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聂华苓回忆录:三生影像_聂华苓【完结】(51)

  《三生影像》 压不扁的玫瑰(2)

  他笑着说:在写,天天写。不过,现在用的不是笔纸,是用铁锹写在大地上。

  1982年他在爱荷华,七十七岁的杨逵,瘦小的身子,单薄的两肩,背着旅行包,在大伙人前面,小跑步似的不停地走,走,走。我就想:那么瘦弱的人,如何担得起五分之四的20世纪的沧桑?只因他自己所说的:

  能源在我身能源在我心写着,写着,我又看到、听到1982年爱荷华的杨逵了。

  那年秋天,杨逵由他儿媳萧素梅陪伴来爱荷华,见到世界许多地区的作家,也见到大陆来的刘宾雁和陈白尘,他们仿佛一见如故。我们一伙人到美国朋友丹恩夫妇的农场上去野餐,他们一家三代全来和我们聚会,丹恩首先举起他八个月的小孙子向我们炫耀。胖嘟嘟的小手向杨逵招着,杨逵和婴儿一样开心地笑。主人将婴儿放在地板上,向我们介绍他的农场:他们夫妇俩,和儿子以及一个助手,四个人种一千多亩地,养十头牛,还开了一个冰淇淋店。小婴儿在爷爷脚边的地板上爬来爬去。丹恩讲完了,我们突然发现杨逵和婴儿一同在地上爬。一老一小,趴在地上,昂着头,互相望着呵呵笑。就像儿歌唱的:

  你对着我,笑嘻嘻

  我对着你,笑哈哈

  那是我此生所看到的最美的人景之一。

  我也从他儿媳素梅那儿更认识了杨逵。她对公公的孝心和爱心,也是一幅美丽的人景。他一咳嗽,她就为他捶背。他讲话太兴奋了,她就说:爸爸,休息一下吧。素梅对公公照顾得无微不至。

  我和我爸爸是同学呀,素梅指着杨逵,连说带笑对我说。

  同学?

  我们关在火烧岛上的人,都叫同学。

  你也去了火烧岛?

  素梅仍然微笑着,若无其事地点点头。我在火烧岛五年,从1950年到1955年。

  啊!你们在火烧岛上碰见过吗?

  见过。爸爸可不认识我呀!素梅透着点儿调侃地笑望着杨逵。远远看到他,我知道他就是杨逵。

  啊!我看着杨逵。他歉然笑笑。你怎么做了他的媳妇呢?

  我佩服爸爸呀!才嫁了他儿子。

  我一下子愣住了。许多女人因为爸爸有钱,有权,有势,才嫁给儿子。因为爸爸的精神感召而嫁给儿子的女性,我还是第一次见到。

  素梅反映出来的杨逵形象更真切更感人了。

  他们离开爱荷华的前一天,我们三人在河边餐馆相聚。杨逵告诉我,他此生有一个愿望,就是将他多年用铁锹写诗的大地──“东海花园”发展成文化村,有纪念馆,剧场,儿童乐园,当然,还有作家生活写作的地方。

  就像爱荷华!杨逵笑眯眯地说。

  希望在那儿再见你……

  我还没说完,他已咳嗽起来了。

  1988年,台湾终止戒严法,在余纪忠先生各方奔走后,我才能又去台湾。杨逵已于1985年3月12日病逝台中。

  无缘再见杨逵,非常遗憾,所幸我在爱荷华已经看到那座闪耀人性光辉、超越民族意识、永远屹立的杨逵形象了。

  《三生影像》 踽踽独行(1)

  ——陈映真,1983

  我在台湾从没见过陈映真。1960年,只有二十三岁的陈映真,在《笔汇》发表一连串小说,《我的弟弟康雄》、《家》、《乡村的教师》、《故乡》、《死者》、《祖父与伞》。那年正是《自由中国》事件发生,我和外界隔绝,自我放逐,心情极端虚无,没有读到陈映真的小说,也没有见到陈映真,很遗憾。更何况当年他一定是个俊美的男子。1964年,我到爱荷华以后,才读到他的小说,如《第一件差事》、《最后的夏日》、《我的弟弟康雄》,以及后来的《铃铛花》、《山路》,隐约感到他的忧郁、激情和孤独。在那个恐怖时代,作家的倾向,尽可能不触及社会现实。陈映真独树一帜,他的小说不局限于乡土,不卖弄现代,而是基于对人的终极关怀,基于人性,用艺术的手法,挖掘社会现实,表达他的思想,而他的激进思想,是当时的权力统治者要封闭铲除的。

  陈映真是思想型的小说家。他的思想可以从他小小的年纪追溯起。他10岁那年,目睹台湾“二•二八”事变,看见被人打在地上呻吟、鞋袜沾着血迹的外省人,听着大人神色恐惧地谈论国民党军队扬威台北。上小学五年级时,老师在半夜里被军用吉普车押走,就住在他家后院的兄妹俩也被人押走。他读初中时,眼看着宪兵在火车站贴出的告示:“……加入朱毛匪帮……验明正身,发交宪兵第四团,明典正法。”读初中时在父亲的书房发现鲁迅的小说集《呐喊》,启发他对文学的思想的探索。他也读契诃夫、屠格涅夫、托尔斯泰,毕竟没有鲁迅的《呐喊》那么亲切。上大学时,他对于知识和文学如饥似渴,读西洋文学,在台北旧书店搜寻鲁迅、巴金、茅盾、老舍那些作家的作品,甚至找到联共党史、斯诺(Edgar

  Snow)的《红星照耀中国》、马列选集这些没人敢碰的禁书。他细读美和审美的社会功利性以及艺术的劳动起源这一类的美学。1959年,他开始写小说了,在尉天骢主编的《笔汇》发表。从此他没停笔,用他冷峻而又丰润的笔,写出大量精致、理性、批判性的作品。同时,他的左倾思想渴求实践,和几个年轻人组织读书会,那和台湾的现实是绝对对立的。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