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中唐群英_琅星【完结】(14)

  李隆基特意命高力士从内侍省选送仆役和婢女各十名,作为王府佣人,又从左千牛卫选出十人,充王府护卫。

  住进王府的第一天夜里,李邱民躺在床上辗转反侧,一直到后半夜方才入睡。李邱民梦见自己身披战袍,骑马驰骋在旷野上,四周战鼓齐鸣,李邱民从睡梦中惊醒,见外面天色昏暗,来自不同远近的鼓声交织在一起,震人心魄。出了什么大事?李邱民慌张的披上外衣走向房门,正好遇见刘德顺端着一盆清水缓步走进来。

  刘德顺显得有些惊讶:“郡王,您怎么自己起来了?”

  李邱民急切地问:“外面出了什么事?”

  刘德顺不明所以的回答:“没什么事啊。”

  李邱民:“你听这鼓声,莫非是突厥人打来了。”

  刘德顺:“郡王,您开玩笑吧,突厥人早被我大军赶到小海去了。”(小海是今天的贝加尔湖)

  李邱民:“这鼓声是?”

  刘德顺:“郡王,您怎么了,这是报晓鼓啊。”

  李邱民:“报晓鼓?以前怎么没听到过?”

  刘德顺:“您住在皇宫大内,自然听不到。冬夜五更三点,夏夜五更二点,承天门城楼敲响第一声报晓鼓,大街上的鼓楼依次敲响,鼓声响彻全城。”

  刘德顺一边伺候梳洗一边说:“郡王,府中厨房的柴还没运到,早饭去外面吃可以吗?”

  李邱民:“好,叫上大家一起去。”

  刘德顺惊讶地说:“这个—可是—”

  李邱民:“这样,留下两人看门,待会儿记着打包两份。”

  刘德顺:“是。”

  李邱民带着一大群人走出王府后门,路上的行人纷纷投来异样的眼光。众人来到兴宁坊十字街口,这里有几家经营小吃的店铺,只见灶火明亮地跳跃着,蒸笼里冒着热腾腾的白气,刚出炉的胡饼、带馅的蒸饼、大碗的羊肉泡馍让人垂涎不已。

  李邱民对众人说:“大家随便吃,都算我账上。”

  众人分散围拢到各个铺子前,李邱民和郭旰、刘德顺走进一家备有桌凳的小店,坐下来慢慢品尝。李邱民这段时间吃的都是宫廷菜肴,第一次尝试民间小吃,里坊小店做的食物别有一番风味。食物所用材料十分简单,吃起来却鲜美可口。

  第五章 帝都大婚

  更新时间2012-6-26 21:14:39 字数:2819

  王府里没有宫中的诸多规矩约束,让李邱民倍感轻松。李邱民对府内所有人都十分客气,全然没有郡王架子。身为李唐王朝的皇室贵胄,自然不必为生计操劳。闲暇时间,李邱民遍游长安,对这座规模宏大的帝国都城有了深入了解。

  长安城前直子午谷,后枕龙首山,左临灞岸,右抵澧水,城墙东西长十九里,南北宽十七里,高一丈八尺。古代以北辰(北极星)代指皇帝,天子坐北朝南,皇帝居住的太极宫和大明宫位于城北,三十八条宽阔的大街将城市划分为一百多个坊。以横贯南北的朱雀大街为界,西面属长安县,东面属万年县。唐代把县分为京、畿、望、紧、上、中、下等多个等级,县令并非都是七品。长安、万年属于京县,县令官居正五品。

  天宝元年,长安、万年两县登记在册的百姓有一百多万,加上官员、驻军、各国使臣、留学生和商人,长安城的居民超过一百万。一个城市拥有百万人口,这在一千多年前的古代完全是个奇迹,同为当时全球三大帝都的巴格达人口大约为七十万,君士坦丁堡人口大约为五十万,即便到了二十世纪初,全世界人口超过百万的城市仍然只有屈指可数的十多个。

  此时正值大唐帝国的巅峰时期,长安作为帝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丝绸之路的起点,各国使臣、留学生、商人侨居于此,胡食、胡乐、胡舞、波斯马球盛行。李隆基年轻时非常喜欢打马球,城内建有不少马球场。走在一百多米宽、绿树成荫的朱雀大街上,看着车水马龙、人流如织的繁华景象,能够感觉到盛唐时代的精神:海纳百川、开阔豁达、豪情万丈。

  长安城中最庄严雄伟的莫过于大明宫,而最热闹繁华的当属东市和西市。东西两市是长安城的经济中心,也是整个大唐帝国的工商业贸易中心,这里商贾云集,邸店林立,商品琳琅满目,贸易极为繁荣。东市地处西内太极宫、东内大明宫、南内兴庆宫之间,周围坊里住了不少皇室贵族和达官显贵,市中“四方珍奇,皆所积集”。西市周围多平民百姓住宅,市场经营的商品,多是衣、烛、饼、药等日常生活品。西市较东市繁华,因此又被称之为“金市”。因为距离丝绸之路起点开远门较近,西市周围坊里居住有不少外商,包括来自中亚、南亚及新罗、日本等国的商人,其中尤以中亚与波斯(今伊朗)、大食(今阿拉伯)的“胡商”最多。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到了大婚的日子,李亨从东宫派来上百人帮忙布置王府,准备大婚庆典。看着众人为自己忙碌的样子,李邱民心中有种异样的感觉。

  大婚之日,郡王府内张灯结彩。众多王公贵族、朝廷重臣前来祝贺。王府门外送礼的队伍排起长龙,府内则是高朋满座。

  李邱民身穿大红礼服站在李亨身后,迎接前来道贺的皇室宗亲和达官显贵。虽然李邱民是新郎官,但整个婚礼的主角却是太子李亨。前来参加婚礼的贵族和官员纷纷向李亨道喜。直接给李邱民贺喜的只有两位。一位是太子李亨的死对头,右相、中书令、扬州大都督李林甫。另一位李邱民认识,内侍监、左飞龙使、右监门卫将军、冠军大将军、渤海郡公高力士。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