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定居唐朝_半堕落的恶魔【完结】(164)

  薛朗点点头,表示懂了。将来的游牧民族政权元朝不就是这样的么?视汉人为四等人,活得连猪狗都不如。历来只有打出来的和平,从来没有谈出来的和平。

  讨论了一下突厥的事情,薛朗突然想起一件事,问道:“敢问殿下,叶卿搞定驻军没?眼看大战在即,如果军队不是上下一心,则结果难料了!”

  平阳公主淡然一笑,反问:“幼阳不信我之眼光?”

  薛朗道:“不是,属下自然相信殿下看人的眼光,只是颇为好奇叶卿那么一个闷犊子是怎么收服人心的。”

  平阳公主道:“叶卿乃天生的将帅之才也,虽是初入军伍,却深谙领兵之道。在军中,服众只需要做到一点,即可服众!”

  薛朗好奇的追问:“是哪一点?”

  虽然不打算领兵打仗,不过,驭下之道皆有共通之处,平阳公主说他没威严,听听别人是怎么驭下的,也是一种学习。 活到老,学到老!薛朗是这句话的奉行者。

  平阳公主不是那种恶趣味喜欢吊人胃口的人,见薛朗问,自然爽快的告知:“威望!”

  ------------

  第133章 章节名取不出来

  威望?!

  就这么简单的两个字,这不是说了等于没说吗?薛朗好无语的望着公主殿下,委婉的道:“殿下,指点属下这种笨人的时候,请殿下说得详细些,可好?”

  公主殿下不由一笑,似乎对薛朗这种自黑精神挺赞赏,笑道:“叶卿初入营当日,设下百金赏钱,与众将比试弓术与茅术,众将皆败之,叶卿大胜,当众宣布把用作于赏金之钱买羊宰烹,与众将士共享。”

  看不出这小子这么有手段!

  薛朗表示佩服。公主殿下似是看出薛朗的佩服之意,缓缓补充了一句:“那百金赏钱,乃是叶卿向我借贷之资。我甚喜他之手段,免了他之债务,叶卿甚感激。”

  岂不是要感激么?

  薛朗看叶卿与他那小未婚妻经济上应该也不算宽裕,要不然他那小未婚妻也不会在农庄收购鱼虾的时候捉了去卖。

  而且,经过叶卿这么一番举措,威有了,望还不简单!只要假以时日,以叶卿的聪明,自然能做到上下一心。

  对叶卿与平阳公主的做法,薛朗只想说老司机套路深,像他这样的萌新,是学不来的。不过,倒是有一些经验可以学习,以力服人学不来,努力努力以学识服人还是可行的。感觉学会了一招的薛朗抱拳向公主殿下致谢:“属下多谢殿下指点。”

  公主殿下摆摆手,不以为意,突然转换话题:“说来,幼阳答应的红薯宴,可准备妥当否?以幼阳于饮食一道的精细,我甚是期待之。”

  薛朗笑道:“请殿下保持期待,明日朝食即可享用,定不会让殿下失望就是。”

  平阳公主一笑,道:“静待幼阳。”

  说到红薯,薛朗道:“说起来,土豆差不多也可以挖了,种在园子里,肥力给的够,收获应该挺喜人的,还有,棉花……就是殿下习惯说的白叠子,也该打顶了。”

  平阳公主好奇的问道:“何谓打顶?”

  薛朗答道:“就是把棉花植株上一些弱的枝干和叶尖剪了,让棉花从土里吸取的营养,全部集中到好的棉桃上,以使得这些好棉桃的产量和质量更高、更好。这是彼时种花家的棉花种植户们总结出来的实用经验,对棉花的增产和稳产有好处的。”

  平阳公主道:“原来其中还有这般学问。不知我大唐何时才能像种花家一般,每门学问皆有教授之所,皆有研习之人。”

  薛朗道:“慢慢来,终归会有的。”

  平阳公主点点头,两人皆知道,这个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说起农业,薛朗突然想起《齐民要术》来,这本书算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最完整的一部农书,这本书概述了农、林、牧、渔、副等方面的生产技术知识。

  另外,这本书的作者也是个妙人,他居然嘲笑孔子孔圣人“四体不勤五谷不分”。《齐民要术》主旨“食政为首,要在安民,富而教之,用之以节”。这本书推崇实用主义,实用到什么地步呢?就是关于花草的种植培育、园林的建造等原本属于农业的事情,一个字都没有。

  这本书在历朝历代都颇受重视,中国古代一直是农耕文明,宋时刊印的官印书,有“非朝廷之人不可得”的说法,被后人称之为“惠民之政,训农裕国之根本”。

  这部书记载之详细具体,涵盖范围之广,是后世所有写农书人的榜样。在古代来说,是很实用和值得推广的。

  于是,薛朗问道:“敢问殿下,府中可有收藏农书?”

  “农书?幼阳要这个作甚?”

  平阳公主问道。薛朗道:“曾有人说过,打仗就是打后勤。后勤来说,不过就是衣食住行,住行可以简便,衣食却简便不了,简便了便食不饱腹,衣不蔽体,何况还是打仗的后勤?更为重要。我懂的耕种方法是我从种花家学来的,也想看看历朝历代的著述,取长补短。”

  “大善!”

  平阳公主赞了一句,道:“我知幼阳何以博学矣。”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