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暗黑大宋_午后方晴【完结】(569)

  “祖宗已做下了,现在说有用吗?如卿之言,朕可以做一个决定,再加二十万买和,但朕敢不敢撤回一半陕西驻军,裁减掉一半陕西的各种兵役?”

  王巨时常向赵顼洗脑,还管了一些用场的。

  咱不是以和为贵吗,好,我们再表达更多的诚意,也不要恢复李继迁前的陕西局面了,俺只将兵力减少一半,行么?

  “司马卿,你以为朕不想和平,不知道和平的好处?但这个和平代价太大了,想一想河北河东陕西庞大的驻军,一年的花费,朕寝食不安哪。”

  这才是关健。

  实际辽国的五十万,与西夏的二十五万,问题真的不重要,省一省就出来了。关健可算过背后的账?

  “司马卿,你可知国家财政有多难?”

  然而这句话让司马光抓住尾巴了:“陛下,正是难,更要边境清静!”

  第三百二十七章 锦囊

  “司马卿,不如这样,秋天到来,西夏会派拜山陵使过来,再让他将那些战俘一起带回西夏。”赵顼没有理他了,事实屡次吃亏后,赵顼也渐渐向王巨靠近,朕说不过你们,就不说,只做不说!

  他扭过头,看着韩琦与文彦博:“韩琦,文卿,你们商议一下,看看能否就近再调一些军士过去,反正哪里会得很多耕地,足以安排更多的军士。”

  “臣遵旨,”韩琦率先说道。

  郑白渠可能是这一君一臣眼下唯一有共同点的话题。

  韩琦答应了,文彦博只好答应。

  实际这个用来修水利的军士,也能反驳司马光。

  水利缺劳力,然而是保捷军不够吗?不是,若是陕西路所有保捷军过来,那不是劳力不够,而是劳力多,无法有效的安排,会形成大量的人力浪费。

  是否放在渠工上费用更高呢?那又是错,恰恰相反,放在渠工上,除了陕州等东部数州地区,其他地方放在郑白渠是节约费用,一个供给到前线,一个供给到郑白渠,到前线那得走许多陆路,然而在郑白渠这段泾水,是可以通航的,这得省去多少钱帛?

  但不能调。

  调得多,前线四小路兵力便会空虚,万一西夏来袭怎么办?

  此外,离得远,郑白渠无法使他们受益。

  然而若是挤一挤,还是能挤出十几营兵马的。也就是司马光这一闹,反而解决了王巨的一大难题……

  这让司马光心情无比郁闷,不过他看在韩琦面子上。退下就没有再作声。

  于是韩琦报之以李。而且搞不好自己万一真下去后。这个大嘴巴反过来会成为自己的保护伞。

  所以王广渊下!

  这纯粹是一个小人物,中了进士,然后以大理寺法直官之职,在中书编排文字,后来成了赵曙的藩邸幕僚,赵曙登基后,以龙图阁直学士到集贤院当值。

  实际就是一个有贵但很清闲的官,虽贵。却没有什么实权。

  司马光看不下去了,上书王广渊是交结奔竞之辈。

  为什么他反对?

  这涉及到一个藩邸旧臣的前程,赵匡胤最狠心,他的“藩邸旧臣”除了赵普外,其余的都没有重用,甚至莫名其妙死了,如张琼。因此赵匡胤死得不明不白,下面鸦雀无声。

  这就是前车之鉴,因此赵匡义大肆扶持藩邸旧臣,也就是他在做藩王时的老师。幕僚,侍卫。宋真宗也是如此,有的不错,不过总体而言莠远大于良。因此到了赵祯时,大伙儿开始对这种重用藩邸旧臣的做法十分排斥,且看赵祯的几个老师,夏竦、陈执中、张士逊、范雍。

  赵曙没有理他,面对这个滚肉刀,司马光怂了。

  然而这同样是一个很记仇的人物,赵顼上台,又记起这件事了,与蒋之奇二人联手弹劾王广渊。

  王广渊进入赵曙王府时,赵顼也开始渐渐懂事了,大家相处,多少有点感情吧,也就是一个小小的清闲官,碍着你老人家事哪?

  因此赵顼也没有听。

  现在韩琦报之以李,利用宰相的权利,强行将王广渊贬到齐州。

  那么这个王广渊是不是一个小人呢,天知道,他的一生做了两件事,齐州就是后来的济南,在宋朝也是一个特大的州了,百姓多,商业也比较发达。

  这一年,也就是明年吧,旱后,百姓得耕种,司马光那种自救,鬼的自救啊,可百姓得要活下去啊,活下去不仅要填饱肚子,还要继续种庄稼,朝廷眼睛一闭,大家自救吧,老百姓无法自救,只好借高利贷。

  宋朝建国初高利贷不吓人,但发展到现在,因此商业的需要,高利贷利息十分惊人,客气的月息六分,年息百分之七十二,不客气的能达到百分之三百,另外还有利滚利。

  放高利贷的人五花八门,包括士大夫,韩琦家的田产十分吓人,能有几十万亩,但放未放高利贷不大清楚了,不过文彦博家的人确实在放高利贷,并且让言臣逮个正着。

  富弼名声好,他家的家产同样富得可怕。

  这就是现在三大重臣的真面目。

  王广渊一看这样下去不行,于是他再三请求,从本道截留了钱帛五十万,贷给百姓,一年获息二十五万,这一举朝廷得了利,而救活了无数的百姓。

  然后……青苗法哪。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