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中唐群英_琅星【完结】(143)

  郭旰、哥舒曜、独孤云相互看了看,主动的知难而退。

  “末将愿为郡王分忧。”皇甫敬主动请命。

  李俶下令将郎宁等人交给皇甫敬处置。

  皇甫敬亲自审问负责施咒的西域邪教女祭司,胁迫其对郎宁施以七绝魔咒。

  郎宁中咒后坚持了三天,第四天夜晚因为痛不欲生被迫就范,答应皇甫敬交出佛骨舍利,换取解药。

  七日后,皇甫敬前来向李俶复命。

  皇甫敬呈上一个楠木宝匣,宝匣内有一白玉瓶,瓶中存放着一颗圆明皎洁的佛骨舍利。

  刘德顺看得眼睛都直了:“奴家长这么大,还是第一见到如此圣物。”

  李俶对皇甫敬说:“叔谨立下大功一件。”

  皇甫敬:“郡王过奖,这都是敬该做的。”

  李俶:“传我命令,命太玄率一百突骑,护送佛骨舍利前往三危寺。”

  皇甫敬:“末将遵令!”

  刘德顺小声对李俶说:“郡王,听说此物是玄奘大师当年从天竺带回来的,世间罕有,乃是无价之宝。郡王何不将此圣物留下。”

  皇甫敬附和道:“是啊,郡王,外人并不知道此物在郡王手中。”

  李俶看着佛骨舍利,隐约感觉到佛骨舍利发出一股神圣力量,洗涤着自己的内心,整个身心感觉到从没有过的舒适。李俶对众人说:“不必多言,尽快将此圣物物归原主。还有,郎宁毕竟是吐蕃郡主,不必为难于她。既然佛骨舍利已经归还,我们也该信守承诺,放她回去吧。”

  皇甫敬抱拳道:“是!”

  第九十五章 调虎离山

  更新时间2012-8-6 8:13:04 字数:2206

  李林甫死后,杨国忠身兼中书令、右相、吏部尚书、集贤殿大学士、太清太微宫使、剑南节度使、山南西道采访使、两京租庸铸钱使等四十余职,权倾朝野。

  俗话说“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杨国忠执掌朝政大权后,杨氏一门全部被授予官职,杨国忠的四个儿子更是飞黄腾达,位居人臣。

  长子杨暄担任太常卿兼户部侍郎,娶延和郡主为妻。次子杨昢担任鸿胪卿,娶万春公主为妻。三子杨晓、四子杨晞均在京中任职。

  杨氏四兄弟各立府第于亲仁坊,穷极奢侈,整日花天酒地,横行霸道。

  李俶三番五次与杨国忠为敌。杨国忠耿耿于怀,一直想寻机报复。

  李俶远在武威,手握雄兵,加之深得李隆基信任,要动李俶并非易事。杨国忠思来想去,找不到办法。正在这时,李俶的弟弟灵昌郡王李荣病逝。诸皇子皇孙中,李隆基最宠爱李俶和李荣二人。李荣英年早逝,令李隆基十分哀痛。

  杨国忠从时常出入禁中的虢国夫人口中得到消息,心中有了主意,自言自语道:“广平王,别以为你躲在武威,本相就拿你没办法。本相给你来个调虎离山,到了京城,看你还有什么能耐。”

  管家杨全在旁奉承道:“相公英明,长安是相公的地盘,俗话说的好,‘虎落平原被犬欺’。”

  “啪—”杨国忠当即给了杨全一巴掌:“混账东西,老爷我是犬吗!”

  杨全知道说错了话,连忙扇自己嘴巴。

  杨国忠此刻的心情很好,对杨全说:“行了。其实你这奴才说得也没错,本相就是皇帝身边的一只犬,一只会咬人的犬。”说完,杨国忠得意的哈哈大笑。

  杨全小心的陪着笑脸,心中忐忑不安。

  杨国忠入宫觐见,趁机安慰李隆基:“请陛下节哀,保重龙体。灵昌郡王走了,您还有广平郡王。臣听说广平郡王只身远涉安西,历经艰险,痛击逆胡,前些日子刚返回河西。”

  李隆基擦了擦眼泪,感慨道:“朕的俶儿。”

  “广平郡王舍生忘死,亲自上阵杀敌,是为臣等楷模。”杨国忠说完向虢国夫人递去眼色。

  虢国夫人惊呼:“哎呀,陛下!战场上刀枪无眼,广平王以身犯险,万一有个什么闪失,如何是好。”

  杨国忠见李隆基面露忧虑,继续说:“陛下,陇右边地苦寒,广平王一人统辖陇右、河西、安西、北庭四镇实在太过操劳,不如把广平王召回长安,在京遥领陇右、河西,陛下您想见孙儿,随时可以传召。至于安西、北庭,可另择良将镇守。”

  李隆基展眉而笑:“爱卿所言甚合朕意,即刻拟旨,召俶儿回京。”

  李俶接到皇帝敕令,命其即刻返回长安,日后在京遥领陇右、河西。李隆基任命安西长史封常清为安西副大都护,四镇节度、经略、支度、营田副使,知节度事,任命程千里为北庭都护。

  送走前来传旨的中使,李俶心中有种不详的感觉,看了看身边众人,欲言又止。

  郭旰心直口快,愤然道:“此事定是杨国忠所为!”

  王霆手握配剑对李俶说:“好个调虎离山之计,明显是冲郡王来的。”

  裴遵庆见气氛紧张,连忙劝说道:“两位将军少安毋躁,王公大臣在京遥领地方,本是我朝惯例,杨国忠就以右相身份遥领剑南。”

  安重璋出列道:“不管郡王身在何处,重璋唯郡王马首是瞻!”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