

  只要骑在战马上,即使是原本柔弱的小兵也会摇身一变,变得强悍无比。

  前文提过,借助马冲锋的速度,会使士兵的冲杀动量提高,从而提高了攻击力好几倍;而且人骑在马上与步兵厮杀,居高临下,客观条件大为有利,心理也明显占优势。

  除此之外,机动性比步兵强多了。

  相对而言,步兵日行路程也就二十公里左右,而轻骑兵基本可以达到日行路程一百公里以上。

  在长途奔袭和大兵团集结,转移战场等等方面,步兵处于明显劣势。

  而且,在战场上,骑兵胜可追,败可退;而步兵胜了很难进一步扩大胜果,败了只能被骑兵追亡逐北。

  正因为如此,中原民族经常被盛产马匹的北方民族骚扰得苦不堪言。

  这下好了,这帮狗崽子,居然敢隐藏马匹!

  这不是找死吗?!这不是想要谋反吗!

  隋文帝大怒,暴怒。

  给我杀!统统拉出去咔嚓掉!

  触罪的共有一千五百多人,难道都要统统咔嚓掉?

  屈突通觉得事情严重了,噗通一声跪下,大叫:“人命关天,一旦人头落地,就再也不能复生了,皇上仁义英明,怎么能因为几只畜生的缘故,就要杀掉这么多人呢?”

  “娘希匹!这是几只畜生吗?这直接影响到全军、全党、全民的建设,这直接威胁到全国几千万人口的生命安全!”隋文帝咆哮着,眼睛瞪大得如同铜铃,满脸杀气,仿佛要吃人:“shoot!out!拖下去,让这些人马上从世界上消失!”

  屈突通把心一横,大声说:“陛下如果真要杀他们,我宁愿以我一人的性命,来换取他们的生存!”

  这一句话,把当场的所有人都雷住了,包括隋文帝。

  半晌,隋文帝才咬牙切齿地问:“好吧,给你一个机会,说说不杀他们的理由。”

  屈突通说:“养马既是一项技术活,也是一项季节活,任重道远。年景好的时候,水草鲜美,马崽的出生率和成活率就高;年景不好的时候,水草干枯,产马量自然下降。按朝廷规定,产马量高就赏,产马量低就罚,这些弼马温们,趁着年收成好,收藏些马匹,预备在灾年时顶数,维持产量平衡,这是人之常用字情,我觉得不足因为这个就以谋反罪论处。”

  一番话侃侃而谈。

  良久,隋文帝息却了雷霆之怒,赦免了这一千多名官吏。

  事情过后,屈突通升为左武卫将军。

  仁寿四年(604年)七月十三日,隋文帝死翘翘了,趁着还没发丧,杨广以文帝的名义把驻守外地的几个兄弟相继召回京师,择日一一收拾。

  驻扎在并州的汉王杨谅反心最重,杨广思前想后,把征召杨谅入朝的重任交给了屈突通。

  隋文帝生前曾与杨谅有密约:若玺书召汝,于敕字之傍别加一点,又与玉麟符合者,当就征。

  这个约定,并没有第三个人知道。

  所以,屈突通此行差点把小命搭上了。

  到了晋阳,传上玺书,杨谅反复较对,密码对不上。

  杨谅把玺书一摔,劈头盖脑地查问跟前这个送信的人。

  屈突通居然脸不红心不跳,答对如流,无懈可击。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