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暗黑大宋_午后方晴【完结】(791)

  “子安,有点难办啊。”张若水又道,他不知道王巨会保留多少,然而同样也看出来,王巨会裁去很多人,而这些人又是有背景的,甚至一些胥吏都有着背景,一旦闹将起来,就大条了。

  “这个我早点有准备,原本我打算是一借神臂弓,二借西夏,如果我没猜错的话,可能西夏不久就会对绥州发起进攻。”

  这就是借势,大家都害怕战争,原因多多,但主要原因就是庆历战争带来的伤害,花了那么多钱,一度让国穷民弊,却连番打了数次败仗,这个失败的原因也很多,器甲也是一部分因素。

  在这个大势面前,谁还顾这几百名小官胥吏的“钱景幸福”?

  “难怪子安一直没有动手。”

  “其实这问题也不大,我就怕有人在幕后推动……所以想请你替我打探某个人在宫中与陛下的言论。”

  ……

  其实从权术角度来看,王巨做得不高明。

  后世演义里丑化了几个人,第一个是潘美,这与权谋无关,是杨业死得太惨烈了,又不能说赵匡义做得不好,于是潘美悲催了。

  另外还有两个人,狄青也成了奸臣,为何?想一想狄青是为什么气死的,再想一想是那些人将狄青气死的,于是狄青只能被丑化。

  还有庞籍。

  庞籍是后来丑化,现世报的,还有刘沆。

  再看几个美化的顶级士大夫,富弼,文彦博,韩琦。

  所以庞籍从郓州改判并州路过京城时,赵祯宣其入对,有过一段对话,赵祯以新相文彦博富弼,意甚自得,问籍籍二相何如?

  庞籍说二臣皆朝廷高选,陛下拨之,甚副天下望。

  赵祯又说,诚如卿言,文彦博犹多私,至于富弼,万口一词,皆说是贤相。

  庞籍则说,文彦博臣顷与同在中书,详知其所为,实无所私。但恶之者毁之耳。况前者被谤而出。今当愈畏谨矣。

  这是什么意思呢。就是文彦博第一次为相时,颇有作为,但有了作为,必然会得罪人。现在被谤罢相,再召为相,文彦博会吸引“教训”,愈畏谨,也就是不会为了做事而得罪人了。

  果如所言。

  然后又说富弼。富弼顷为枢密副使,未执大政,朝士大夫未有与之为怨,故交口誉之,冀其进用而已,亦有所利焉。若弼以陛下爵禄树私恩,则非忠臣,何足贤!若一以公议概之,则向之誉者将转而为毁矣,陛下所宜深察也。

  也就富弼在为相之前。只做了很短一时间枢密副使,所以没有与士大夫结怨。于是交口称赞。现在担任宰相了,想要继续让大家交口称赞,那么富弼只好用国家的爵禄来树私恩,大家会继续称赞,然而那样还是忠臣吗?

  如果富弼不这么做,以大公之心为相,那么必然会得罪人,那么大家不是称赞,而是毁舆了。

  结果呢,大家继续称赞,然后宋朝财政便从文富韩三人手中渐渐出现危机,冗兵冗官现象加深……

  王巨不用学习他们的做法,只要不裁,这些官吏就满意了。

  而且潜龙勿用,以王巨现在的地位,说上不上,说下不下,正是养恩树名之时,得罪人是不明智的做法。其实裁掉了那么多滥竽充数的官匠,制订了职责明确的制度,再将器甲质量提上来,在军器监任上,王巨就做得完美无瑕了。

  但最终王巨选择了一条不明智的做法。

  “报应”来了。

  又到了大朝会之时。

  天气更冷,天气也变得很短。

  五更时分,却是一天中最黑暗之时。

  “好多人,”王紫川说道。

  因为早朝时间比较早,有的大臣来不及,怕误了早朝,于是匆匆奔向待漏院,特别那些家离皇城比较远的大臣。于是催生了一些小商小贩起早赶到宣德门前卖早点,生意还不错,因此到了早朝时,宣德门前很热闹。

  这也是宋朝皇室平民化的一种表现。

  但今天宣德门前人似乎特别的多,远远地看去,影影绰绰的一大片。

  王巨虽然感到狐疑,可还是骑马迅速奔向宣德门。

  不过他来到宣德门,脸上立即变得凝重。人很多,不仅是有卖早点的小商小贩,还有许多大臣没有进待漏院,而是站在哪里围观。

  更多的是许多妇孺老幼,以及一些成年人,有的王巨面熟,他们正是被王巨裁减下去的各个官匠。

  王巨表情沉重地下了马。

  这些官匠与妇孺老幼一起围了上来,然后号淘大哭,责问王巨为什么将他们裁减下去,现在他们活不下去了,法不责众,有的胆大,竟然上前来拉扯王巨的朝服。

  “滚!”王巨喝了一声,也没有理睬,进了皇城,去待漏院。

  王珪悄然上前,道:“子安,有些不妙啊。”

  “谢过王学士,”王巨躬身道,不管王珪是不是良臣,但也是目前为止,唯一正式向王巨示好的大佬。而且以前王巨还拒绝了王珪的榜下捉婿,这个情份王巨要领的。

  进了待漏院,王巨整了整官服,他及时进了皇城,否则继续下去,可能连朝服都被拉坏掉,那个糗才会出得大。

  有的人脸上幸灾乐祸,还有的人脸色平静、沉思、担忧。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