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定居唐朝_半堕落的恶魔【完结】(436)

  孔娘子定定神,抬头映入眼帘的便是苏寒俊美的面瘫脸,略怔了怔,道:“无事,多谢苏兄,刚才……”

  “无事!些许小事,不值一提,无需孔兄言谢。剩下之事,交由我自己处理可好?”

  孔娘子点点头:“自然无不可!”

  苏寒朝她颔首致意,转身面对里正等众人,看也不看那个被他一脚踹飞的鲁莽男子,朗声道:“赵里正,若是苏某预料不差,令五叔此刻定然已经苏醒,汝等不回去看病人,留在此地作甚?”

  “苏郎君此话当真?”

  “苏某虽不才,然对于此事之把握不说有十分,也有七分。苏某在此地不走,赵里正尽可使人去看。”

  赵里正看着苏寒,脸色数变,最后咬咬牙,使人跑去查看,没一会儿,被派出去的人果然一脸喜色的回来:“四叔,五叔公果然醒了!还嚷嚷着饿,想吃馍!”

  赵里正脸色大变,先是一白,瞬间满脸通红,羞愧的看着苏寒。苏寒道:“病人年老体衰,病后体虚,最好莫要吃馍,吃些汤面为要。”

  里正满脸的羞愧更甚:“苏……苏医生,您看此事闹的……请苏医生受小老儿一拜!”

  ------------

  第348章 江临调职

  “后来如何?”

  薛朗问道。

  苏寒道:“后来,自然是安然无事,皆大欢喜,我本想询问孔娘子是否便是上元节那日的小娘子,谁知我还没去问呢,孔娘子便落落大方的承认了。至于孔娘子的身份会泄露,也是因为那位十七郎便是里正的小儿子,他的妻子便是给我等做饭的那位,无意间看到孔娘子的耳朵上有耳洞,才识破孔娘子的身份。”

  薛朗点点头,又问道:“那……现在你有什么打算?”

  苏寒眼睛亮晶晶地道:“我自懂事开始便想娶一个志同道合的妻子,能听得懂我所说之话,夫唱妇随,孔娘子便是那样的女子。若是有可能,我希望能娶她为妻。”

  这个理由如此清奇,薛朗已经无话可说了。作为基友,只是拍拍苏寒肩膀道:“有需要我帮忙的地方,尽管说。”

  苏寒点点头。薛朗又问道:“你画这个干嘛?”

  苏寒道:“孔娘子的父亲乃是太医署针学博士,当代针灸大家,于针灸一途,造诣颇深,颇有独到之处,今日机缘巧合当面请教之后,颇为受教,似有启发,还需想想。”

  薛朗点点头。太医署在唐朝也管着医学教育的任务,下设医科、针灸、按摩、咒禁四科,各科都有相应的博士教授,任职者皆是一时之选。

  作为朋友,不能太过插手朋友的事情,即便是善意,也会讨人厌,伤害到友情。薛朗想做的只是了解朋友的状况,在他需要的时候给予帮助和倾听,他是朋友,不是父母。今天看来烦恼的事情,来日或许会变成甜蜜的回忆,他插手反而不美了。

  上元节后上班的第一天,薛朗刚到衙门就被圣人传入宫中开朝会——

  政事堂的大老爷们都在,太子、秦王也在,还有六部的官员们。薛朗刚进去,就被殿中的大臣们来了个注目礼。

  薛朗被看得一怔,行礼道:“臣拜见圣人。”

  圣人:“卿家平身。”

  各大臣按座次坐好,圣人朝旁边的小黄门看了一眼,小黄门立即端着手里的托盘向大臣们走去,托盘里装着绢帛。薛朗手里也被发了一份,拿起自己的那份看——

  自从穿越后,薛朗一直在学习文言文,让他用文言文写作会有些困难,因为思维方式的限制,很是费劲,但是,阅读在穿越一年多后,已然进步太多,起码,这种公文的遣词用句,他已经大致能看懂。

  这份公文里写的是关于赋税的政策,今日朝会的议题便是这个。公文上说,奏议定天下户为上中下三等,以此定天下赋税。与这个赋税政策一起朝议的,还有薛朗提议的赋役黄册。

  圣人道:“定天下户一事,政事堂已然议了多次,前些时日,薛朗薛卿家给我奏疏,奏请建立赋役黄册,恰逢要定户,今日合在一起议一议,诸位卿家有何高见,尽可道来!”

  “喏!”

  众大臣低头看手中的公文,并不急着发言。薛朗默默看了两遍,一边细细思索,一边注意倾听各大臣的建议——

  唐朝的赋税政策是在均田制和租庸调制的基础上建立的,基本沿袭隋制,是按户征收。所以,为了避税,这时候的民众并不习惯分家,一户几十人口都是很常见的事情,上百人口一户的也不是没有。

  经历过隋末群雄并起、天下大乱局面的民众,已然经不起重赋税的折腾,所以,初唐一直施行的是轻傜薄赋的政策。

  薛朗知道,唐朝定天下户的政策经过历史证明是适宜的。在安史之乱以前,这个政策实行的还算不错。安史之乱以后,普通民众的田地多被豪强趁机夺取和霸占,租庸调制是以均田制为基础的,失了田地,均田制就沦为空谈,初唐的赋税政策自然也就不适用了。

  薛朗默默思索着,听着大臣们的讨论。建鱼鳞册的时机还未到,不过,赋役黄册却是可以建立了,毕竟,这是开国之初,一切都刚刚建立,破而后立,恰到时机。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