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战国狐出没_我本非我【完结】(92)

  “谁啊?”我看着门口的豪华马车,皱眉问道。

  “他说他叫乐毅,”小佳道,“还有一个叫赵章。”

  我把安顿三十人住宿吃饭的事交给了小佳,直接无视了她的愁眉苦脸,快步往正堂走去。因为家里没有其他佣人,所以苏西亲自持壶为两位贵客斟酒,算是极尽优待。至于苏西怎么认识乐毅的嘛……咳咳,能和乐毅交上朋友,就算表面上没什么波澜,回到家里总是该显拍一下的吧。

  人家可是乐毅啊!

  “狐婴见过公子。”我先跟乐毅见了礼,转而向安阳君拜道。

  安阳君连忙避席回礼,称呼我为先生。以他的身份,这么做已经是礼贤下士了。我又请他上座,他推辞再三,终于我们三人还是以朋友的身份分坐主宾。我也是这才仔细端详了赵章,心中不由感慨,这孩子长得实在太像赵雍了。

  安阳君遗传了赵家的两道剑眉,浓密深厚,眼睛倒是比赵雍大些,颇具神采。我一直听说公子章强壮,又因他十五岁就随父出征,亲冒矢石,总觉得他该是个五大三粗的壮士。谁料他竟然风度翩翩,举止有礼,阳刚之中蕴含柔意,根本不像是个为了权力能够手足相残的野心家。

  他今天没有穿公子哥们喜欢的丝绸,只一袭淡色布衣,干净利落,是我们三人中身高最高的,显得很有气质。落座之后,他无意识地将腰间佩玉挪正,暴露出重视细节微末的小性格。在他身上有赵雍的磊落豁达,又有贵族的矜持克己,简直可说为人中龙凤,意-淫小说的主角了!

  相谈数语之后,安阳君和乐毅对视一眼,对我道:“狐子名不虚传,请容某冒昧一言,万望恕罪。”

  “公子过谦了。”我道,“狐某卑鄙之人不知忌讳,公子尽管指教。”

  “狐子有功于国家,本该由大王封赏,怎奈今上不能遍察,使狐子这等贤人屈居陋室。某在邯郸有一处别馆,用具器皿一应俱全,想赠与狐子,勿拒为盼。”安阳君说得好像是求我接受房子一样,神情谦恭,让我怎么能够拒绝呢?就算我能够拒绝,门口那些人怎么办呢?苏西在宫里都不用做粗活,嫁我之后反倒体力劳动更大了,还轻了两斤。

  我轻咳一声道:“公子见赐,怎敢遽拒。只是无功不受禄,狐某受之有愧。”

  “乐子将先生的三策告知不才,不才深以为然。”安阳君说着,面露难色,“只是眼下不才却已经没有了退路。”

  我挑了挑眉毛,微笑道:“愿闻其详。”

  安阳君微微一顿,缓缓开口问道:“狐子以为,不才之所以能掌代地,靠的是什么?”

  我没有回答,静静听安阳君讲下去。一般以询问开始自己故事的人,感情会比较细腻,乐于与人互动沟通。我不需要去打扰他,他自然就会将前因后果全都说出来。

  对乐毅而言,安阳君造反不需要理由,诚如刘邦问英布为什么要造反,英布回答很经典:“想当皇帝而已。”对于我来说,安阳君的谋反动机却是值得一听的,因为我本质上是希望什么事都别发生。

  “不才十五从军征,诚如世人谓我‘强壮’,手下百金之士过万,控弦甲士如云。”安阳君叹了口气,“这些人跟我尸山血海中厮杀出来,视我为主公,竭忠尽力,长锋所指虽火海刀山不避。狐子以为,不才能舍弃他们否?”

  我微微摇了摇头。

  “再者,”安阳君的声音变得压抑起来,“是北地豪族。”

  北地豪族四个字里包含了三种人。一种是原来赵地迁徙过去的贵族,封臣,以及告老之后就食采邑的大臣之后。第二种是当地的异族,有林胡、楼烦等部落。这些人是赵雍七次北伐,自知不敌而投靠过来的土著。赵雍并不避讳出身,一体对待,允许他们居城,入伍,与赵人无异。第三种就是中山国灭亡之前暗中投靠赵国的世族,比如乐氏就是其中代表。

  这三种人都有自己的利益所在,共通点就是希望能够扩大地盘,无论是良田还是牧场,越多越好。当北方已经打到了匈奴的地盘,一时啃不下那块硬骨头,他们自然将目光投向了南边。

  南方豪族在军事力量上不可能跟北地相比。在北方边塞等地,将军开幕府治理军民,一应税赋收获不纳公库而入幕府。而南边已经完全实行郡县制了,就连封君在自己国内都没有收税征兵的权力。国际环境又不允许他们往中原入侵,只能往北面蚕食。

  南北冲突就是如此简单形成了,要想解决却不容易。

  “不才倒是可以回邯郸闭门闲住,那些跟我出生入死的兄弟又将如何自处?”安阳君问我,好像我真能给他一个答案似的。

  人是感情动物,所以会被各种感情绑架。有些感情简单些,只是对物质的执迷。有些感情复杂些,源于共同经历的牵绊。前者可以组成利益**体,后者却演化为友情亲情爱情之类的社会关系。

  安阳君手下的将士们渴望打仗,打能够打胜的仗,最好是往南回到自己的家乡,裂土封侯。北地豪族们也希望往南扩张势力,让家族的荣光越发闪耀。他们不会真正意义上的绑架安阳君,但是每天承受着这些人的劝谏、诉苦、忆苦思甜,说不定还有恨铁不成钢,威胁逼迫……安阳君势必会一步步走向反叛的深渊,就如同现在这样骑虎难下。

  我之前小看了历史事件背后的力量,以为是安阳君受人挑拨而想夺王位,故而只要让他和随从出使外国就没事了。现在看来,安阳君一走,北方局势势必变化,到时候难免又是一场动荡,惹得生灵涂炭。安阳君不忍心看自己的兄弟手足枉死,我又何尝忍心看北地百姓无辜受戮?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