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暗黑大宋_午后方晴【完结】(591)

  这个王巨就当没有看到了。

  比如自己,当初穷的时候,寨中乡亲们多分了一些桃溪剑的分红给他,他还不是理所当然地收下,而且收得理直气壮。

  为什么?太穷了。

  所以分地时,除了真正的肥沃上田。那是一名兵士只给二十五亩的,其他的,都略放了一放,最高的能放到三十亩出头。因此最后只安排了三十八营官兵,包括三十营保捷,八营厢兵。

  这才是真实的王巨。

  此时,王巨用手枕着脑袋,躺在草地上,看着蓝蓝的天空。

  这个没有污染的世界里,天空真的好蓝。

  云儿轻盈。就象欲向九霄腾飞而上一般。

  王巨又看着这条松渠的两岸,两岸无数的军士与百姓在劳动。

  军士同样一分为二的,大半留下来。得要及时耕耘,还要建房子,建营仓、校场,另外他们家人过来了,也要安顿。因此不得不留下大半人,由他们来耕耘播种,暂时性的实行集体主义制度。

  余下的三分之一兵士调到东边继续兴修水利了。

  因此都很忙碌,至于训练,见鬼去吧。今年准备的训练,可几乎一次也没有练。

  就这样。程昉还担心呢,往东去。又会有新的民夫加入,但民夫现在不是劳动主力。随着各营军士安顿下去,劳力也不足了。

  至于分到田的百姓,就更不能指望了。

  现在称为田,实际在百姓没有翻耕出来之前,它们还是荒草地,野灌木林。

  所以现在很忙很忙。

  王巨让手下分田,做了一些简单记号,然而百姓也有贪小便宜的,必须今年将田埂修出来,将灌木与杂草拨掉,才不会被别人侵占。不但宋朝,就是王巨前世的农村,同样如此,忠厚的会修田埂,也就是书上所说的阡陌,方便甄别与干活,但不忠厚的是挖田埂,这边的人在修,那边的人在挖,十几年下来,忠厚人家的地就被无形中侵占许多。

  况且这时更乱。

  而且王巨分给他们的地时,也比较大方,有的人辛苦,干活忠实,能得到五六十亩的地。于是一家人再次开始辛苦。

  除了少数春天时就想占小便宜,几乎每一个平民百姓家中的地都开始暴增。

  他们在干活了,变成了主户,那些大主户苦逼了。虽然新田几乎与他们无关吧,但原来还有一些旱地,现在却变成了良田,也要清理,也要灌溉。

  然而上哪儿找到干活的人?

  就连码头边的那些建筑,想找短工都找不到了。于是这些大主户,只好苦逼的跨过泾水渭水,去周边的各县招聘短工,或者出更高的待遇招聘佃农。

  所以在这个广阔的近两万顷耕地上,到处都有百姓在劳动着,一个个就象辛勤的小蜜蜂一般。

  “再过两年过来,那就好看了,”黄良说道。

  “也许吧,”王巨说道。如果看收成,那会好看了,但再过两年,有了这个大粮仓,想上进的赵顼会怎么想?

  也许边境上的战事会更惨烈。

  那样,是好看还是不好看?

  王巨忽然发现自己变得多愁善感。

  他自嘲地一笑,然后冲远处招了招手,说:“小娘子,你过来,有什么话想说就说吧。”

  远处是一个白衣少女,她盯着王巨看了好一会,听着王巨喊她,就象一只受惊的小兔子一般,一下跳了起来。

  第三百三十八章 小人

  黄良也好奇地看着她。

  那少女却再次象受惊的小兔子一样,飞快地跑走。

  “一个好奇的小娘子!”黄良说道。

  可能是吧,王巨在郑白渠所做的,有人说好,有人说坏,但不会有人说什么宽厚。不管怎么评价,算是几县最风云的人物。或者这个小姑娘是好奇。

  不过他们都看不到那个白衣少女跑走后,用嘴唇咬着手指头,脸上的表情很是沮丧……

  “恒之,你与希言先过去,对程都监说一声,让他派出一些兵士,专门在那些圈田上查,看看谁还在继续圈田。”

  “这些人,也在观望。”

  “贼心不死罢了,毕竟这是漫长的两年时光,说不定他们指望朝廷能将我调走。”

  “有没有这个可能?”

  “几乎没有,郑白渠的意义太大了,”王巨说道。

  不说自己修建的这个郑白渠规模更大,与史上相比,它的出现时间更早,史上的郑白渠,或者说三白渠、丰利渠,直到宋徽宗时才完善。实际那时候出现,因为人口激增,已经稀释了它的意义。

  然而自己让郑白渠于熙宁之初便修筑成功,那就会成为西北军事最强大的底牌。

  朝廷会有人找自己麻烦,但认识到这个意义的同样会大有人在,因此调自己走的可能性几乎微乎其微。

  “恒之,到了那边后,赵员外作用不大了。这样吧。你也将赵度带过去。让他放出风声,现在越早配合官府,最后损失会越小。今年我没有杀人,但我不戒意明年后年杀人。”

  “行。不过子安,最后那个判决确实太轻了,减少了震慑力。”

  “恒之,我也反复思考虑过,醉翁之意不在酒。一样的道理,反对声音不在于郑白渠。眼下你还不懂。”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