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夺清_Robin谢【完结】(388)

  趴在地上的日军几乎同时跃起,疯狂地向城门里倾泻子弹。

  可里面什么动静也没有。

  狐疑的他们觉得实在太怪异,在军官的指挥下弯着腰,一步一步地小心靠近。借助燃烧木块发出的火线,走在前面的士兵发现城门洞里空无一人,只有堵塞城门的一些条石和木块,还有几具早已死了多时的尸体!

  日军愣了整整三秒钟,脑袋差点因高兴过头而晕过去:守军逃跑了!

  惊喜的他们不约而同地大喊一声万塞后蜂拥而入。

  炸药炸响时,徐一凡带着骑兵正在朝这里狂奔。虽然有向导带路,但徐一凡开始心里很不踏实,他和野津道贯一样,实在没想到守军竟然走了一个一干二净。所以队伍从城外开始就用战斗队形展开,小心翼翼地前进着,生怕遭到突然袭击。如果不是西北城门七星门完全洞开,他也许还要在那里耽误很久,先用火炮轰跑守军,再用炸药炸开城门,然后冲锋。

  走在大街上,他也不敢狂奔,依然有左翼、右翼、尖兵、断后,动作中规中矩。特别是队伍分开各赴一个城门后,他更小心了。

  五个城门才一百三十多人,平均一个城门分不到三十个。当然,徐一凡还是有头脑的,知道现在对平壤城威胁最大的只有西南门和南门,所以他将人马进行了科学地分配:西南面、南门各五十,进来的西北门七星门留了十八个,其他二座城门就象征性地派了六个。剩下四个人做预备队兼通信兵。

  如果不是薛兴华强行命令徐一凡同学这么做,他绝对不会这么办,这事将来说出去,没有人不会说他愚蠢到极点:用兵最忌撒胡椒面,这里一点那里一点,方便对手一个个歼灭。别人不会说他是将军,只会笑话他是散财童子。

  分手之后,徐一凡带着这支数量最大的“大部队”——四个预备队员跟着他,因为他是最高司令官,要跟着他随时接受命令——继续朝西南门前进,走了约五百米,徐一凡才光棍起来:“日!要咋的就咋的,反正老子五十个人也挡不住大部队,最小心翼翼也是保不住,不如赌一把!”

  感谢订阅感谢支持】

  第197章 【巧取平壤3】

  197章【巧取平壤3】

  想到这里,他大吼一声:“兄弟们,创建奇功的时候到了,冲啊——!”

  五十四个士兵出乎意料地大喊道:“冲啊——!”

  因为他们跟徐一凡一样,都紧张得很,看到徐一凡谨慎的样子,心脏更是怦怦直跳。有人骂道:“考!怕啥啊,大不了一死!”

  大家异口同声地跟着喊道:“考!怕啥啊,大不了一死!”

  这时北门方向来炮弹的爆炸声,没有多久他们前面的南门方向传来炮声和枪声。

  徐一凡已经跑起来了,也不怕了,他不管南门那里是谁在打仗,也不管那里是敌还是友,只是大喊:“快!快!”

  当城门炸裂,他的队伍已经接近了城门。所有兴华军士兵都是一愣,徐一凡抬头一看,大骂道:“我日他叶志超老娘,竟然不留一个人。”

  骂完,他大声命令道:“下。上城墙!杀日本鬼子!”

  刚马还没有跑,一个士兵喊道:“鬼子进来了!快堵住!”

  果然。一群小子兴奋地吼叫着从堵城门地石头上爬下来。正鼓着劲往里冲呢。

  徐一凡镇喊道:“左边一组。右边一组。手榴弹准备!”

  人未到手榴弹先到!

  欣喜地日军还没来得及抬头看看城里是什么样子。只见一个个黑乎乎地东西迎面砸来。

  还没搞清来地是什么股股气浪将他们掀上了高空。然后撕碎。有地残肢甚至飞上十几米高。直到撞上门洞顶壁才落了下来。

  四十几个手榴弹在这么狭小地门洞里爆炸。挤进来地三十几个日军一下只剩二三个还有气地。爆炸地气浪还把外面地日军冲翻了好几个。

  带队的少佐才知道自己中计了,人家是有意示弱来引自己上钩的刚才的炮弹没有四十颗也有三十颗,幸亏门洞里有东西拦住,否则,就这一轮火炮打过来,他这五百人恐怕全部给报销了。真是天爪大神保佑!

  痛定思痛的他嘶哑地叫道:“撤!撤!撤!”

  现在撤?你们小日本以为战场是菜园子啊,想来就来想出就出?

  兴华军基本都能听到撤退的日文,而且那个少佐的声音那么大。这些人对痛打落水狗配合异常默契,城门洞里的硝烟还没有散,他们一齐冲了进去。没有人指挥,兴华军士兵就很快摆好了阵型:前面的人趴下中间的人跪着,后面的人站着……

  二挺重机枪来不及装上轮子和护板就被射手和副射手扛到阵型中间,当步枪打响的那一刻,它们也开始了欢唱:“哒哒哒哒……”

  四十多支步枪射杀的是跑在前面的点目标二挺重机枪射杀的是拥挤在后面的面目标。

  并不宽敝的路面上奔跑着四百多人,就是闭着眼睛扫也能十中三四。

  二百米的距离内颗重机枪子弹可以连续射穿二具身体还有杀伤力,战场的情况也就可想而知了。

  短短几分钟,五百名“中计”的日军仅仅逃回去了三十几个小兵,还有近百名伤员在尸体堆中哀嚎。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