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中唐群英_琅星【完结】(103)

  贺拔楚岳:“仲辉已无大碍,协助郭旰巡查城防去了。”

  李俶:“有你们在,敦煌可保无虞。”

  贺拔楚岳:“看郡王如此胸有成竹,想必已有破敌之策?”

  李俶把王钧的事告诉贺拔楚岳:“既然敌人打算从南门入城,咱们就在南门设下伏兵,守株待兔。”

  贺拔楚岳突然问:“敢问郡王,进攻敦煌的敌军有多少人?”

  李俶:“骑兵一万有余。”

  贺拔楚岳:“郡王是否审问过王钧?”

  李俶:“军情紧急,尚未审问。”

  贺拔楚岳:“郡王不觉得此事可疑?”

  “哦!?”李俶心中一惊。

  贺拔楚岳:“敦煌是河西重镇,城池坚固,守军近五千,周边有阳关、玉门关、墨离军、玉门军等驻军,兵力超过两万。吐蕃仅有一万余骑兵,要拿下城池必有内应。”

  李俶点了点头:“明山分析得对,王钧就是内应。”

  贺拔楚岳:“如此重要的密信,悉诺逻竟然让手下身着吐蕃骑兵衣装只身前往敦煌,还在信上直言不讳的落下王钧的名字。他就不怕万一信使被我们发现,事情泄露。”

  李俶有所顿悟:“开始我也觉得此信有些怪异,不仅轻易暴露了内奸的真实身份,而且既然前面写了‘计划照旧’,那么后面的‘明日辰时打开敦煌南门’似乎有些多余。”

  贺拔楚岳:“郡王您想,谁最希望王钧被抓?”

  李俶愕然:“难道王钧是被冤枉的!敌人以无中生有之计,让我们自乱阵脚?”

  贺拔楚岳:“依楚岳看,不是无中生有,而是偷梁换柱。”

  李俶:“偷梁换柱!”

  贺拔楚岳:“前面的‘计划照旧’应该是通知真正的内奸。”

  李俶急切的问:“谁是真正的内奸?”

  贺拔楚岳平静的回答:“一个能看到这封信的人。”

  李俶:“看过这封信的人,除了我,只有二郎和太玄,难道是吴坚!”

  贺拔楚岳:“郡王明鉴。”

  李俶恍然大悟:“幸有明山及时提醒,俶差点中了敌人的奸计。你立刻派人严密监视吴坚,勿要打草惊蛇。”

  贺拔楚岳:“末将领命!”

  次日清晨,李俶登上南门城楼,见城下聚集了数千吐蕃骑兵。吐蕃骑兵没有携带攻城器械,除去几次骑兵齐射,没有发起有威胁的进攻。

  临近正午,吴坚对守卫西门的兵士说:“阳关援军赶到,立刻打开城门。”

  “且慢!”一个声音打断吴坚的话。

  吴坚回头一看,惊讶地说:“你!你怎么在这里?”

  王钧手持横刀喊道:“奸贼,拿命来!”

  一道寒光掠过,吴坚的人头喷涌着鲜血滚落到地上。

  悉诺逻在西门外等到太阳西陲,仍不见城门打开。李俶本想在西门设伏痛击悉诺逻,可惜时间匆忙,来不及部署。

  第二日午后,皇甫敬率领河西突骑右军赶到。悉诺逻见唐军来得如此之快,不敢久留,引军向南遁去。

  第六十九章 团聚谋逆

  更新时间2012-7-25 15:11:35 字数:3086

  天宝八年八月十五中秋,天高云淡,月朗星稀,李俶在郡王府设宴,款待众位兄弟。酒过三巡,郭旰向李俶告假,提前离席。李俶没有多问,点头示意。郭旰起身离去。

  王霆好奇的对众人说:“二郎平时最爱饮酒,今日这是何故?”

  哥舒曜笑道:“仲辉不知道吗,郭夫人来了,二郎肯定陪嫂子赏月去了。时候不早了,我也告辞去陪阿娇了。郡王、诸位兄弟,对不住了。”

  两天前,郭旰的夫人许氏带着儿子来武威探亲,住在郡王府中。

  见哥舒曜跑得飞快,王霆骂道:“见色忘友!”

  贺拔楚岳笑着对王霆说:“不是见色忘友,是惧内!”

  众人一阵说笑。

  李俶看着高悬在夜空中的圆月,心中突然想起了沈媛和李适,自己来到河西已经两年有余,这两年多时间与沈媛、李适天各一方,相距千里,只有奉召回京才能与妻儿团聚。

  李晟似乎看出李俶的心事,对李俶说:“郡王何不将王妃和小王子接到武威,家人团聚。”

  李俶欲言又止。

  李晟知道李俶的苦衷,对李俶说:“郡王可向太子殿下建言,小王子已经长大成人,需要到艰苦地方锻炼,日后方能成才。”

  第二天,李俶按照李晟的意思写了一封家书给李亨,请求让李适到河西居住,从小锻炼,磨砺意志。

  李亨当了十余年太子,大部分时间深居东宫,终日战战兢兢,最希望的就是能到京城之外。七岁的李适已经是个大孩子了,李亨考虑再三同意了李俶的请求。

  李俶接到李亨回信,欣喜若狂,即刻派郭旰率卫队前往长安,将沈媛和李适接到武威。

  二十天后,郭旰派快马回报,王妃一行已到陇西。李俶兴奋不已,亲自前往金城迎接。

  兰州金城郡南门外,李俶坐在马背上,怀着急切的心情,不时眺望南来的官道。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