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重生之雍正王朝_四贝勒【完结】(77)

  这些话已经说的够透彻了,高士奇不打算上太子和索额图这条船。高士奇是个绝顶聪明之人,他必是从一开始就知道,以康熙这样的圣君,索额图玩的那点招数,康熙一定洞若观火,但是他又不想得罪太子他们,说到底,太子是储君,是未来的皇上。以后太子若是登了基,秋后算起帐,高士奇也吃罪不起,所以他就打算来个脚底抹油,溜之大吉。

  佟国维听到高士奇对他的评价,心中不由一喜。“公忠能”三个字,正是他孜孜以求的,即便论起亲贵来,索额图和明珠两人谁也比不过他。尽管他也知道,高士奇不过是因为有事相求,故而说些好听之词,但是得到高士奇这一评语,也是颇为难得了。而且,高士奇的这一想法让他有了主意,借此想出了帮助四阿哥解困的招数。

  佟国维略一沉吟,道:“既然高相如此坦言相告,佟某怎敢不赤诚以待。佟某理解高相现在的难处。若是佟某转告皇上高相所虑之事,未必是解决之道。索额图一旦牵涉其中,势必涉及太子,若是有任何变故,便与高相所求南辕北辙。抽身以退,倒也不失良策。佟某有个主意,也许能帮得了高相。不知高相愿意尝试否?”

  高士奇闻言脸上露出喜色,忙问道:“佟公有何建议?”

  佟国维道:“自污。”

  “自污?”高士奇愣了一下,旋即大笑道:“好主意。士奇原闻其详。”

  第六十四章 何去何从 (五)

  更新时间2006-12-15 23:55:00 字数:2365

  佟国维望着高士奇,问道:“高相一定熟悉许三礼其人?”

  高士奇在上书房办差多时,朝中官员的名字几乎没有他不知道的,更何况此人与他甚是熟稔,马上反问道:“佟公所说的是副左都御史许大人?士奇当然知道,他可是当代理学大家,而且算是朝中的清流领袖,与郭琇私交甚好。佟公,您是打算让他出马参高某一本吗?”

  佟国维道:“高相不愧洞鉴卓著,与佟某之意十中八九。佟某知道高相与他也是有往来。那位副都御史大人从来就是眼睛里面容不下沙子,只要是什么达官权贵,逮着机会就参,和郭琇两人就是督察院的哼哈二将,但是,佟某的意思,不是让他参你,而是让他放出消息,由着郭琇来参。”

  高士奇不置可否地笑笑,道:“佟公,这朝中的事情当真是什么都瞒不过您啊。”高士奇与许三礼在朝臣之中都是文采出众,两人经常互相有诗作相和,只是怕有朋党嫌疑,所以两人平常在公众场合也就是点头致意而已,平常人并不知道他们之间的交情。所以,此刻,当佟国维说了出来,高士奇相当的震惊。

  佟国维道:“而且,还不能光参您一位,还得参王鸿绪,陈元龙,何楷,王项龄诸人。”

  这一句话,就是惊醒梦中人了。这几位,都是清流,正牌子翰林出身,算是汉臣之中的翘楚,是平时最喜与高士奇一起饮酒做诗的一群。但是又各有来头。有些人,明里暗中和太子有些往来,有些人却刚好相反,和索额图一党不对付。这一参就叫把一池水搅浑。高士奇心中暗想:这位国丈还真是看得透康熙的帝王心术。

  以前,,索额图和明珠之两派间的的互相构陷愈演愈烈,这在康熙看来势必危及朝政,所以康熙急于解决的是党争问题。这才有了明珠罢官,索额图远派。这也是为什么当初高士奇和明珠稍微走得近了一点,就被康熙骂得狗血淋头的原因,高士奇素来在汉臣之中有些威望,如果真的被明珠拉了过去,就会打破一种微妙的均势,而且康熙还是想要护着太子些的。

  现如今,情况又有所不同了,如果郭琇参了这些人,康熙大半会认为这是汉臣之间的互相倾轧。康熙一直说,汉臣就是这个习性不好。结果,一定是各打五十大板。在上书房大臣已经开始被大洗牌的格局下,高士奇即便不像熊赐履,张英似的被撵回家,至少也得降级靠边。这样一来,索额图这边就得避嫌,从而就不会再对高士奇穷追不舍了。

  而且,以康熙的个性,不会真的对高士奇下狠手。康熙念旧,上书房的旧臣,多少还是给点面子的。哪怕像明珠那样,被参了十几条大罪的,搁在任何一个朝代,都是灭门的结果,到了康熙手里,也不过就是夺职回家读书。明珠的几个儿子,一点也没有受影响,揆叙还升了侍郎。所以,高士奇并不担心,当下向佟国维拱了拱手道:“多些佟公指点迷津,改日士奇若能如愿,再来相谢,就此告辞了。”

  佟国维一面送着高士奇,一面心中也抒了口气。四阿哥的事情也可以因为这份郭琇的参奏而必然不会被康熙追究。这个关节就在陪同高士奇被参的其他几个人身上。这几位平时和高士奇走的比较近,但是同时,如王项龄,何楷几人都是当着皇上侍讲学士的差,也都是简在帝心之人,康熙曾经向自己几次提到这些清流都是赞不绝口。如果郭琇参了他们,即便康熙明里不说什么,暗中也会觉得郭琇所参有问题。这时再看他对四阿哥的参章,也就会存着一份疑问了。更而况,自己手中还有一张王牌。

  郭琇有一个手下,叫做张星法的,参了山东巡抚钱珏贪恶秽迹。可是佟国维知道,这份参奏不实。起因是:郭琇曾放过一任主考,取过一批举子,其中有几人资质确实不错,凡取中之人都以郭琇为房师,郭琇也是爱才心切,便去信嘱咐钱珏荐举他的这几名学生为知县或者教谕,却被钱珏拒绝了,因此便与钱珏交恶,命令手下的御史特别注意山东的事情,凡是有所风闻,就一定要参钱珏。刚好前一阵,钱珏遇到一件牵涉到手下一个知府的案子,这名知府便欲以一千两银票行贿钱珏,不知道张星法是从哪里得到的消息,由此就参了钱珏一本,上面郭琇也联了名。可是,张星法和郭琇不知道的是,钱珏早已将这份书信连同备案的折子一同呈给了上书房,正是佟国维接的折子。现在这两份折子都在佟国维的手中。他知道,只要自己一呈给康熙,郭琇必定因此得罪,这样一来,,郭琇所参的两件事情都有问题,那么他参四阿哥之事,还会有多少份量呢?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