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历史里的隋唐英雄们_江狼财俊【完结】(51)

  就在李轨的皇帝瘾刚刚渐入佳境的时候,李渊的特使张侯德才姗姗来到。

  这时,李轨已经做了一百多天皇帝了!

  这一百多天的时间,也不知张侯德是去欧洲旅行了还是去非洲考察,时间已经推移到了619年的二月十四日!

  武威城外,碧玉成树,绿丝万条,春风似剪。

  面对李渊派来的这头蜗牛,李轨傻了眼了。

  李轨对廷下群臣说:“唐朝天子是我的从兄,如今已经在长安称帝了,一姓不可自争天下,我打算顺从天命,去掉帝号,归附唐朝,接受册封,大家觉得好不好?”

  “不好!”左仆射“计穿肠”曹珍断然地说:“隋失其鹿,天下共逐之。称王号帝的又不是只有我们一家!李渊可以据关中称帝,咱们也可以居河右称王,井水不犯河水,互不相妨。现在咱们既然已经坐定了朝堂,又怎么能自贬而接受他人的打赏呢?”

  “爱聊之言虽然有理,可是,唐朝势大,相比之下,我们就显得国小民弱了,这……”李轨面露难色。

  “后梁萧詧与西魏相比,不也弱强分明吗?可是,只要执行小国奉事大国的立国方针,萧詧在对西魏称臣的同时不也自称梁帝吗?”

  曹珍说得振振有词。

  李轨也深以为然,便让群臣投票表决,竟占百分之七十通过曹珍的提议。

  于是,李轨豪气顿生,一面向李渊称臣,一面继续立国称帝,希望把唐朝奉为宗主国,自己嘛,要求不高,做个附属国就行。

  他这样做显然是在玩火。

  一山不容二虎,天下不能并存二主,属于我的奶酪,就谁也别想动!李渊勃然大怒,决定兴师讨伐这个“从弟”。

  还没等李渊动手,形势大好的凉国却已经开始走下坡路了……

  话说,西凉的高层领导是由当初六大主谋构成的。

  这六大主谋从起事到立国,一直同心同德团结和谐。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六人间的裂痕就慢慢产生了。

  首先,吏部尚书梁硕慢慢地觉察到了国内的诸胡势力繁植迅速,渐有尾大不掉之嫌,就暗中建议李轨应加以防察。

  这本来是一个非常合情合理的建议,可是,无意中,却得罪了一个人!

  谁?

  户部尚书安修仁。

  安修仁素与胡人交好,七月七起事的时候,就是他带领胡人首先发难成功,才有今天的大凉国的。

  安修仁知道了梁硕打小报告的内容后,大怒,觉得梁硕是冲着自己来的,于是,和梁硕之间的罅隙就产生了。

  恰巧,李轨的儿子李仲琰也对梁硕轻慢自己一直怀恨在心。

  当这两个小人知道自己都有一个共同的敌人后,便一拍即合,串通一气,反复在李轨面前构陷梁硕的罪过,交相谮毁,诬他蓄意谋反。

  俗话说,谎言重复了一千遍就成了真理。

  慢慢地,李轨就信以为真了,派人将梁硕鸩杀于宅第中。

  梁硕向来谋略过人,常为李轨出谋划策,李轨也因此视之为军师,甚为倚重。

  这一次妄开弑不但自断臂膀,又寒了许多故旧之心!

  高导领导层开始人心浮动,离散之意渐生。

  就在这样的背景下,凉国内来了一个西域巫师。

  巫师说李轨说:“天降祥瑞,玉皇大帝要派玉女下临大凉,望主上做好迎接的准备啊。”

  李轨心花怒放,脸上全天候挂着爽歪歪的笑。

  为了迎接“玉女下凡”,李轨征发大批民夫,靡费了很多财物,动工修筑了一个高台,以恭候玉女的降临。

  “玉女台”的建造不但劳民伤财,而且令百姓忧患难安。

  最雪上加霜的是,这一年河西走廊发生了大饥荒,凉州已到了人吃人的程度。

  惨啊,惨不忍睹。

  李轨本人也忧急如焚,倾尽家产赈济饥民,可是私家钱粮用光了,也只是杯水车薪,无济于事。

  看来,得打开公仓供给饥民先度过难关再说了。

  李轨这样想着,在朝廷行政会议上便表达了自己的想法。

  “国家以民为本,本既不立,国将倾危,怎么能吝惜仓仓库内的粮粟,而坐观百姓之死啊?”曹珍极力赞同李轨的想法。

  其他许多大臣也一致赞成开仓赈济那些挣扎在死亡线上的百姓,事情就要敲定的时候,有人投了反对票。

  “臣等以为不可!百姓中被饿死的都是老残弱病的命该当死的人,真的猛士,是绝不会被饿死的。主上,请你想想,国家仓粟用来养兵应急的,怎么能散布给那些本来就该病死的人?曹珍这么做,只是想取悦民心,并不是为社稷大计着想。”太仆卿的谢统师突然高声抗议。

  谢统师是一个包藏祸心的十足阴险小人。

  他不但不感念李轨当初的不杀之恩,反而对李轨封赐的官职大为不满,“太仆卿,这个职位是不是低了点儿?我本来可是大隋的虎贲狼将的啊!你,你,曹珍原来算什么?什么都不是!”

  就这样,谢统师心怀不轨,经常与群胡相勾结,引进朋党,排斥李轨的故旧,大挖恩人李轨的墙角。

  现在正好乘机搞鬼,借题发挥,离间李轨和众亲信故旧的关系。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