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中唐群英_琅星【完结】(157)

  李俶辞别李光弼,从西平赶回武威王府。

  李俶派人请来裴遵庆,将心中想法合盘托出。

  裴遵庆听后十分惊讶,安禄山深受皇恩,怎么可能谋反?

  裴遵庆明确表示反对,严词劝阻李俶:“此事断然不可!即便安禄山果真心存不轨,大军异常调动,定会让其有所察觉,同时会使陛下产生误解。到时如果安禄山按兵不动,朝中再有奸人进馋,郡王危矣。”

  李俶无法说服裴遵庆,只好将调兵之事暂时搁置下来。

  ------

  天宝十三年六月,杨国忠举荐剑南留后、侍御史李宓率领七万大军再次进讨南诏。

  南诏王阁逻凤经过上次的胜利,不再惧怕看似强大的唐军。阁逻凤采用诱敌深入、坚壁不战的策略,慢慢消耗唐军。

  唐军兵疲粮尽,兵士水土不服,军中疫病流行,李宓不得不下令退兵。

  阁逻凤抓住时机,率军突袭撤退中的唐军。

  身为唐军主将的李宓毫无统军之材,军中又大多是刚征召入伍的新兵,既无作战经验,更无凝聚力。七万大军在一万多南召土兵的追击下很快溃不成军,兵士们竞相夺路北逃,相互践踏,被踩死和挤下山崖摔死者不计其数。此时此刻没有将士想到让主帅先走,李宓被困于乱军之中。最后,七万唐军全军覆没,主帅李宓被擒。

  边陲小国南诏让大唐帝国连续两次惨败,损失十余万大军。朝堂上,杨国忠把战争失利的原因全部推到被俘的主将李宓身上。

  户部按规定向阵亡将士家属发放抚恤金。杨国忠的长子户部侍郎杨暄打起了这笔钱的主意,暗中篡改名册,将其中大部分据为己有。

  ------

  盛夏六月的一天上午,天高云淡,日光强烈。李俶在府中考虑河西、陇右兵力调度,或许因为精神太过集中,没注意到房内光线逐渐变暗。

  李俶看着地图说:“德顺,大热天的干嘛关窗户?”李俶连叫了两次,没人回应,抬头一看,刘德顺不知道跑哪去了。转头看窗外,奇怪,刚才还烈日当空,怎么天色突然暗了下来。

  李俶正在纳闷,刘德顺惊慌失措的跑来禀告:“郡王,大,出大事了!”

  李俶有些生气:“一惊一诈的干什么,难不成天塌下来了!”

  刘德顺喘着粗气回答:“真,真是天塌了!”

  “胡言乱语!”李俶知道天不可能塌,至少未来一千三百年内不会塌。

  正在这时,郭旰、王霆来见李俶。

  李俶见两人表情严峻,问:“出了什么事?”

  郭旰:“请郡王移步屋外。”

  李俶好奇的看了看三人,放下手中文书,起身走出书房,顿时感觉有些异样,不经意间抬头观天,发现太阳只剩下小半个,其余被黑影遮挡。日食!李俶有些兴奋,长这么大还从没见过日食。

  李俶对郭旰、王霆、刘德顺三人说:“不必惊慌,日食可是难得一见的天象奇观,大家好好观赏就是。”

  一刻钟后,太阳被完全遮蔽,只剩下暗黑色的圆面。天空中繁星点点,犹如夜幕降临。地面上漆黑一片,阴风阵阵,温度骤降,城内鸡犬惊叫。

  城中百姓或躲在家中祈求上苍保佑,或涌向官府寻求庇护。

  有亲卫前来报告,数千百姓涌到王府门前,要求郡王保护他们。李俶听了哭笑不得,没办法,对这个时代的人要求不能太高。这些人来到府门外,至少说明他们信任自己。

  李俶来到府门外,大声对百姓们说:“各位父老乡亲,少安毋躁,本王向大家保证,太阳很快会出现的。”

  李俶说的不错,黑暗没有持续多久,太阳的光芒重新照向大地。一个时辰后,日食结束,太阳恢复如初。

  长安大明宫,太史令提笔记录:“天宝十三载六月乙丑朔,日有食之,几既,在东井十九度,京师分也。”

  当日下午,裴遵庆急匆匆的来到王府,对李俶说:“裴某同意郡王日前所说,请郡王立即着手准备,只是一切行动务必严加保密。”

  李俶不解地问:“裴公这是为何?”

  裴遵庆回答:“裴某略通天象,此次日食乃是上天示警,将有佞臣侵君。”

  李俶暗自庆幸,对裴遵庆说:“有劳裴公筹备军需用度。”

  裴遵庆:“裴某遵命。”

  李俶万万想不到,自己用尽千言万语没能说服裴遵庆,一次百年难见的日食却让裴遵庆改变了态度。有了裴遵庆的支持,李俶命人加紧打造兵器战甲,扩充军备,同时密令伊吾军使马璘,率所部伊吾铁骑和驻留伊吾的两千河西骁骑开拔,穿过莫贺延碛,进驻瓜州晋昌郡。

  至天宝十三年底,河西突骑扩军至四千,西凉狼骑扩军至三千,河西、陇右各军相继补充满员。

  第百零五章 风暴前夜

  更新时间2012-8-11 11:08:46 字数:2470

  安禄山在河北厉兵秣马,招募军士,打造兵甲。

  此刻在大唐帝国的权力中心-西京长安,正进行三年一度的官吏选拔。杨国忠为了笼络人心,扶植自己的势力,将选拔官吏的标准,由选贤用能改为论资排辈,即按照资历排队升迁。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