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大唐这二百九十年2:天皇天后_吃青菜的蜗牛【完结】(100)

  在他十多年的高官生涯中,杨再思没有推荐过一人,也没有公开反对过一人。要说当宰相当成这样也算是窝囊的了,因此不免有人对他的为官之道产生了好奇。

  经不住再三的追问,杨再思终于道出了他的人生哲学:“世路艰难,直者受祸。苟不如此,何以全其身哉!”

  这话换种说法就是凡事往后缩,能推就推,不得罪人是第一要务,果然和千年之后的“做大官诀窍——多磕头,少说话”有异曲同工之妙。

  抱着这种信念,杨再思觉得应该和张家兄弟搞好关系。

  张易之的哥哥、司礼少卿张同休一次宴请同僚,半醉之时带着酒气对杨再思说:“先生的面貌很像高丽人。”

  注意,这可并不是什么好话。当时国人都以天朝上国自居,整容业也还没有出现,没有人愿意被人说成是来自蛮夷小国。可杨再思不这么想,他知道张同休不能得罪,而且张同休这么说代表没拿自己当外人,所以他非但没板脸,还特地用纸剪了个高丽式样的帽子戴在头上,嚷着高丽语为大家大秀高丽舞,逗得在场人哈哈大笑,丝毫不在乎自己的身份和地位,也不管人们的笑声中带着多少的鄙夷和讥笑。

  杨再思不仅拉得下面子,还勇于突破创新。

  一日,官员聚会,张昌宗也在其中。于是便有谄媚之徒拍他的马屁,夸他容貌俊美,仿佛盛开的荷花。大家伙也都纷纷跟着点头。

  张昌宗听了自然乐不可支,可杨再思却摇了摇脑袋,说“此言差矣”。

  张昌宗纳闷了:此人一向与自己交好,连手下人也不轻易得罪,今儿怎么跟换了个人似的?于是板起面孔:“杨公何出此言?”

  杨再思谄媚一笑:“不是六郎像莲花,而是莲花像六郎啊!”

  自古以来,只有夸人长得像花,而杨再思却独辟蹊径,说莲花长得像人,这种马屁修辞法,只怕也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了吧。

  “莲花六郎”的称谓诞生不久,杨再思又再次义气地拉了张昌宗一把。

  事实证明,魏元忠对张家兄弟的判断没有错。张家三杰——司礼少卿张同休、汴州刺史张昌期和已经升职为尚方少监的张昌仪因贪污受贿下了狱,按律应受严厉的惩罚。对此,官场和民间皆议论纷纷,他们的兄弟张昌宗和张易之乃是皇帝面前的第一红人,这事估计也就是做做样子,很快他们便会被判无罪并官复原职吧。

  武曌似乎已经猜到了大家的顾虑,于是采取了相当“公正透明”的措施,安排最高监察机关左右肃政台直接审理此案。为表示“公正”,武曌再下手谕:张昌宗、张易之不守法纪,理当一并接受调查。

  当官的都不傻,更不是容易激动的热血青年。您既然说二张有问题,那干嘛还让他们继续伺候着呢?

  审判的结果是,二张强行收购他人田地罪名成立,按律罚铜二十斤。

  别奇怪,在当时铜就是钱。在纸币出现之前,货币的价值就在于它的组成原料的价值,二十斤铜也就相当于二十斤铜钱的购买力。

  这点处罚对于财大气粗的二张来说根本就是九牛一毛。

  对于这种“公正”的判决,武曌当即表示满意。

  不过不依不饶的人也还是有。御史中丞桓彦范和御史大夫李承嘉上疏,认为张同休等人罪行确凿,作为家人的张昌宗应承担连带责任,依律当免去职务。

  对此,张昌宗很是大言不惭:“本人对大周有功。况且,所犯之罪也还没有达到需要革职的程度。”

  这话听得武曌都有点坐不住了,她向大家问道:“昌宗有功乎?”

  关键时刻杨再思挺身而出:“昌宗合成神丹,陛下服用后大有效用,此莫大之功!”

  张昌宗合成的是什么神丹,效果如何,武曌最清楚不过,不过这话从别人嘴里说出来怎么就这么好听呢?于是有功于社稷的张昌宗等人被赦免了罪行,一切如常。

  此后杨再思再度成为了大家茶余饭后的谈资,只是说到激动处大多数人都要往地上再啐上那么一口。左补阙戴令言一时才思如泉涌,挥就了一篇《两脚野狐赋》,把杨再思比作两只脚的野狐狸,好好嘲弄了一番。

  这回好脾气的杨再思也忍受不了了,他一怒之下把戴令言贬去长社(河南许昌)做了个小小的县令。

  朝中暂时恢复了表面的平静。但是朝中的力量已经开始分为三部分——张氏兄弟及其党羽一派;反张氏兄弟的大臣们一派;中间势力一派。

  而这种平静很快又被打破——武曌病倒了。

  因为患病,武曌几乎将自己与外界隔绝,只留张昌宗和张易之服侍在旁。一连数月,连宰相都很难见女帝一面。

  大臣们都很紧张——女皇已经八十有一了,这回病了几个月还不好,后面的事真的很难说。

  当然大臣们担心的倒不是女皇会不会驾崩,而是她死后张氏兄弟趁机作乱,到时纵然不会天下大乱,也势必会造成难以估量的严重后果。

  之前张氏兄弟诬告魏元忠一案,已经清楚表明了双方矛盾的不可调和。两派的敌意越来越浓,就像竞技场上的对手,无时无刻不在寻找着扳倒对方的机会。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