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帝国风云_闪烁【完结】(1040)

  在对日战略轰炸中,燃烧弹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比如,在日本投降之前,东京总共遭到了十七次轰炸,其中十二次轰炸遭受的损失并不大,主要是中国轰炸机投下是高爆弹。在另外五次轰炸中,东京市区近百分之八十的城区被彻底摧毁,而这五次轰炸使用的都是燃烧弹。也正是在这五次轰炸中,东京有大约七十万市民丧生,还有近三百万人流离失所。事实上,也正是这五次毁灭性的轰炸,迫使日本当局签署了投降书。要知道,如果轰炸持续下去,那么遭殃的肯定不仅仅是东京,而是日本的所有城市。以当时的情况,如果日本依然坚持不肯投降,那么中国空军完全有能力在接下来的一年之内,让日本退回到石器时代。

  用燃烧弹对付美国的城市,效果不会差到哪里去。

  拿当时在人口上已经位居美国第三、西海岸地区第一的洛杉矶来说,其居民房屋几乎都是木结构的小洋楼,只有市中心的商业区有混凝土结构的高楼大厦,因此用燃烧弹攻击居民区同样能够造成巨大伤亡与严重破坏。

  顾祝同在这个时候使用战略航空兵,就是要通过轰炸城镇,彻底打掉美军的抵抗意志。

  为此,顾祝同甚至请示了冯承乾,把登陆美国本土的时间推迟到了一月底。

  当时,已经是一月初了,而登陆作战行动依然没有准备就绪,所以推迟到一月底,也是必然的事情。

  在冯承乾表示不能再拖延之后,顾祝同抓住了最后的机会。

  从一月六日开始,对美国西海岸地区的战略轰炸才算正式启动。

  当天,部署在夏威夷群岛的近千架“超级空中霸王”分成了两个批次,集中轰炸了人口最多的洛杉矶。

  这些轰炸机,总共投下了近七千吨炸弹,其中五千多吨是燃烧弹。

  轰炸结束之后,洛杉矶的大火足足烧了两天三夜,直到一月十日清晨才熄灭。

  根据美国当局的统计数据,在这场轰炸中,至少有七万平民丧生,还有将近五十万人失去了家园。

  这不是结束,而是开始。

  洛杉矶的大火熄灭之前,也就是一月九日,旧金山遭受了同等规模的轰炸,六千多吨燃烧弹把旧金山、奥克兰与伯克利的主城区烧掉了一大半,导致近十万平民死亡,数十万人无家可归。

  在这次轰炸中,顾祝同还让十多架轰炸机投下了大量传单。

  顾祝同必须让美军知道,只要战争还在进行,中国空军将以两天摧毁一座大型城市的速度,把美国西海岸地区变成荒野。

  第四百五十二章 直取要害

  显然,顾祝同在夸海口。

  即便不考虑部署在夏威夷群岛的重型轰炸机能否每两天出动一次,顾祝同也没有能力把美国西海岸地区变成荒野。原因很简单,在进行了两次高强度轰炸之后,储备在夏威夷群岛的燃烧弹就见底了。

  显然,顾祝同在打心理战。

  要知道,为了保证让陆战队在月底登上美国本土,顾祝同根本不可能拿宝贵的运力去运送燃烧弹。

  所幸的是,顾祝同的心理战打成了。

  在连续摧毁了美国西海岸地区两座最大的城市之后,轰炸行动并没结束,只是使用的不再是燃烧弹,而是高爆弹。

  正是如此,接下来的轰炸目标不再是大型城市,而是军事基地,或者是靠近军事基地的中小城市。

  当然,在美国西海岸地区,当时也没有第三座大城市了。

  当时,北面的西雅图还只是一座人口不到五十万的中型城市,而位于美墨边境线附近的圣迭戈只有不到三十万人,而后来发展成为大城市的圣克拉门托等大城市,在当时的常住人口都不到五十万。

  可以说,当时的西海岸地区还很荒凉。

  这样一来,中国的轰炸机不再使用燃烧弹,也没有引起美军的猜疑,毕竟对付军事目标得用高爆弹。

  轰炸军事目标,自然不再需要出动大机群。

  从一月十日开始。轰炸机群就分散行动。而且保持着平均每天出动一次的频率,而重点轰炸目标就是美军机场。

  当然,这也增大了舰载航空兵的作战负担。

  这个时候,“青岛”号旗舰的作用显现了出来。

  如果采用以往的指挥方式,即由某支舰队来安排作战行动,那是无论如何也不可能把所有任务都安排妥当,必然会忙中出错。有了“青岛”号,以及以此为中心的全新的指挥体系就不存在问题了。

  当时,所有作战行动都由“青岛”号上的战区舰队司令部统一安排,再把任务分派到各支战斗舰队。而战斗舰队只需要执行命令,不需要承担其他压力,也就保证了在执行任务时的作战效率。

  关于这套指挥系统发挥的作用有多大,战后的评价最为直接。

  得简单一点。如果没有这套作战指挥系统,那么中国海军在一九四七年初攻打美国本土的时候,肯定会遇到大麻烦。

  这就是,舰队的战斗力难以完全发挥出来。

  正是在这套以“青岛”号为核心的作战指挥系统的支持下,中国舰队才在战斗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战后,很多人都认为,正是因为舰载航空兵全力发挥,少损失了数百架重型轰炸机。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