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重生之雍正王朝_四贝勒【完结】(209)

  胤禛倒吸了一口凉气,口气变得极为慎重,道:“淮应道,你可知擅截漕粮是什么罪过?”

  施世纶颜色不改,只是从袖笼之中掏出一个小布包,起身送到胤禛面前,道:“职道请四阿哥看看这个。”

  胤禛接过,展开一看,布包之内有些米糠,甚至还有一些草根、树皮之类,胤禛心头一沉,问道:“这是?”施世纶语气分外沉重,道:“这是职道辖内数县百姓日日所食之物。”

  “什么?”胤禛陡然立起身来,八阿哥、十三阿哥、十四阿哥也是满脸异色。如今的康熙盛世,朝野早就认知,普天之下,居然还有子民食用这些在皇子们看来连猪都不吃的东西?

  施世纶一撩袍褂,跪倒,声音之中已带了些哽咽,道:“诸位阿哥,诸位大人,府道仓中已是无粮可放,若是不截下漕粮舍粥,怕是就要饿死人了。”桑额也叹了口气,道:“本来快马赶去迎驾,却被中途拦了下来,生生被这事弄得脑仁子疼。诸位,不怕笑,桑额昨儿看了那些灾民,再瞅了这布包,眼泪都落了下来,别看咱是侍卫里放出来的,流血流汗从来不怵,可看了这些,眼窝子却浅了。”

  胤禛这才知道为什么桑额放过了施世纶,敢情这位老侍卫也是动了恻隐之心。他沉吟了片刻,才道:“淮应道,具体情形如何?”

  施世纶垂头答道:“因七府县被淹,致使地方米价高昂,及至平日数百倍,百姓除豪富之族外,皆生计困难,道府县施粥月余,已无余粮,不得不截流漕粮已解困境。”

  “可曾报于江苏巡抚宋荦、两江总督张鹏翮?”胤禛复又问道。

  “职道已报了上去,只是抚台、制台赶着迎驾,早早都去了苏州。”施世纶犹豫了一下,回道。

  胤禛颔首道:“这就是了。虽说你临机而断也算妥当,却并不合规矩,这么大的事理应请旨才是。”

  回头看了一眼胤禩,停顿了一刻,胤禛又对着胤祥、胤祯道:“十三弟、十四弟,约摸要辛苦你们一次,去皇阿玛那里求下旨意来。”顺手把施世纶带来的布包也塞给了胤祥,道:“把这个也带上。记得呈给皇阿玛御览。”

  第一百七十四章 南巡(五)

  更新时间2009-5-10 16:37:29 字数:2230

  胤祥、胤祯带了四名扈从,打马往高邮而去,康熙御舟再有一日即将驻跸高邮州,算来淮阴与高邮不过两百余里,一日疾行必然赶得及。两人便稍稍放慢了些,胤祯叹了口气,道:“十三哥可瞧见刚才出城时的情形了?”胤祥一脸凝色,道:“城中饥民越来越多,米铺却都下了板,不知那些商贾是想囤积居奇还是已然无米可卖,总之局势不善。施世纶这人倒算有些胆识。”胤祯点了点头,道:“十三哥说的是。比起那个董安国来,施世纶果然没有跌了施琅的份儿。”顿了一下,终还是忍不住,又道:“八哥看着心也忒急了些,怎么说也该以四哥马首是瞻。”胤祥却不想过多接这个茬儿,只淡淡道:“四哥把八哥留在身边,八哥该晓得怎么做。倒是咱俩要把事办得漂漂亮亮的,既然四哥这么信咱们,怎么也不能枉了皇阿玛和四哥的嘱托。”胤祯这时才露出几分笑模样,哥俩同时在马屁股上加了一鞭,急急向前驰去。

  第二天,在城中微服巡查了一番之后,胤禛特意请来了施世纶。淮应府内堂之中,他示意施世纶坐在近旁,施世纶犹豫了一下,才挨着胤禛的左首坐了。胤禛苦笑道:“文贤,怎么说我们认识也有些时日了,你又何必疏远如此?”施世纶依旧板着脸道:“雍贝勒此次领着圣命,职道倒不必再避讳。只是,上回雍贝勒想起职道这个故人可不是什么轻省的事儿,世纶敢不离着贝勒爷远些?”语末的部分施世纶用了名字以自称,显得亲近的多。这句话也把胤禛说的乐了,把李卫的案子交给施世纶,就是看准了他不惧权贵的风骨,但确实让施世纶头痛了一番。看来,施世纶经过这些年官场的历练,人情练达倒比之前强了不少。

  胤禛一笑,道:“李家的案子不也为文贤赚了个‘青天’的名头?算起来,文贤还是不亏。再者,文贤这回的麻烦可不是我给带来的罢?”施世纶也笑了,道:“四爷要世纶留下,不是来和世纶检讨盈亏的罢?”胤禛收了笑颜,正色道:“文贤说得轻松。你未请旨而擅自截留漕粮,虽说事急从权,可处分却是免不了的,你就不怕?”施世纶沉吟了片刻,道:“皇上仁德,世纶琢磨着皇上必拨漕粮救灾民于水火,而世纶也已备下了请罪的折子。”胤禛打断他道:“这是题中之义,没有规矩,焉成方圆?若是州府道官以后皆仿效你而为,岂不乱了套?督抚这边,皇上怕也是要维护的。”“是,世纶领会得。但只要城内能无一饿殍,世纶自己前程如何倒没放在心上。”

  “哦,置个人荣辱与不顾,不愧是正臣所为。可你截了十万漕粮,准备全部用来施粥吗?”胤禛虽然语气温和,言辞却突然转厉。

  施世纶楞了一下,半晌才喃喃道:“漕粮若不用来施粥,截来何用?”胤禛叹了口气,道:“对于漕粮之用,文贤还是有些书生气啊。你适才报陈,米价高昂,致使百姓生计困难,你可曾想过,除了水患之外,米价高涨至平时十数倍还有什么旁的缘由?”施世纶若有所思,道:“城中经营米铺之辈,多是些奸商。趁着水患粮食稀缺之际大肆涨价,世纶曾与淮应府一道贴出安民告示,要粮商以平日粮价发卖,却收效甚微。甚至有些粮商关了米铺,谎称已无粮可卖。见饥民日众,世纶这才广设粥棚。”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