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一代战将_玗石页【完结】(735)

  “报告旅长,战斗结果统计出来了,我们牺牲369名战士,轻重伤830人,共击毙日军541人,伪军203人,抓获日伪军俘虏共计808人。目前已经组建巡逻在城内继续搜索,清缴参与日寇。”参谋长邢国振汇报道。

  “好,老邢,你吩咐下去,让战士们不要扰民,设置好岗哨,在路的两侧就地休息。”王亮点头道。

  “好的,我马上去安排。”

  当清晨第一缕阳光照射入涞源县城内的时候,当天完全放亮的时候,带着些许的不安,带着些许的恐惧,涞源县城内的市民的小心翼翼地打开了自家的家门,冒出头去,查看到底是什么情况。

  市民们的脸色并不太好,仔细观察还能看到他们眼上有着很明显的黑眼圈。

  似乎是一夜都没有休息好。

  是啊,昨晚从一点半起枪声和炮声就接连不断,他们怎么可能安然地入睡呢?

  枪炮声断断续续一直持续到了四点多,这觉肯定是睡不好了。

  也没有人敢出门查看。

  都知道子弹是不长眼睛的,更何况涞源城内在晚上九点以后是要实施宵禁的。

  只要在九点以后出门的,被日军巡逻分队碰上的,痛痛是要枪毙的。

  这更让市民选择躲在被窝里,或者躲在床底下,带着畏惧度过这一晚。

  他们在想,到底是什么人在打枪?

  莫非是头顶上顶着青天白日的国*军打回来了?重新占领了涞源城?

  很快,这个想法就被否决了。

  这怎么可能,国*军的主力早就撤出河北了,哪支部队又有能力攻下这么一座有日军重兵把守的城池呢?

  难道是八路?他们可是一直活跃在河北的,莫非是他们打的?

  市民们很快就又否决了这个猜想,不现实。

  按照八路军的装备,他们恐怕不具备这个实力。

  那么到底是谁呢?

  到底是谁和日本人交战了一个晚上呢?

  结果到底是如何呢?

  带着好奇,带着不安,带着恐惧,市民悄悄地打开家门,查探情况。

  只见大街上躺着一具又一具的“尸体”,不过仔细一看,这些“尸体”还在喘着气。

  不是尸体!是活人,他们在睡觉!

  此起披伏的胸膛告诉人们,他们活着,他们是在睡觉。

  再看看这些人的装束,灰色的不了,头顶的两颗纽扣,袖标上写着八路军三个字。

  是八路军!

  真的是八路军!

  看样子他们已经攻占下了涞源城了,什么?涞源城被解放了!

  里面的鬼子都被消灭了?

  大胆的市民开始走出家门,四处溜达着看看,看看这到底是什么情况。

  只见各个大街小巷里都躺着八路军战士,他们都在睡觉,睡得特别地安详。

  临近日本指挥部的市民惊喜地发现,指挥部那最为显眼的日本国旗被撤了下来,取而代之的是一面写着一行大字的军旗。

  “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晋察冀军区独立旅,真的是八路军。”

  “这位军爷,问一下,你们真的是八路吗?”一个市民走到站岗执勤的八路军战士的面前去问道。

  “老乡,我可不是什么军爷,叫我同志就好。我们是八路军,实在抱歉,昨晚的枪声应该吵到你们了吧?”战士礼貌地回答道。

  这也是王亮开会三令五申强调的。

  进城后对待市民和老乡们一定要和善,一定要友好,要像春天般的温暖。

  “没有,没有,你们这是把涞源县城打下来了?那日本人呢?”在得到确切的回答之后,市民显得有些激动,追问道。

  “是的,同志,涞源城已经被我们解放了。日本人已经被我们消灭掉了。”战士回答道。

  市民的情绪好像是突然之间崩溃了,眼泪哗啦哗啦地流个不停,但他的嘴上是笑着的,这是喜极而泣。

  紧接着,他便欢呼起来,大街小巷里喊着:“日本鬼子被打破了,八路军来了,八路军把日本鬼子打跑了,咱们解放了,咱们自由了!!!!”

  越来越多的市民走出家门,了解到了这一情况,纷纷加入到了欢呼庆祝的队伍。

  “八路军,真的是八路军,日本人真的被他们打跑了,可是他们怎么都睡在外面呢?”

  “你不知道了吧,八路军有他们的纪律,他们是怕影响到咱们。”

  “这有啥影响的,鬼子都帮咱们打跑了,走,让他们到咱们的家里去。”

  “对了,这些战士们肯定还没有吃饭,老乡们,咱们回家生火做饭,给自家附近的八路军战士送饭吧!”

  “好!这个提议好!”

  “他们帮我们打跑了鬼子,让咱们重新获得了自由,做一辈子的饭都没有问题。”

  一会儿,城内升起了袅袅炊烟……

  一派祥和的气氛。

  第六百一十三章悲伤的小林

  “跟司务长通知下午,老乡给了多少东西,待会按照市场同等价格的1.2倍以现金的形式还回去。涞源县城这几年大旱,又加上日本人的搜刮,根本就没有多少粮食,不能让乡亲们饿肚子。还有,打开日本人的仓库,看看有多少粮食,预留一小部分,其余的全部给乡亲们分了。”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