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福明_坐忘峰【完结】(172)

  方从哲此时已经是首辅,他站出来的分量自然不同他人,紧接着亓诗教、官应震等人也都纷纷站出来赞同他们老师的一件。

  万历帝笑道:“方爱卿此言,的确是老成谋国之言!既然如此,那么户部是否也早该做些准备了!”

  户部尚书李汝华站出来,说道:“启禀陛下,明年赈灾所需银两多少?”

  万历帝说道:“此事你做户部尚书的人不知道,还要问我吗?我问你,若是山东直隶两省,若是百日不雨,将有多少灾民,你又有何方略?”

  李汝华说道:“若是明年果然大旱,那么赈灾就是两年的事情,今年粮食减产,明年夏收秋收之前,百姓仍然饥馁,仍然需要朝廷赈济,而直隶山东都是人口过千万的大省,灾民数量当在百万之上,若要赈济百万灾民,需银两三百万之多……难,难,如今户部一年收入也不过三五百万,边军饷银、百官俸禄都要从中抽取,实在是无法!”

  “哼!”万历帝冷哼道:“联合矿业属于国家控股的企业,原本每年当有五百万两白银解入国库,现在呢,你们户部安排官员之后,一年当中,解入国库和内帑的银两,居然锐减了七成,那些都被你们中饱私囊了吧?”

  李汝华惨然一笑,被皇帝这样指着鼻子骂,自己可是没脸继续呆在户部位子上了,他说道:“若是陛下觉得微臣无法胜任户部重责,就请陛下恩准微臣乞骸骨!”

  财政是庶政之母,户部在六部当中那是除了吏部之外的第一大部,东林党自然不能因为李汝华的面子,就放弃这个位置。

  赵南星说道:“联合矿业利润减少,却不只是因为联合矿业自己的原因,如今联合矿业的高炉和平炉都在正常运行,只是北海的钢铁产品涌入,才让我等钢铁销路出现了问题!李大人已经竭尽全力,此事与户部并无关联。”

  若说遵化的平炉高炉那是试验品,在北海的设备就是真正的成熟设计,产量和质量都要比遵化钢铁强得多,即使有运费方面的优势,遵化仍然无法与北海抗衡。

  万历帝冷笑道:“北海不过是刚刚经营不到一年,你们却已经早早就有了三年的经营,而且人家还要漂洋过海,你们居然还比不过别人,还要强词夺理?”

  赵南星仍然冷静,说道:“若是陛下想要联合矿业公司恢复原来的样子,倒也可以,只是联合矿业公司移交给我们的时候,只是将联合采矿钢铁公司移交给了户部,而联合水泥、联合玻璃、联合车马行等等产业都还在福王爷帐下,若是陛下能将这些产业收归朝廷,那么朝廷如今的财政困难,自然能解!”

  朱由崧不由得高声叫道:“皇爷爷,我有话说!”

  万历帝笑道:“有什么话,你尽管说,皇爷爷给你撑腰!”

  朱由崧说道:“那联合矿业当中,也就是联合采矿钢铁公司是朝廷控股的公司,而另外几个产业都是以父王的红利为本钱,建立起来的公司,虽说是有联合矿业的名头,实际上却是福王府的产业,此事都有会计师和审计师的账目可查,绝无一点虚假!”

  赵南星说道:“王爷身为天潢贵胄,国家有难,理应出力!”

  朱由崧笑道:“赵大人这话说的就不对了,难道朝廷财政困难,就能将别人家的财产收归朝廷?我父王是天潢贵胄,而你们可是圣贤弟子,孙如游孙大人、李汝华李大人,你们家里可都是有家财数百万两,若是拿出来同样能够解救朝廷此时之危机,你们为何不做?偏要拿我们福王府的产业?若是如此,那么日后朝廷一有危机,就可以让那些有钱的大臣们拿出钱来,给朝廷解救危机,赵大人,是不是?”

  第三十九章 新局面(下)

  对于这件事情,赵南星就算是有天大的胆子也不敢应是,虽说封建时代个人财产的神圣还没有确立,但是有官身的人的个人财产却已经能够保证,这已经不是洪武时期,朱元璋想要搞掉沈万三就能搞掉沈万三的时代了。

  有财产的人往往有着与财产相匹配的政治势力,让人无法轻动。若是赵南星敢于破掉这个规矩,那么无论东林党还是齐楚浙秦宣等党都会将他打入地狱。当年崇祯皇帝怎么求爷爷拜奶奶地想让藩王和官员献出点钱财,却就是没敢用强。

  赵南星有魄力,却也是一个精明能干的政治家,谋国谋身都有自己的一套,原本他只是打算以国之大义来让万历帝同意收回那些产业,却没想到被朱由崧搅乱了,此时他也无法,只能默然退下。

  万历帝笑道:“对于赈灾,我倒有些法子,而且不用动用国库也不用动内帑,朝廷只需要派出几个得力官员监督,便能够做成此事!”

  方从哲奇道:“敢问陛下,是什么好法子?”

  万历帝笑道:“我有两策,这第一策嘛……列位臣工也都知道,刚刚有大明出海垦荒人士,前来北京献土百万顷,这些人都是大明赤子,在海外建立了家园,却仍然不忘大明旧恩,不自立为王,反而前来献土,令朕心甚慰。而如今北海一百多万倾土地上面,却只有五万大明百姓,三万东瀛倭人,还有一些低矮丑陋的毛人,不过如今已经都被大明百姓擒下,抓到了矿坑当中充当矿工。”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