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历史里的隋唐英雄们_江狼财俊【完结】(57)

  李世民清楚地知道,自晋阳起兵后,刘文静对大唐帝国所做的贡献一直要大于裴寂,但裴寂的官级一直压着刘文静。

  李渊开设大将军府时,任裴寂为长史,刘文静为司马;

  李渊入关成为大丞相时,裴寂为大丞相府长史,刘文静则为大丞相府司马;

  李渊称帝后,裴寂官拜尚书右仆射,刘文静官拜纳言;

  ……

  因为这个,刘文静看裴寂时的脸色一天比一天难看。

  有时候,还忍不住地挖苦和讽刺裴寂。

  李渊刚刚登上帝位那一阵,对君臣之礼没有太多的讲究,一如既往和臣子一起同桌吃饭,其中就少不了裴寂。

  裴寂坐在李渊的旁边,和李渊互相推杯换盏,亲热狎昵,打情骂俏。

  惹得刘文静醋意大起,竟当着众多大臣的面讽奏李渊说:“陛下君临亿兆,率土莫非臣,而当朝捴抑,言尚称名;又宸极位尊,帝座严重,乃使太阳俯同万物,臣下震恐,无以措身。”

  甚至,刘文静开始在朝廷上与裴寂唱起对台戏来,所谓“廷议多相违戾,寂有所是,文静必非之”,你赞成的我就反对,你反对的我就赞成,二人的矛盾逐渐公开化了。

  现在,父亲把他交给裴寂审讯,那还能有刘文静的好果子吃?一想到这儿李世民就心急如焚。

  果然,当李世民回到长安时,审讯已经有了结果。

  其实,所谓的刘文静谋反事件发展经过非常简单,浅水原兵败后,刘文静作为主要责任人被撤职查办,坐了一段时间的冷板凳,地位已一落千丈,与裴寂相比,简直是云泥之别。

  于是,就有了拔剑击柱事件。

  事件过后,刘文静又怀疑家中闹鬼,请来了一个巫师作法祛鬼。巫师在星月下披头散发狂呼怪叫,弄得全家内分泌严重失调。家中有一个小妾失宠,内分泌失调后就把巫师作法一事告诉了自己的哥哥,并反复暗示刘文静此举是别有用心,哥哥觉得立功的机会来了,就再添油加醋地向李渊描述一番,指证刘文静和突厥勾结,欲谋权篡位。

  这件事经过了裴寂一调查,好了,案子结了:谋反罪名成立。

  刘文静在供词中分辩说:“起义之初,我为司马,估计与长史地位相当。如今裴寂已官至仆射,居豪宅,赏赐无数。想我东征西讨的时候,妻儿老小都留在京师,没能尽职照顾,而我的官赏住宅与常人无异。所以我确实是心存不满,加上醉酒,是说过一些狠话。”

  李渊对他这个回答相当满意,把供词遍示群臣说:“好了,单凭这一句供词,刘文静的反心已经昭然若揭了。”

  李渊这样说的时候,他自己的用心也昭然若揭了,满朝文武都知道,刘文静沦落到现在的境况并不是因为谋反,而是因为一个不能说的秘密:

  太原起义前,裴寂就是李渊的铁哥们了,刘文静则是李世民的知交,他们四人是互相平行的“都市二人组”。大唐建立后,裴寂和李渊的友情在继续的同时,刘文静和李世民的感情也在迅速升温,成了李世民帐下的头号辅臣,是李世民在政治上最为得力的死党。

  任何一个最高统治者都不可能容忍有另外一个与自己权力平行的集团出现,尤其是在自己的眼皮底下。

  说白了,就是李渊不能接受刘文静把本该献给他的忠义和贞节转献给其他人。

  可是,你刘文静不但这样做了,还反过来攻击向李渊献忠义和贞节的裴寂,你这岂不是老太太上吊,活不耐烦了?!

  所以,除了萧瑀和李纲替刘文静说了几句公道话外,满朝的文武都保持了沉默。

  望着文武百官,李世民又急又气,他知道,自己并不适合发言,自己如果发言,只能加加刘文静的死亡速度。

  可是,现在的情势已经清楚地表明了,无论自己发不发言,刘文静也只有死路一条了。

  那就说上几句吧,也不枉这世上相交一场。

  李世民“霍”地站了出来,据理力争说:“义旗初起时,是刘文静最先定下了非常之策,后来才告知裴寂的。可是,等于平定了京师,他们任职和待遇却相差太大,刘文静的失望是可以理解的,但绝不会谋反!”

  李渊一时语塞。

  裴寂干咳一声,替李渊说:“刘文静才略过人,但他的性情狂野,忿不思悔,悖逆言行天下皆知,现在天下未定,外有劲敌,如果赦之,必贻后患!”

  李世民和裴寂两个人的话,一正一反,却都加强了李渊的必杀之心。

  武德二年九月初六,刘文静被解往菜市口问斩,时年五十二。

  临刑之前,刘文静抚膺长叹曰:“高鸟逝,良弓藏,故不虚也。”从这句话里可以知道,他并没真正弄明白自己的死因。

  也因为他的死,使李渊和李世民父子之间出现了一道看不见的裂痕……

  五十四 太原失守(上)

  让李世民匆匆从洛阳撤退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大唐帝国的后院起火了!

  该死的刘武周居然贼胆包天把太原占据了!

  太原可是李唐的龙兴之地!

  太原起兵时,李渊最担心的事就是:自己前脚一走,刘武周和突厥人后脚就来太原乘虚打劫。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