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帝国风云_闪烁【完结】(1011)

  只是“菲律宾”号上的七十六毫米高射炮还不是最理想的。

  关键就在弹药上。

  在中国海军中,八十毫米高射炮装备部队之后,并没有受到待见。直到一项革命性的技术出现,八十毫米高射炮才受到了高度重视。

  这就是电磁感应近炸引信。

  最初,中国海军只有一百二十毫米近炸炮弹,到了一九四四年底,在解决了引信的小型化问题之后,才获得了八十毫米近炸炮弹。

  可以说,配备了近炸炮弹的八十毫米高射炮,绝对是防空利器。

  要知道,这些在预制破片战斗部里装填了数百克烈性**的炮弹,只要在离敌机十米以内爆炸,飞散的数百、甚至上千枚弹片就能把敌机打成马蜂窝,就算不能击落敌机,也能使敌机丧失战斗力。

  结合八十毫米高射炮的高射速,就能编织出一道战机难以逾越的天网。

  只是,美军并没有七十六毫米近炸炮弹。

  当时,美军还没有解决引信小型化的问题,因此只为五英寸、也就是一百二十七毫米高射炮配备了近炸炮弹。

  不可否认,大口径高射炮配上近炸炮弹,也有非常惊人的威力。

  问题是,大口径高射炮的射速太慢了,而且在任何一艘战舰上,都不可能装备太多的大口径高射炮。

  “菲律宾”号上,总共也就只有十二门五英寸高射炮,每侧三座双联装炮塔。

  显然,这个数量太少了。

  中国海军早就总结出,要用大口径高射炮对来袭机群进行弹幕拦截,至少需要四门高射炮同时开火,而最好能够达到六门。此外,因为大口径高射炮不太灵活,因此一组高射炮不可能照顾到侧向一百八十度的整个区域。也就是说,在专业的防空战舰上,任何一侧至少都需要两组高射炮。如此一来,即便按照一组四门的最低标准,防空战舰的一侧都需要八门大口径高射炮,总共需要十六门。

  事实上,这也是中国海军防空战舰上大口径高射炮的最低数量标准。

  当时,所有防空巡洋舰上都有十六门大口径高射炮,快速战列舰上则有二十门,而大型巡洋舰则多达二十四门。

  也正是如此,中国海军的防空战舰在战斗中发挥出了极为惊人的战斗力。

  比如,在“珊瑚海大海战”中,中国海军的“南京”号巡洋舰就创造了在一次战斗中击落敌机十三架的记录。

  显然“菲律宾”号没有足够多的大口径高射炮。

  按照“菲律宾”号的大口径高射炮配制方案,只能对某侧来袭的一支机群进行拦截,根本不可能同时拦截两支机群。

  当时,同时进入是三支机群,而不是一支机群。

  这就是,从朝低空进入的鱼雷攻击机群,以及分成了两个中队,从高空进入的俯冲轰炸机群。

  虽然大口径高射炮主要用来对付高空的俯冲轰炸机,但是“菲律宾”号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同时拦截两支分散开来的俯冲轰炸机群。

  结果就是“菲律宾”号只能集中炮火对付一支俯冲轰炸机群。

  最终,从“菲律宾”号侧后方进入的那支俯冲轰炸机群几乎在没有受到干扰的情况下就突破了防空战舰的拦截,直接扑向“勇猛”号。

  “勇猛”号上,也有大口径高射炮,而且也是十二门,同样是两舷配制。

  问题是,对“勇猛”号来说,这是最后的防线了。如果没能拦截敌机机群,那么敌机逼近之后,总会有几架能够在被击落之前投下炸弹,也就有可能击中“勇猛”号,让其遭到重创。

  实际情况还要严重得多。

  要知道“勇猛”号面对的是世界上经验最丰富的舰载航空兵飞行员。

  虽然“李牧”号算得上是一艘崭新的舰队航母,其搭载的第十五舰载航空兵联队也是在不久前成立的,但是联队里的飞行员中,有三分之二是服役两年以上的老鸟,服役不到一年的新手还不到十分之一。

  也就是说,这些飞行员大多是从其他航空兵联队抽调过来的。

  突破“菲律宾”号的拦截之后,十架俯冲轰炸机迅速分散成了三个攻击编队,其中中队长与其僚机率先加速冲刺,而其主要任务就是吸引航母的防空火力,为后面的两个攻击编队开路。

  显然,美军的高射炮手就没有这么丰富的经验了。

  大多数美军炮手只知道,应该向离得最近的敌机开火,因为这些敌机将最先向航母投下炸弹。

  结果就是,两架俯冲轰炸机就吸引了“勇猛”号上的绝大部分防空火力。

  只是,这两架俯冲轰炸机并没有俯冲,也没有沿直线飞行,甚至没有率先开始攻击美军航母。

  原因很简单,它们的任务就是去吸引防空炮火。

  按照中国海军航空兵的作战守则,在必要的时候,这两架轰炸机还可以丢掉炸弹,以增强战机的敏捷性,避免被击落。

  如果没有丢掉炸弹,它们将在最后发起攻击。

  也就在这个时候,两支四机编队几乎同时从“勇猛”号的左前方与左后方进入,随后八架俯冲轰炸机依次进入了俯冲投弹阶段。

  等到“勇猛”号上的高射炮手猛然反应过来的时候,做什么都来不及了。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