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夺清_Robin谢【完结】(407)

  “什么叶大人,朕要亲自砍他.的脑袋。”光绪大义凛然地说道,“他是阵前逃跑,按律该斩!”

  “皇上息怒,这叶大人是少荃手下.的三根柱石。小不忍则乱大谋啊,为了让太后早日真正荣养,我们在这次清日战争中不能失败,只能胜利。我们还得借重少荃很多。”

  光绪说道:“肯定不是东学党,倒.像是在朝鲜的清朝臣民自发起来的。兴华,兴华,不就是振兴中华之意?”

  “皇上请慎言。”

  光绪郁闷地说道:“这里只有我君臣二人,有什么不.可说的。我爱觉新罗在位几百年了,难道中华不是朕的?”

  翁同?只好说道:“这只是他们那些乌合之众随便.取的一个名字,未必就有实际意义。就如我们的练字军、庆字军,并不表示是专门练武的军队,也不是专门庆祝的军队。或许他们的首领名字里有‘兴华’二字。”

  光绪点了点头,说道:“那朝廷是承认他们吗?是不.是命令叶志超他们马上转身配合他们,将平壤城重新夺回来?”

  “能夺回来固然.好,可已经丧了胆的他们恐怕不敢折身回去?”

  “必须让李鸿章派大员在半路截住他们,只要斩杀了叶志超,朕相信我大清的军队里还是有血性汉子。”说到李鸿章的时候,光绪帝是咬着要说的。

  ……

  谜底被李鸿章解开。当李鸿章回到自己的府邸看到这封电报后,只想了一会,就说道:“他到底出手了。”

  张佩纶不确定地问道:“可他们只有不到三千人的部队,能闹出这么大的动静?”

  “上封电报里署名的那个‘薛’字就是指他。探马不是说从8月底以来朝鲜高原镇就进行了严密的封锁吗?显然是为了迎接这个青年上岸。也许他将他的人马全带来了。”

  “全部带来也只有二个……二个团,五千多人怎么可能从日军手里夺下来并守住……”

  李鸿章说道:“人家不是已经守住了吗?既然他们愿意守就让他们守。我们的大军继续撤往鸭绿江布防。也许朝鲜这个泥潭有了他们就更深了。”

  “万一朝廷命令叶志超反击?”

  “他们愿意折腾就去折腾。”李鸿章心想:那个软骨头叶志超会遵命就怪了。

  正如李鸿章所预计的,吓跑了胆的叶志超早没有军人的胆气,特别是在猴石山被日军差点包了饺子,他的胆早已经不在身上。逃跑的路上,聂士诚多次提议他把大军选一个易守难攻的县城驻扎,等待朝廷的诏令。但他一概拒绝,撒开双腿猛冲。当然,他是骑在马上,胯下的战马都差点累死。他现在每天都狂奔一百里以上。

  叶志超之所以跑的如此潇洒,除了他胆小这个主要原因外,他还清楚自己的恩主叫顶头上司李鸿章大人的心思。所以他只怕日军枪杀他,并不担心朝廷真的会砍他的头。既然你老李定了要撤退,迟撤不如早撤,早点跑还可以多保留一点人,没有必要在乎什么名气不名气。

  上海人又被新来的消息激得痒痒的:

  “号外!平壤依然在我手!”

  “号外!日军望城兴叹!”

  “号外!兴华军横空出世,日军无奈低头!”

  “号外!清军无能,华人赤子奋起!”

  ……

  “真是太好!气死哪些狗日的日本人!”一个人举着加印的小报兴奋地大喊。

  “这兴华军是哪里冒出来的?”一个下贩探询地伸出脑袋,周围的人都在交头接耳。

  “兴华兴华,不就是振兴中华吗?难道……”

  “你瞎猜。如果是‘恢复中华’倒有你说的那种可能。”

  “哼,这狗屁朝廷早该换一换了。”

  “就是,官军不敢守城吓得屁滚尿流,反而要普通百姓去打仗。”

  “小声点,说不定周围有朝廷的探子。”

  “这里是上海,你怕啥?”

  ……

  搅得无数人心情大乱的薛兴华正在城西北七星门外送徐一凡带领的偷袭队出发。先行出发的特种兵已经走了一个多小时,早已经融入了周围的群山、森林中。为了打好这次偷袭仗,薛兴华和马奎、魏利贺等人讨论了很久,最后决定搞一次不是大规模进攻也算是规模不小的进攻,为了确保万无一失,薛兴华很早之前就派出了不少招聘的本地情报人员,一边收拾日军的零散探马以保守秘密一边监视日军的大行动。

  同时约定,一旦徐一凡他们发现情况不对马上撤退。如果城里人得之情况有变,城墙上的炮兵发炮示警,徐一凡立即率兵撤退。

  此时天色尚未暗下来,经过身边的士兵都能看清相貌。先是行注目礼的骑兵离开,然后是五十名炮兵,他们将火炮拆开绑扎在战马上、将一箱箱炮弹马背。

  最后出发的是精神抖擞的步兵,他们经过薛兴华所在的位置时都举手敬礼。

  特种兵带队的是叶建斌,这个差事还是他争取了好久才从胡长石、滕青山手里抢来的。“休整?早腻味休整了,不就是休息养膘吗?我叶建斌不稀罕,我只喜欢在战场上与人斗智斗力。”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