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重生之雍正王朝_四贝勒【完结】(293)

  胤禛早已等在了宗人府二堂内,知兆佳氏来了,便让人引了兆佳氏入内。见了胤禛,兆佳氏趋前,蹲身低低一福,轻声道:“给四伯见安。”胤禛点了点头,手一虚扶,道:“弟妹安。”稍一犹豫,又道:“别怪四哥罗嗦,还是得预先嘱咐你几句。这几日十三弟腿脚不便,心绪也不佳,脾气燥了些…。”兆佳氏听得眼眶一紧,强自一笑,道:“四伯的话,我都记下了。烦请四伯让我借此处灶上一用,为我家爷下一碗寿面。”胤禛暗自叹了口气,让秦顺指引着兆佳氏去了后衙内的小厨房。那里早已收拾妥当,灶上起了火,闲杂人等也都打发了出去。兆佳氏让随身伺候的丫头将带来的紫泥小砂锅搁在一旁的小炉上,不一会的功夫,厨内便漾出了缕缕香气。这是兆佳氏炖了一宿的云腿鸡汤,胤祥往日就最爱这一口。

  胤禛一人与堂上侯着,随手拿起一只扁长匣子,这是他特意为胤祥备下的。自打胤祥患了腿疾,他便四处托人与关外寻来上好的虎骨炼了虎骨膏,此物最是对症,眼下正好得用。正摩挲着匣面,一位相熟的空房司官匆匆入内打了个千,道:“四爷,您快去瞧瞧吧,十三爷正跟这儿置气,谁劝都不听。下官们无奈,只得劳动四爷您了。”胤禛一愣,将匣子重又放回怀内,跟着司官匆匆来到关押胤祥的屋外。才到门口,就听一声瓷器碎裂之音,继而便听胤祥吼道:“混蛋奴才,爷就算是被圈了,也是皇阿哥,你拿这猪狗不食的东西来搪塞爷么?”

  第二百五十章 议储 (三)

  更新时间2010-10-24 18:59:49 字数:2238

  胤禛蹙紧了眉头,将门推开入内,清咳了一声,声中带了些责怪:“十三弟!”胤祥闻声一怔,侧转了头去,见是胤禛,先是有些讪讪,收了声儿不再言语,继而眼眶泛红,后又垂下头去。胤禛挥手让一旁的司官和送饭食来的差役退了,这才走到胤祥身边,缓声道:“祥弟,什么事只管同四哥说,至于和这些子办差的撒火?”胤祥看着面前的一盘子饽饽,半晌,才闷闷地说了一句:“四哥,我知道犯不着和他们置气,可你看看,后晌饭就只送了这个,再不济我也是当朝阿哥呵,轮到这些奴才如此糟践么?”话音越说越低:“若是往常,我才不和他们计较这些,可今儿,今儿是我的生辰……。”

  胤禛在一侧挨着胤祥坐了,不紧不慢道:“若是旁的,我断不会让祥弟你受了半点委屈去,独独这一桩,十三弟怪错人了,是我吩咐他们今儿就送些饽饽来的。”“四哥你?”胤祥愣了,满面的不解地看著胤禛。胤禛淡淡一笑,道:“不过是让你垫巴点,免得来了正席面,你没肚子受用。”胤祥正纳罕间,便听得门外有女子哽咽唤了一声:“爷…”抬眼望去,正与兆佳氏四目相接,霎间整个人都僵住了。

  兆佳氏眼睛一瞬不瞬地看着胤祥,她几乎不敢置信,面前的胤祥面色黯淡,颊上深深凹陷了下去,人也瘦得有些脱形,额上虽然像是新近剃过泛着青,可发辫却有些凌乱。这还是往时那个倜傥洒脱的十三爷么?兆佳氏端着面的双手不由颤抖了起来,满溢着的汤水堪堪就要撒落,还好一旁的胤禛见了,径直接了过去,将碗置于胤祥面前,又从怀内将装了虎骨膏的匣子掏出,放了一旁,笑道:“我给十三弟贺寿了,只不过这个哏结儿上,我也不能不识趣,省得祥弟后脚便怨了我去,你与弟妹好生说些体己罢。”在胤祥肩上拍了拍,便起身离去。

  面前的云腿鸡汤面热气氲氲,雾气之中,胤祥却将双手拢了遮住了脸孔,良久,似有一滴什么从指缝之间滑落,跌入碗内。兆佳氏再也按捺不住,如小鹿一般撞入了胤祥怀里,双手在胤祥额上摩挲,饮泣着唤了一声“爷”,泪珠更是一串串挂下,直至过了许久,胤祥才撤开了手,托起了兆佳氏的下颔,这时神色已平静如常,微微一笑道:“你若再给这汤里加料,爷这碗寿面怕就咸得吃不得了。”兆佳氏这才醒了神,再一看,汤已然冷了,面早涨得不成样子,当下泪又要涌出:“这可怎么好,汤头是昨儿炖了一宿才得的…。”胤祥像是回复了些往日的样子,一甩发辫,带了一分调侃道:“不碍,爷这在意的不是面,是你这份心思。左右一会儿面吃不得,换了吃你也成。”兆佳氏本是梨花带雨,被胤祥这么一说,收了泪,面上也羞出了两朵红云,轻轻推了推胤祥,嗔怪了一句:“就只欺负妾,再难吃,爷也得尝尝妾的心意。”嘴上说着,手上用箸为胤祥夹了几根面送入口中……

  乾清宫东暖阁外。

  马齐看了一眼李德全,蹙了眉问道:“主子何时叫进?”李德全只赔了笑,躬着身子道:“中堂且安心等着,牌子已经递进去了,等主子见了李大人,便当翻中堂的牌子了。”侧身又为马齐置了一盏茶。马齐看了看一旁的西洋座钟,李光地入内已有一时两刻了,怎么至今还未见出?他一个致仕之人,究竟是何等政事,值得康熙如此垂顾?

  马齐在外心急火燎,李光地在东暖之内也是坐立不安,康熙适才每一句话都似有深意,可他偏就一句茬儿都不能接。这些事哪是他一个汉臣能质喙的?宦海沉浮几十年,圣眷不断,他如今又以大学士之尊荣养,若是还有一桩事是挂心的,那便是终考命这三个字。若是卷进了这立储的风波里,哪里还能全身而退?康熙的意思,李光地侍在君侧久矣,自然是心知肚明,可二阿哥胤礽非人君之选,这一回的帐殿夜警,更是在康熙心间扎了一根刺,假以时日,难保没有二废之举。更不需说,目下朝野之内,八阿哥名声远播,倘这议储的旨意一下,怕就是众望所归。可康熙这位主子又岂能容得出如此一个人皆言贤的皇太子?太子身在储位便如此得人望,将至九五至尊的皇帝于何地?然而,若二阿哥及八阿哥皆不成事,那么后继之君又是哪个?这一注下得不好,便是对子孙遗祸匪浅。李光地思来想去,他宁可不要这拥立之功,也断断不能置李氏一族于危局之内。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