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暗黑大宋_午后方晴【完结】(684)

  “大海上风险很大的。”

  “海上有风险,江河上那天没有危险?就是为了担负粮草押运,那一年不死掉许多厢兵与民夫。”

  赵顼沉默。

  “海上有风险。但海船远比江船牢固。这个出事率并不比长江里出事率更高。不过大海广大,人类对它有一种天然的畏惧罢了。”

  “不行。得调查清楚再说。”

  “不用调查,以后陛下将臣调到南方某一州任职,由臣来主持,陛下看行否?”这便是王巨刚才想出的对策。未来朝堂太诡奇,明智的做法,最好不要参与进去。

  “你要去南方?”

  “这还早呢,陛下,再说现在臣那有什么资历担任知州?”

  “哈哈,”赵顼一乐。

  但他也疏忽了,只要他能答应,王巨就能上北下南,在未来三百年内,将汉人的人口数量激增到一亿户!到时候周边地区,鬼佬休想插半步足进来。

  甚至五百年后,汉人的脚步会布置海对面的那个富饶大州,再也不关美帝的事了。至少汉人过去,印第安人还能得活,而不是象后来那样几乎快要灭绝。

  不过那片大陆王巨未画了,至少得听人讲过,不能凭空冒出来。

  “王巨,有的读了你的书,然后测量,说是大地长度乃是九万九千九百九十九里。是不是巧合?”

  “还真有人量啊?”王巨讶然。不过这个测量是胡说八道,赤道也没有这么长,就不要说在东京到长安这条纬线了。

  “京城一个姓刘的读书人测量了,然后写奏上报朝廷,曾公亮不敢确定。”

  “记一下就可以了,最好不要确定。”

  “朕召你进宫,还有一事相询。”

  “请陛下诏示。”

  “河工。”

  “陛下,现在那有钱帛治河工?”王巨吓着了。沾到黄河就不会是小事。

  “朕也知道现在钱帛紧张,但去年黄河两处决堤,不能不治,草治一下吧。”赵顼苦恼地说。

  “草治?”王巨狐疑道。

  “去年两处决堤,河水再次小规模的改道……”赵顼更加苦恼。

  黄河自从二十几年前改道,然后扭动着庞大的身躯在河北大地上,改来改去,改得宋朝真真苦逼。

  他咽了咽,又说:“都水监丞宋昌言建议从六塔河口开始约束河水,使河水回归河道,约水东流。”

  “回故道?”王巨诧异地问。

  “不是故道那个东流,而是二股河的东流水。”

  现在黄河三条道,一条是原黄河故道,也就是贾昌朝的东流道,自博州、德州、棣州到滨州入海。现在淤积,再加上百姓开垦,快成小泾水了。

  庆历八年,黄河决于澶州商胡埽,向北奔大名,与卫河合,北至恩、冀、乾宁军,直拒马河,入海,这就是现在的北流。

  嘉佑年间,河决于第六埽,遂为二股,自大名府与恩州的东部至德州,从沧州南部入海,是谓东流。

  但不是这个河道不变的,中间黄河跳了好几次舞,每一次跳舞,都会挪一挪身体。然后无数百姓家产荡尽。

  宋昌言所说的束水入东流。就是后面由沧州入海的东流。

  提举河渠使王亚却说。黄河御河一带北行,经边界,直入水海,其流深阔,天所以限契丹。现在渐闭北流,是没有看到黄河在界河内东流之利。

  于是赵顼让司马光下去察看。

  “陛下,等等,中河渠使说北流深阔。那么东流不深阔了?”

  “据说东流狭浅。”

  “陛下,可有地图。”

  “有,就放在架上,”赵顼立即从架上将地图抽出来,这次他刻意将王巨召到京城,询问河工也是主要目标之一。那个木棉司倒是次要的。因此也早准备好了相关的资料图谶。

  王巨趴在地图上观看。

  “当真看看地图便能知道很多事?”赵顼好奇地问。

  这太神奇了,但棉花事过后,不承认还不行,特别有些两广官员开始推广石中坝,听说效果还真真不错。

  “陛下何来此言。”

  “你不是看地图吗。难怪太祖看地图便能下巴蜀。”

  我倒。

  那一次纯是赵匡胤蒙的好不好,若真有这个本事。就不会有王明刘遇那侥幸一战了,若无皖江口那侥幸的胜利,差一点曹彬被迫撤军了。更不会亲征太原不下。只能说赵匡胤相当于论钦陵、李绩、李世民级别的名将,甚至也能说赵匡胤比潘美厉害,能与柴荣相仿佛,但还不及李靖、韩信与卫青等极少数顶级名将。

  当然,嘴上不能这样说的:“臣岂能与太祖相比,比如太祖那一战,五千下十万南唐大军,拿下险关要城,若是换臣去,臣打都不敢打,况且还要攻关夺城。”

  “太祖天姿英武,朕自愧不如啊,因此时常浮想太祖,朕前些时日封太祖后人赵从式为安定郡王。”

  “这个可以,但不可以国封王,更不能有其他逾越的举措,政治是一把肉眼看不到的屠刀,但却是很是凶惨。过往种种早成云烟,过措,万一被有心人所趁,陛下非是嘉奖太祖后人,而是棒杀太祖后人。”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