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中唐群英_琅星【完结】(153)

  李俶客气地说:“有劳了。”

  金城玉:“把礼物呈上来。”

  礼物虽然数量不多,但都价值连城,其中最珍贵的是一对硕大的紫色珍珠。李俶从没见过如此大,且泛着紫色光泽的珍珠。

  “郡王,还有一件特别的礼物。”金城玉拍了拍手,从门外进来一位身着新罗服饰的女子,年龄不过十七、八岁,柔美的容貌、婀娜的身材让一旁的紫色珍珠黯然失色。

  李俶:“她是?”

  金城玉:“刚选入王宫的美人,今晚为郡王侍寝。”

  李俶:“侍寝?”

  金城玉凑到李俶耳边低声说:“如果郡王喜欢,就带回大唐吧。”

  李俶:“这,这个?”

  金城玉笑道:“王命已毕,在下告辞。”

  次日清晨,李俶一行启程回国。

  金宪英得知李俶在熊津遇袭,特意派南川大监崔向俞率禁卫精骑随行护卫。崔向俞的父亲是新罗大角干,相当于大唐的金吾卫大将军,统领全国兵马。崔向俞出生贵族豪门,年仅二十五岁便统领新罗最精锐的禁卫军,言行十分骄傲自负。

  离开金城不远,崔向俞问李俶:“我新罗国都比大唐京师长安如何?”

  李俶委婉的回答:“金城是座很美的城市。”

  崔向俞又问:“我王的月城宫比起唐王的大明宫如何?”

  李俶不好直说,敷衍道:“各有千秋。”

  队伍在尚州府城停留休整,崔向俞对李俶说:“听说郡王在大唐担任陇右节度使,与在下一样都是带兵之将。咱们比试一下武技如何?”

  一路上崔向俞的盛气凌人让李俶心里不快,李俶阴沉着脸问:“比什么?”

  崔向俞甚是得意:“看郡王的身材,马上对战就免了,咱们比比骑射如何?”

  “就依将军。”李俶心中暗想:看你的身材也不是马上对战的料,郭旰和哥舒曜随便一个就能把你拽下马。

  尚州府城校场,崔向俞对李俶说:“请郡王先来。”

  李俶也不客气,翻身上马,从哥舒曜手中接过长弓,策马上前,连发三矢。俗话说“名师出高徒”,李俶射出的三箭全部命中箭靶。

  崔向俞的脸色有些难看,上马发出三矢,命中两箭。

  郭旰和哥舒曜在旁笑得合不拢嘴。

  崔向俞灰头土脸的来到李俶面前,抱拳道:“郡王您赢了。”

  李俶微笑着说:“承让。”

  进入熊州境内,郭旰有意对崔向俞说:“听说你我脚下这片土地,几十年前曾是我大唐的国土。吾皇念新罗国小兵弱,特将此地赐予新罗王。”

  崔向俞立刻反驳说:“将军此言差矣,我新罗国土虽小,但兵强马壮,几十年前攻灭百济一战,如果没有我新罗军作为主力,区区一万唐军怎能战胜数万日本、百济联军。”

  李俶听了哭笑不得,看来棒子国吹牛的传统自古就有。

  第百零二章 两奸争权(上)

  更新时间2012-8-9 19:50:56 字数:2096

  安禄山雄踞河北,手握范阳、平卢、河东三镇数十万大军,心中早已萌生异志。李林甫担任宰相时,安禄山对其十分敬畏,不敢兴兵作乱。李林甫死后,安禄山对平庸无能、骄横跋扈的杨国忠“视之蔑如”。

  权倾朝野、目中无人的杨国忠自然也看不惯气焰骄横的安禄山。杨国忠与安禄山争权恃宠,互相攻讦。两人之间的矛盾日积月累,最后发展到不可调和的地步。

  杨国忠凭借在皇帝身边的优势,不时向李隆基进言,说安禄山大肆扩充军备,招募死士,妄图谋朝篡位。安禄山则揭发杨国忠受贿卖官,贪墨国库,祸乱朝纲。

  面对杨国忠和安禄山的相互揭发,李隆基认为两人之间的争执属于正常的将相不和,未予重视。

  天宝十二年冬,李隆基携杨贵妃前往华清宫避寒。杨国忠借随行之机,再次提出安禄山面有反相,日后肯定会造反。

  杨国忠向李隆基进言:“陛下如果不信臣之言,可以立即诏安禄山入朝。安禄山做贼心虚,必定不敢前来。”

  李隆基也想知道安禄山是否真有反心,命内侍监草拟敕令,诏安禄山即刻入京述职。

  安禄山接到敕令,召来身边谋士高尚、严庄、宋和商议对策。

  宋和第一个发言:“在下略通易术,算出主公此次进京,绝无危险。”

  严庄提出反对:“主公安危事大,不可轻信占卜之术。”

  宋和十分肯定的回答:“在下愿以项上人头保证。”

  高尚对安禄山说:“此事定是杨国忠所为。目前主公尚未准备充分,此时举兵难有胜算。不如将计就计,主公带两位公子一同奉诏进京,且看杨国忠如何收场。”

  严庄:“掌书记是说的对,庄愿随主公同往长安。为保万全,可命徐将军带一队人马乔装成商队,暗中保护。”

  安禄山:“就依三位之言。”

  安禄山携长子安庆宗、次子安庆绪,带着参军严庄、宋和,部将阿史那承庆以及几名亲随离开幽州,进京述职。别将徐璜玉率领两百亲卫,扮作商队紧随其后。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