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滇军出山_晓瑞【完结】(79)

  “哪里?我只是行业使然,和你们打交道时间长,有点了解。我想,目前守军中最强的应该是滇军和汤军团,最弱的是51军和川军。蒋委员长寄希望的也是前两支部队。”

  “51军是疲劳之师,川军武器差,不过他们都不含糊,在战场上表现非常出色。”

  “还有个问题想要请教。”金玉奈说。

  “什么问题?”

  “滇军183师和日寇有一仗,据说他们使出种秘密武器,鬼子见到后,吓得没放一枪就赶紧后退两公里。”

  “哦,这事在我们滇军都成笑话啦。”高树荫说,“那是我们有一个连老兵多,他们喜欢抽水烟,每人有个铜做的烟筒,大家带到阵地上,为的空闲时抽烟解乏。鬼子少见多怪,所以给吓跑了。”

  金玉奈又请高树荫给详细讲了直属营的情况,正说着,到门口了,高树荫给她介绍了人,便要走了。金玉奈挽留不住,说:“高参谋,我还要到师部找你的。”然后金玉奈便和娄开顺等人坐在了一起,她发现这里少了一个人,即副营长刘文化。

  刘文化因伤躲藏在住处。在他屋外不远处,弟兄们正闹哄着。打了胜仗,据说上峰还要嘉奖,大家心情好,高兴劲儿十足。

  “我捡得包日本烟,闻着可香呢。”六子说。

  “就你那德行,没的出息。”

  “原以为鬼子多厉害,也就这回事嘛!”

  “当然厉害。我们打的是被赵团长他们拖住的鬼子,人家精力已经消耗殆尽,我们是捡了便宜。不见赵团长他们死了多少人。”

  “是啊,他们受过敌机的轰炸,躲都躲不开!”

  “还有坦克,它能打到你,你伤不了它。”

  “我们的掷弹筒咋不多打会儿啊?要是鬼子坦克全毁掉,我们就少伤亡点啦!”

  “我杀死了两个鬼子。”

  “你那是用枪打的,不是杀死。我和一个鬼子兵拼刺,三两下就把他挑翻啦,喏,这是那鬼子的肩章。”

  “咋个叫挑翻啊,我不来帮忙,你格是干得过人家?”

  “鬼子士兵肩章算什么。”熊二蛮说,“副营长早就说过,要论战功,就得积攒点本钱。我这里有一副日本军官的肩章,还有一把指挥刀,不知是多大官用的。”

  “问问营长,他恐怕知道。”

  “营长也未必知道。要问还是得问副营长。”

  “营长副营长,哪个官大?娄营长咋个会不知道?笑话!”

  另外几个兵议论吃的。他们对这里的食物不太满意,因为云南的兵,基本都吃米饭,有家庭困难吃杂粮的,也不是北方人的做法。炊事班的好像到了北方,就把自己家乡的一切都忘记掉了,做出的包子馒头大小不一,口味又差。殊不知炊事员从前不做面食,现在材料变了,又面对几百张口,他们也难以调配呀。

  六子吃馒头不怎么习惯,午饭的时候只吃了一半。这会儿,他实在锇了,就拿出另一半来啃,噎得很,找来一碗冷水,就着吃。那几个兵见着,嘴馋呢,就去抢六子的东西,六子东躲西让,水打泼了,馒头也掉地上。六子满嘴烂骂,几个人上去抢,就碎了,只有牛大根还抢得大块,灰灰土土的,不管三七二十一,塞进嘴猛嚼,又吐着渣物,啊呸啊呸地,把大家逗得哄然大笑。

  熊二蛮从怀中掏出样东西,有滋有味地吃起来。这是一种红薯条,把红薯洗净,放进水里煮,然后晒干,到锅里炒泡,但不能变焦糊。它可以存放多年,随时拿出来吃。其味道酥香,还有淡淡的甜味,是一种常见的百姓小吃。在熊二蛮老家,红薯种植多,因为它可以用来饲喂猪牛,收成不好的年份,人有了这东西,就拿来食用,从容度过饥荒。来当兵以前,媳妇每年都要贮存一些红薯,也喜欢炒红薯条。媳妇做的红薯条比这好吃多了。这是牛大根从老家带来,送给熊二蛮的,他节省着吃,想媳妇时才吃,他想媳妇,其实更想家里的孩子。自打当兵以来,熊二蛮才回家过两趟,每次回去,孩子都记不得他了,不和他挨近,等孩子稍微认得一点,又走了。孩子六岁了,长得壮实,有时还帮着做点扫地之类轻活儿,长大肯定是把好手。他每月的饷钱,都是寄给父亲,回家时,则给媳妇一点,媳妇舍不得乱花,她说再几年,家里就有些积蓄了,别再当兵了,回家好好过日子吧。这时候,熊二蛮觉得牛大根的红薯条不难吃了,很有一番味道。

  吴富能见状,凑上来说:“二蛮兄弟,有好吃的咋个独自享用啊?来,给我一块尝尝。”

  二蛮说:“没的啦!”

  吴富能讨好说:“咋个没的?二蛮兄弟,你我可是同一锅吃饭好几年的弟兄,才是点红薯条,就这么小气?”

  二蛮斜睨他一眼:“谁和你是一锅吃饭的?你们三连驻地在外边,跑来我们这儿干什么?你平常不给别人点东西来着?”

  “我不是没的嘛,要有的话,肯定分你一份。”

  “你真有也不会给我们,你要留着孝敬长官呢。”

  吴富能嘻笑,说:“兄弟,别这么说嘛。你还不是一样,随时都想着我们副营长。”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