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暗黑大宋_午后方晴【完结】(853)

  “夫君,西北好象不太安静。”云氏一一句没一句地继续说着。

  “那更好,我好立功。”

  “不要瞎说,大顺城那一战,我听说死了很多人。”

  “那是没本事的人,以我的武艺。能战死沙场吗?”

  “你武艺好。但及那个胡谦吗?”

  两人只是说着玩笑话。西北这几年不是很太平,不过四小路的情况各不相同,秦凤路与泾原路有些冲突,但规模不大。鄜延路似乎打了几仗,也不算特大的战斗,死的将士同样不多。况且康成去的是相对平静的环庆路。

  不过夫妻之间的对话,认真分析,却能暴露很多问题。

  相比于唐朝。宋朝对牺牲烈士家属的抚恤更仁道,但这些抚恤经过层层克扣,未必会真正发放到其家属手中。反而对立功将领的升迁做得却不是很好,比如张亢,再比如蔡挺,大顺城那一战真的有功,但蔡挺却在渭州继续飘着,以至蔡挺无奈地写了一首词:

  霜天秋晓,正紫塞故垒,黄云衰草。汉马嘶风。边鸿叫月,陇上铁衣寒早。剑歌骑曲悲壮。尽道君恩须报。塞垣乐,尽橐鞬锦领,山西年少。

  谈笑。刁斗静,烽火一把,时送平安耗。圣主忧边,威怀遐远,骄虏尚宽天讨。岁华向晚愁思,谁念玉关人老?太平也,且欢娱,莫惜金樽频倒。

  俺有功啊,可朝廷真将俺当成了玉关老人忘记了吗?

  再比如姚兕,也没有升多少官,继续呆在了荔原堡。

  还有王巨呢。

  所以普遍的将士宁肯不立功,也不愿意上沙场拼死作战。

  其次边境的相对平静,普通老百姓根本无法想到下面的战事,或者说大多数将士也没有做好下面大战的思想准备工作。

  再次,无论王巨与王韶,看到了这些情况,却无所谓,因为他们的底牌不是禁军,而是边军,蕃军。禁军进一步在战场上边缘化。

  夫妻二人说着话,与生死无关,只是分别的离苦……

  ……

  王巨最看重的就是军事,军事上最看重的就是速度。

  不过他的梦想不仅是速度,而是一支能在各种复杂环境下作战,又能高速前进的军队。比如那个史诗话的二万五千里路,比如能从西夏绕道大理的那支元蒙军队。

  在史上有路程更远的行军,比如元蒙的西征,或者亚历山大的那支军队。但还不及这两支军队行军环境的复杂,有热带,温带,雪域高原,戈壁沙漠,草地雪山……

  这个王巨就不想了。

  不过宋朝也有奇迹般地行军速度,比如高继宣那次支援麟州,每日行程达到五程。

  但行军速度也未必是越快越好,曹彬兵进涿州,十几万大军能达两程,结果很悲催,种谔在五路伐夏时速度也很快,结果同样悲催。

  那是特殊情况,普通的则是越快越好。

  熙宁二月初,几万轮戍的禁军离开京城,前往陕西路各地换防。

  他们的行军速度正是两程。

  不算太快,因为他们这一行道路情况好,又不需要顾虑后勤。也不算太慢,毕竟是两程,一天得行六十里路,还要扎营拨营。

  但康成所在的广锐军行军速度并不理想,他们同样是两程,尽管他们是骑兵营。但也无奈,缺马啊。康成所在的这一营,经过减裁后,吃空饷的兵士少了,达到了三百六十多人,几乎接近了标准四百人的配置。然而马只有一百八十几匹,一半人继续下马行军,那能快得起来。

  然而也没有人注意,这么多年就是这么过来了。

  三月,一部分禁军抵达环庆路境内。

  “康大哥,你看,那边有好多马。”

  那便是保捷军的马。

  大顺城之战后,蔡挺与王巨从掳获的战马中抽出一部分,分给了保捷军。不过环庆路没有秦凤路的渭源地区,也没有泾原路的葫芦川地区,鄜延路的大三川口地区,所以只能将后方各个荒山地区抽出来,用以保捷军养马,半牧半定,将士轮流负责种割苜蓿青芦,喂养战马,又配以专门的兽医。王巨不久就到了京城,负责郑白渠了,蔡挺继续主持,又于各个养马场所周边地区抽出一些耕地,分给保捷军种植。又抽出一些荒塬,用之溜马。统称为马田。

  这些马等于是他们自己的,将士养得细心,环境也适宜,所以马养得远比禁军的马更骠壮。

  康成看着这些马,眼里也闪过一些艳羡,骑兵,怎能不爱马,不爱好马?

  倒是那些保捷军看着他们,眼中闪过鄙视的光芒。

  康成也不在乎,确实相比于禁军,边军战斗力太强大了。但他们再怎么强大,薪酬也不及禁军,到了战场又是炮灰的角色,何必吃味。

  几千大军继续前进。

  没几天,康成所在的广锐营便到了庆州。

  安顿下来后,训练也是少不了的,只不过大家都在做样子。

  天气一天比一天热了。康成在庆州听到一则消息,说是西夏人发两万大军进攻绥德城不果,于是在绥德城周围筑八堡围之,被郭逵派大将燕达击败,然后郭逵移檄文于宥州:夏国违誓诏,侵城汉界,其罪甚大,若能悔过,悉听汝还,或不从,则诛无噍类。听闻后,余下夏兵迅速溃逃回国。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