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定居唐朝_半堕落的恶魔【完结】(194)

  薛朗点点头,朝绿袍老者行礼道:“劳烦周员外郎,薛朗乃是异国归来之游子,对我朝规矩礼仪并不通,请多多指点。”

  周员外郎客气道:“不敢,薛咨议客气。薛咨议可准备妥当?如若准备好,下官这就开始告知薛咨议今日之规程?”

  薛朗面容一肃:“请指点。”

  在这位礼部来的周员外郎指点薛朗流程的过程中,如圭就安坐在一旁,静静地看着。薛朗心里烫贴,知道如圭是公主殿下特意派来给他站台的。

  流程一直说了一个多时辰,礼部员外郎不厌其烦的跟薛朗对了三遍,见薛朗没有一丝错误,方才满意走人。

  待礼部员外郎走了,如圭才道:“薛咨议今日朝食只能进食馒头或是饼子,水不能多喝,以免不便。”

  薛朗点点头。如圭又指点了薛朗许多面圣时需要注意的地方,事无巨细,俱都一一交代,直到薛朗烂熟于胸方罢休。

  最后,如圭看看时辰,道:“薛咨议,来时殿下曾让带上的衣服可带来么?”

  薛朗点头:“自是带来的。”

  如圭:“既已带来,时辰已差不多,就请薛咨议更衣罢。”

  ------------

  第157章 进城

  “巳时将近,薛咨议,可准备妥当否?”

  钱九陇在门外问道。薛朗朗声道:“已经准备好,有劳钱将军等候,薛朗这就来。”

  薛朗答应一声,转首望着如圭,躬身行礼:“多谢如圭内侍官,薛朗这就去了!”

  如圭微笑着回礼:“如圭在这里预祝薛咨议诸事顺利,前程似锦。”

  薛朗扬眉一笑,点点头,大步走出去——

  薛朗今日穿的乃是文官的大袖礼服。唐朝官员的服装,分为常服和礼服,祭祀或是有重大政事活动的时候,朝廷明文规定必须穿礼服。其余时间则可以穿常服,也就是圆领袍。

  这还是薛朗第一次穿礼服。以前圆领袍穿过,短褐穿过,就没穿过这种宽袍大袖的礼服。不止荷香上手,连如圭都在一旁帮忙,才让他把礼服穿好。也就是穿了这么一身,薛朗才明白如圭为什么只让他吃一个馒头充饥,少喝水的缘故了。

  钱九陇乃是武官,正当值,自然是不能换礼服的,依旧铠甲在身。向薛朗拱手道:“薛咨议请,李尚书已门外等候。”

  “有劳钱将军。”

  薛朗拱手道谢,昂首阔步,抬头挺胸的往外走——

  出得门来,李纲已然等在那里,看到薛朗的打扮,眼睛微眯,笑吟吟的问道:“幼阳仪表堂堂,风采更胜往昔也!”

  薛朗行礼:“晚辈见过李公,李公过奖。”

  李纲笑眯眯的点头:“甚好,甚好!”

  把薛朗打量了一边,李纲道:“圣人早在数日就已把祥瑞事迹广发天下,允许万民观看今日之盛事,幼阳如此风采,定不会让围观之百姓失望。”

  这话要怎么接?总不能自己夸自己帅吧?薛朗无语的望着李纲。

  李纲面色一肃,朗声道:“圣人敕命,巳时觐见,薛咨议,请!”

  “李公请!”

  薛朗跨上准备好的高头大马,长俭一身新衣裳在前面给他牵马,一行人浩浩荡荡向长安城城门行去——

  所有的红薯都揭开盖着的茅草,暴露于世人的目光之下。装运红薯的马车,马头上系着红布。前头有礼部官员领路,仪仗、旗帜皆竖起来,两个穿着公服,胸口系着大红花的衙役,每人手上拎着一个铜锣,一边敲锣,一边开道!

  从驿馆出来的路上,皆有兵丁站岗,在兵丁身后,挤满了人,人头攒动比之在蒲州时的场面,又更热闹许多——

  “哎哟,这位进献祥瑞的郎君好俊俏!”

  说这话的是个女声,可惜薛朗不好扭头看,不然到是可以看看这么有眼光的是不是美女,正好大家互相欣赏一下。

  “那就是亩产二十石的粮食吗?竟是红色的,果真是天降祥瑞也,大唐幸甚,圣人万岁!”

  薛朗大汗,红色那是天生的,跟祥瑞无关啊兄台。不过,这联想能力,也是人才!

  “此物不知叫什么?”

  “圣人的敕令说了,叫红薯!”

  “不知圣人何时敕令推广红薯?可会现在关中推广?”

  “关中乃是产粮区,定会推广,只是不知何时推广!须得催着村里的里正多多关注才是。”

  “对对!如此方能在圣人敕令推广时种上。不知一亩能打几石粮。”

  “听说一亩打了二十余石。”

  “哗!”——

  人群一阵轰然,面上皆是不敢相信之色,安静片刻后,声音嘈杂,议论纷纷,皆不敢相信世间还有产量如此高的粮食。那糊涂的,还在掰着手指头算产量,有那精通数算的,已经满脸欢喜,奔走相告。

  官府的威严还是十分好用的,人群虽然激动,却没人敢拦道,在官差的开路下,队伍有序的通过。围观的人群却没有散去,反而跟着队伍,一路向长安涌去——

  薛朗骑在马上,目视前方,巍峨的城墙由远及近,城门之上,长安二字,古朴庄重,薛朗望着,心情却复杂难以言说。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