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重生之雍正王朝_四贝勒【完结】(177)

  康熙的脸沉了下来,道:“既然索额图不答,那么朕替他来答。单单朕的中军,每日不过一顿,也需耗粮八百石,草料更要两千担左右。所征驮运之畜,十数万不止。葛尔丹真要屯兵八万,只怕每日价单单转运粮草的马驼便要浩浩荡荡十余里。乌颜巴兰当地,无非只是几个部族时常放牧聚居之所,单此一地的供给,断然养不了这许多人马。若是从外输运,东西两路却已被费扬古、孙思克、萨布素等将卡住。朕敢断言,葛尔丹就是一颗粮也运不进来!”此时,康熙左手轻轻叩了叩面前的一本折子,又道:“朕这里有今日收到的孙思克折子,葛尔丹为了阻断他行进之路,便将多处草地焚毁,致使西路军前行艰难,只怕西路军还要十余日才能与东路会合。葛尔丹难不成会烧自己的粮道不成?”康熙神色自若,众臣却是心中又是一震,西路又延迟了,中路突前只怕已成必然。

  康熙言罢,目光在几位王公大臣身上稍作停留,注意到多数人还是面露犹豫之色,康熙的声音又冷了几分,道:“朕意已决,中路军五日之内,必须行至克鲁伦河。朕要亲剿葛尔丹!”

  索额图虽然早料到康熙的心思,却不想就此作罢,稍一犹豫,还是再度泣然叩首道:“皇上,您乃天下共主,万民福祉系于一身。若是,若是葛尔丹真有援兵,哪怕不是六万,哪怕只是一万两万,主上但有分毫损伤,奴才们就是万死莫赎啊,皇上!”

  康熙一阵厌恶,顿时无名火起,厉声道:“尔等究竟是担忧朕的安危还是尔等自己的安危?”

  见康熙龙颜大怒,众人纷纷伏地请罪,道:“臣(奴才)等有罪。”索额图、佟国维等主退之人更是冷汗频流。索额图的心事被康熙一语道破,身子不由得伏低了几分。

  康熙此时也动了意气,慨然道:“此次进兵,朕曲尽筹划,我军既至此地,葛尔丹可擒可灭,何能懦怯退缩?别的且不说,费扬古兵与朕军约期夹击,今朕军失约即还,则东西二路之兵再不可问。还至京城,朕何以昭告天地宗庙社稷?况尔等俱是自愿告请从军效力之人,此时若不奋勇往前,逡巡退后,朕必诛之!”最后一字音落,康熙如闪电般抽出身侧佩剑,手起剑落,将案几一角斩落!

  第一百四十六章 二征葛尔丹 (十三)

  更新时间2008-10-26 19:59:33 字数:2278

  这石破惊天的一剑,让众臣惴惴之余,也使康熙的耳边少了退兵的聒噪之音。随即,康熙遣侍卫萨尔哈察口谕费扬古曰:“葛尔丹与中路军相近,中路军必将战而胜之。然此贼最为狡诈,溃退时,未必退回土喇。朕深切忧虑之下,特遣人谕尔,尔等应妥当筹度战局,万不可致使噶尔丹逃脱。须细访彼处地方,凡贼可以脱逃之路,加意堵截,勿以其顺(克鲁伦)河而下,遂轻视之,为此特谕。”

  抚远大将军费扬古在跪听口谕之后,又细细问了所谓六万罗刹兵驰援葛尔丹之事,半晌沉思不语,良久,才拱手对前来传谕的侍卫萨哈尔察道:“烦请老兄禀报皇上:皇上对奴才及军中三万将士厚恩,费扬古便是来生结草衔环也无以为报。奴才此番若是纵了葛尔丹去,不用皇上行军法,奴才自个儿也得羞臊死。”

  萨哈尔察虽是传旨天使,自己却不过是二等侍卫,四品而已,怎敢在费扬古面前托大。费扬古是董鄂妃的幼弟,算起来还是当今圣上的舅舅,袭一等伯爵,更是康熙最看重的将才,而况费扬古还任着内大臣,也算是侍卫们的头儿。于是一边侧身让过费扬古的礼,一边笑道:“大帅这话忒重了。葛尔丹不过一小贼而已,岂能当得大帅的虎威?标下在皇上身边当差,皇上对标下等常常说起大帅,要标下等多学学大帅,于公则利社稷,于私则善其身。”

  费扬古素来是个持重之人,其之所以战功累累,便在于从不轻视任何一个对手。此刻听萨哈尔察言语中鄙夷葛尔丹为小蟊贼,心中虽然并不以为然,只是顾及萨哈尔察传旨钦差的身份,这才轻轻一笑而过。听到后来,却不免暗自动容。前面听那侍卫言语粗鄙,末了几句却用辞甚文,想来确是转述康熙对自己的评价,念及此节,神情不免肃然,道:“得皇上褒奖如此,费扬古夫复何求。便以五日为限,西路军便是爬,也定要爬到土喇!”

  而此时御营之中,在与福全等人会商之下,康熙估计葛尔丹与中路军交手溃退之后可能渡克鲁伦河,奔色棱格斯克,投靠俄国;或者绕乌颜巴兰之后逃遁,若果真如此,西路军便将与葛尔丹部堪堪地擦肩而过。于是康熙在亥时再次召集众王大臣会议,并派出身边的侍卫,火速往西路通知孙思克、张诚二将,令其分兵由后路压向敌人,封锁葛尔丹一切逃遁之道。

  五月初四晚,费扬古在第五日到达土喇,而孙思克也在此时赶上了费扬古。两将合兵一处,研读了康熙的旨意之后,便迅速从己方军中精心挑选了一万五千人,加之孙思克军中的两千精兵,不顾疲累,只修整了一天便一齐直奔昭莫多设伏,旨在切断葛尔丹后路,余下兵士半数留在翁金守粮,半数由尾后跟进;而康熙之中军也于四日之后抵达克鲁伦河畔扎下营来,按照探马之报,此时距离葛尔丹大营,不过数十里而已。

  当日入夜时分,康熙安坐在榻上,眼帘稍垂,也不知在想些什么。大阿哥、三阿哥、四阿哥在一旁立着规矩,见康熙不作声,便也不敢打扰,只各自想着心事。胤禔偷眼观察着康熙的脸色,一面在寻思什么时候开口求战最好。胤祉头一回军前效命,多少有些紧张,却又生怕被身边的两位兄弟笑话,便暗自默诵着苏轼的卜算子,努力想让心情平复下来。倒是胤禛另有心事。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