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中唐群英_琅星【完结】(105)

  安禄山心中一惊,连忙解释:“相公您误会了,禄山绝无此心。”

  李林甫微笑着说:“将军不必在意,本相不过随口说说。看这大热天的满头大汗,快擦擦吧。”李林甫将自己的手巾递给安禄山。

  安禄山接过手巾,战战兢兢的擦去额头上的汗。

  李林甫:“听说幽州城内有个崇义坊,里面住着一千奚和契丹的勇士,号称‘曳落河’。”

  安禄山心中一惊,额头上刚擦干的汗,此刻又冒出许多。崇义坊紧邻幽州大都督府,安禄山在此豢养了一千名奚和契丹的壮士,称为‘曳落河’,此事乃是绝密。

  李林甫继续说:“将军可能不知道,本相辅佐圣人十余年,河北的不少官吏都是本相的门生。”

  安禄山继续擦拭着额头上的汗。

  李林甫:“有些事情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兵者乃不祥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本相劝将军恬淡无为,安心为朝廷镇守北疆。”

  安禄山额头上的汗此刻是越擦越多。

  李林甫笑道:“只要将军兢兢业业为朝廷效力,本相自会在陛下面前为将军美言。”

  安禄山起身说:“禄山对天发誓,此生效忠大唐。如违此誓,天诛地灭,死无葬身之地!”

  李林甫微笑着捋了捋胡须,对安禄山说:“将军不必如此,请坐,喝茶。”

  安禄山惊出一身冷汗。

  俗话说“一物降一物”,身为宰辅的李林甫确有手段,满朝文武安禄山都不放在眼里,唯独惧怕李林甫一人。每次安禄山与李林甫见面,李林甫都能事先说出安禄山心中所想,令安禄山大为惊惧。安禄山每次见到李林甫,即便是寒冬腊月,依然汗流浃背,沾湿内衣。迫于李林甫的威慑力,安禄山只得暂时搁置皇帝美梦。

  第七十章 两奸主政

  更新时间2012-7-25 21:55:05 字数:3091

  李林甫担任宰相期间大权独揽,把持朝政,不择手段排除异己,陷害忠良,致使很多忠臣良将妻离子散,家破人亡。

  俗话说“人在做,天在看”,坏事做尽的李林甫担心仇家报复,每逢外出总是前呼后拥,先是全副武装的铁甲骑兵开道,再有上百精兵簇拥护卫。自古以来,宰相出巡的豪华场面多不胜举,可是像李林甫这样如临大敌的确是少见。即便如此,李林甫依然不放心,外出前经常临时改变路线,每天夜里睡觉都要更换房间。

  杨国忠入朝为官之初,李林甫以为他不学无术,缺乏政治手腕,放心大胆的提拔,利用他压制太子李亨。通过几年的观察,李林甫发现自己错了。杨国忠依仗与杨贵妃的特殊关系,恃宠敢言,骄横跋扈,打击政敌的手段阴狠歹毒,可用“斩草除根,永绝后患”来概括,比起终日战战兢兢的李林甫,杨国忠的日子可以说过得袒然自若,悠然自得。

  羽翼渐丰的杨国忠对权力的欲望不断膨胀,不再甘心寄人篱下,相互勾结已经成为过去,取而代之的是交恶顷扎,一场大唐帝国两大权奸之间的世纪大战震撼登场。

  杨国忠经过一番精心谋划,以退为进,有意让李隆基觉得李林甫结党营私,权倾朝野。帝王之术在于权力制衡,李隆基很自然的利用杨国忠来制衡李林甫。杨国忠仗着背后有皇帝和贵妃撑腰,主动出击剪除李林甫的左膀右臂。

  杨国忠担任御史中丞后,开始着手整顿御史台,经过一系列人事调整,御史台上下全部换成了杨国忠的亲信。杨国忠以御史中丞的身份对外宣称改变御史台多年“不叫”的问题,开始大张旗鼓的肃贪。御史们自然群起响应,半个月时间便向李隆基上奏参劾贪污渎职官员一百余人,一时间朝野上下人心惶惶。

  涉案的一百余名官员无一例外全都是李林甫的人。李隆基没心情也没时间过问这么多奏疏,索性全部交给杨国忠核查惩处。杨国忠“秉公执法”,将涉案的官员全部捉拿下狱,从严处罚。

  从朝廷到地方的各级官员很快发现,贪污不是问题,受贿也不是问题,关键问题是站在谁的队伍中。一些原本依附李林甫的官员,纷纷见风使舵,改投杨国忠门下,其中最重要的一位当属京兆法曹吉温。

  吉温投靠杨国忠后,积极献计献策,欲图在新主子面前邀功请赏。面对杨国忠的步步紧逼,李林甫穷于招架,处处受制。

  天宝八年六月,杨国忠、吉温阴谋策划,揭开震动朝野的京兆府官员集体贪污案,目标直指李林甫集团的重要人物—京兆尹萧灵。

  俗话说“上梁不正下梁歪”,朝中有李林甫、杨国忠两位“榜样”,其下各级官员自然难得干净。案情很快查证属实,京兆尹萧灵因为收受贿赂、治下不力被贬为汝阴太守。杨国忠因为检举有功,以御史中丞兼任京兆尹。

  天宝九年四月,李林甫集团的另一重要人物、御史大夫宋浑因为贪赃枉法、结党营私,被罢官免职,流放岭南。

  ---分割线---

  俗话说“有其父必有其子”,杨国忠的长子杨暄不学无术,贪图玩乐,是长安城里有名的公子哥。

  杨国忠为给杨暄谋个一官半职,强迫杨暄参加朝廷会试。

  唐朝的会试分为明经和进士两个科目,明经考核生员对典籍的熟悉程度,进士则是策问和诗赋。参加明经考试不需要太多天赋,只要用功强记即可,比起今天的国考简单了许多,当时流传着一句话“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意思是说三十岁考过明经,属于比较愚钝的“留级生”,五十岁能考中进士,已经很有才华。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