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福明_坐忘峰【完结】(67)

  万历帝突然睁开眼睛,瞪着朱常洵,似乎无法相信这个数字,说道:“你算得可准?”

  朱常洵点点头说道:“理应无误!”

  万历帝不禁摇头叹息道:“我原本就知道我朝盐税流失太多,虽然有开中法的原因,但是这一千三百二十八万两,与一百万两之间的差距也实在太大了,洵儿,你既然知道这些事情,是否有应对之策?”

  “儿臣无法!”朱常洵苦笑道:“父皇,每年一千多万两白银被侵吞,在加上高额盐价的利润,大明开国至今,养出来的那些盐商大家族,哪个不是存银数千万两,足以让他们制造出了一个官商勾结的保护网来,各种关系盘根错节,若是动了这些人,他们不再售盐,恐怕整个国家都会陷入盐荒!而朝中恐怕也会立刻陷入混乱!除非我们能够解决售盐和朝中官员的问题,否则儿臣亦无法可施。”

  万历皇帝叹道:“若是你说有法,这说明你还是那个做起事来乱七八糟的洵儿,但是你说无法,说明你已经长进了,对国事也有自己的看法了,朕心甚慰!好了,这件事,你我君臣父子二人知道便罢了,不要再往外传,你去向太后问安吧!”

  朱常洵点点头,刚要告退,只听万历皇帝说道:“洵儿,你放心,我决定是你的,总是你的,谁也夺不走!”

  这句话让朱常洵听得有些莫名其妙,来到李太后的慈宁宫中,这次见到慈圣太后,却让朱常洵吓了一跳,李太后原本是个美人,就算是上了年纪,因为惜福养命,保养得好,也不见老态,在朱常洵的记忆当中,慈圣太后总是一副美丽而慈祥的样子,但是此时见到,这位李太后脸上皱纹迭起,面目上似乎蒙了一层阴郁之气,即使朱常洵来请安,她也没有起身,只是靠在榻上,抱着暖炉闭目养神。

  “孙儿朱常洵,向慈圣太后请安!”

  李太后点点头说道:“起来吧!”

  说完叹了口气,对朱常洵说道:“人老了,做什么都有些力不从心了,该去哪里,总归还是要去的,就算是再怎么挣扎也没用!”

  朱常洵心中一突,她这是什么意思,“该去哪里,总归是要去的。”难道是说自己就藩之国的事情,嘴上连忙说道:“太后,您一定长命百岁,怎么能说这种话!”

  李太后说道:“好了,洵儿,你也不用安慰我了,人要知足,有了一辈子的荣华富贵,也就足够了!”

  朱常洵越来越觉得李太后话里有话,说道:“如此,孙儿便告退了!”

  李太后点点头说道:“那里刚刚有南方进贡的雪梨,这时节有个雪梨润润嗓子也好,你就拿回去给崧儿吃吧!”

  朱常洵叩谢之后,离开慈宁宫,心中颇有些神不守舍,他父皇最后一句话明明是有所指的,而李太后也是话里有话,这宫中颇有些波诡云谲的意味。

  这让他心里有些不安,只能来到他生母郑贵妃的慈宁宫中,原本有资格进住慈宁宫的嫔妃万历原配皇后王氏、太子生母王恭妃和李敬妃都已经过世,现在唯一有资格住在慈宁宫的也就是他生母郑贵妃了。

  “陶嬷嬷,母妃现在睡了吗?”

  陶嬷嬷是郑贵妃从家里带过来的,算是郑贵妃的随嫁丫鬟,陶嬷嬷笑道:“当然没有了,一听说殿下今天回京,娘年怎么睡得着呢!”

  亲生母子之间自然不像是跟其他人之间那么生分,看到朱常洵郑贵妃十分高兴,说道:“你来了,崧儿那个小滑头呢?”

  朱常洵笑道:“崧儿还小,这一路上风波劳累的,他早早的就去睡了!”

  郑贵妃笑道:“那就好了,崧儿这孩子打小就聪明,可比你机灵多了!这次你总算是给我争了口气,给朝廷弄了几百万两银子,总算是解了朝廷的燃眉之急!这下子我看谁还敢说,我家洵儿是个无能王爷纨绔子弟!”

  朱常洵不禁汗颜,他这次去遵化的确是没怎么出力,基本上都是朱由崧跟徐光启一起设计起来的矿山和钢铁厂,乔家负责银钱的运转,那些矿山、钢铁厂、玻璃窑等等产业都有专人管理,而审计师则负责监督,就算是朱由校发灰的作用都比他大,他基本上就是个摆设。

  寒暄过后,朱常洵忍不住问了一下这宫里的事情,并且向郑贵妃说了一下,刚才在慈宁宫的经过,郑贵妃不禁冷笑道:“那个老太婆快要死了,太医所说,慈圣太后不可能活过一年,最多活过第二年年初,不过他不愿意让你登上太子位。所以要在他死之前,把你弄到封地上去!”

  此时朱常洵才恍然大悟,对于他父皇与慈圣李太后的权力斗争,朱常洵身在其中,自然清楚,自从张居正时候,万历帝便一直牢牢地压制了太后的政治力量,但是李太后却也不是吃素的,双方只是达到了一个平衡,太后对朝中是一直有影响力的。

  万历帝清算张居正,自然是对张居正深恶痛绝,其中缘由不足为外人道,但是万历帝厌恶张居正那是绝无可疑的,而东林党却堂而皇之地自称是袭承张居正的衣钵,万历帝虽然几次三番地利用齐楚浙党来清算东林党,却一直没办法将他们从朝中清洗出去,这其中所含的韵味,不得不令人怀疑其中有李太后的影子。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