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夺清_Robin谢【完结】(374)

  “敢!龟儿子才不敢!”说完,徐一凡笑呵呵的走了:人马扩大了,还允许老子随便挑人,真是太妙了!

  看着徐一凡美滋滋地跑开个营长都一副不可置信的样子:日!咋这样,这不好了徐一凡这狗日的?

  马奎也异样地看了薛兴华一眼。然后语气平淡地说道:“我马奎从来不会小看对手,仅仅小看了一次,我就吃了一次大亏。”

  薛兴华笑道:“还记恨在心,不服气?少当家。”

  “我现在这样子像不服气的人吗?”马奎反问道,“既然我们反正是雪中送炭我们是从纯打仗的角度出考虑,还是从名声从对国内的影响去考虑?”

  对于马奎这种人薛兴华还真是有点无奈,只好于戏台上的戏子一样问道:“此话怎讲?”

  不知道马奎是不是看出薛兴华的烦躁,他慢条斯理地说道:“如果从纯打仗的角度出发,那我们就应该等他们打得两败俱伤的时候出奇兵,这样效果自然最好。如果是为了名声,为了不让别人说我们见死不救,我们现在就可以出发,与平壤守军并肩作战。”

  薛兴华说道:“与他们并肩作战?得了吧。到时候谁指挥谁都无法扯清楚,有他们还不如没他们,而且他们还不会领我们的情。依我看,我们还是趁他们打得精疲力尽的时候再加进去吧。……,不过,你所说的两败俱伤很难把握,你不能用纯军事的眼光看待平壤守军。我敢说他们一定会一战

  战败的速度会让你惊得连下巴都要掉。除了逃跑,的本事实在有限。”

  马奎说道:“不会连三四天都守不了吧?”

  “难说。”历史上守军没有坚持二十四小时。

  “那我们稍微提前一点出发,尽量潜伏在城外不远的地方。真要不行,我们就提前杀进去。”

  薛兴华点头道:“只能采取保守的办法。”

  马奎嗯了一声,上开始下令:所有侦查兵立即前往平壤以及外围,务必查清日军三路大军的动态、人数、武器装备;务必查清守军的作战情况,有什么情况立即回报;大军马上进入江东县城,全城戒严许进不许出,除了担任警戒任务的部队,其他士兵马上休息,养足精神,争取明天中午出发前往平壤。

  直到9月9日上午还没有有的信息传来。只知道陆军少将立见尚文率领的朔宁支队昨天下午就已经渡过了大同江,连夜朝平壤急行军,企图威胁守军的后路。

  直到下午,路情报人员、侦查兵传来了一些有用的情报:

  第五师团混成第九旅团大岛义昌少将率七千兵力过黄州、中和等城市,于二天前到达了大同江东岸,将从平壤的东南面发起正面进攻。

  野津道贯则亲自率第五师团主力千人在黄州和大岛义昌分手,转向西经过松林镇,渡过大同江,过江西城,已于二天前到达平壤西面的普通江一侧,企图和大岛义昌部队一起进攻平壤。

  看着军事地:上标识的攻守双方的态势图,薛兴华的心往下沉:虽然兴华军帮守军干掉了历史上的元山支队,消灭了四千小日本鬼子。但平壤的态势并没有比历史上的有改善,反而因为敌人增兵而更恶化。即便是平壤的北面,也就是守军的后路,也因为朔宁支队不是历史上的二千人而是增加到四千人,所以守军北面的局势并有朝好的方面转变。

  历史上近一万的平壤守军对一万六千进攻者守了一天。现在基本还是一万守军,面对的却是一万九千进攻者,能守一天吗?

  薛兴华越想越急,最后不顾马奎的阻拦,强行下令部队提前吃饭,晚上顺着朔宁支队的行军线路朝平壤城出发!即使要等,也要运动到平壤附近去等待。呆在江东县城这里,消息至少滞后了一天的时间,如果真如历史上那样,在这里等上一二天,那黄花菜都凉了。

  一天的时间在马奎眼里算不了什么,他心里对薛兴华说的清军不堪一击虽然认同,但绝对不相信近万人的部队又有城池可以依仗很那么快崩溃。不说他们能守一个月、二个月,十天总该能守吧?十天守不了,二三天总行吧?难道让我们兴华军在荒山野岭里等几天?

  薛兴华真正夺过权之后,马奎倒没有说什么,而是下到部队检查督促士兵做好出发前的准备工作去了,将整个指挥部留给了薛兴华:既然你薛兴华当师长的不在乎风餐露宿,那我马奎有什么可说的?陪你玩就是。

  薛兴华二话不说就安排亲兵收拾图纸、电话等等物品准备动身,命令特种兵胡长石立即出发,为整个大军做好前面的警戒,同时在大同江边尽量寻找更多的渡船。

  提前吃完晚饭,兴华军三千五百人丢下江东县城朝北急进。晚上十一点全军到达大同江边,提前几个小时出发的特种兵已经在这里搜集了十多条民船,还利用周围的民房、树木等扎起了十几条木:。兴华军一到,随即开始了渡江。

  在等待渡江的时候,薛兴华收到了平壤城的最新情报,平壤保卫战已经在今天白天爆发。

  日军怀元山支队出事,野津道贯中将已经派二百人的精干小部队逆着元山支队的计划线路寻找。

  今日凌晨4时许,大岛义昌率日军在平壤南面发起进攻,进攻目标是大同江南岸、船桥里的清军桥头堡。清军将领卫汝贵见日军所在不占地利,于是亲率盛军传字正营二百人过江作战。日军缺乏隐蔽物而强行接近桥头堡,完全暴露在清军枪口下,伤亡甚众。清军可以通过船桥断向江南堡垒运送弹药,而日军则弹药殆尽,士气低落。清军在船桥里的反攻战,一直进行到午后。下午2时半,日军将领大岛义昌见弹药用尽,而且部队全天未进餐,便下令停止射击,撤离战场,清军也没有追击。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