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中唐群英_琅星【完结】(16)

  李俶换好衣装,怀着激动的心情走进正堂,看见一位身高近两米,魁梧刚健,年纪四十多岁的中年武将。史书记载:郭子仪身长七尺,体貌秀杰。

  郭子仪见到李俶,抱拳行礼:“臣左卫长史郭子仪拜见广平王。”

  李俶笑道:“郭将军不必多礼,俶与旰情同兄弟,视将军如长辈。”

  郭子仪俯首跪地:“臣惶恐!”

  李俶扶起郭子仪:“俶向来不喜欢朝堂上那些繁文缛节,失礼之处,还请将军莫要见怪。”

  郭子仪:“郡王言重了。”

  李俶见郭子仪身后跟随一人,年纪二十多岁,身材相貌与郭子仪和郭旰颇有几分相似,李俶好奇的问:“这位少年是?”

  郭子仪:“曜儿,见过郡王。”

  少年抱拳行礼:“郭曜拜见广平王。”

  郭旰对李俶说:“曜是旰的兄长。”

  李俶赞道:“不必多礼,郭家儿郎个个资貌瑰杰、出类拔萃。”

  郭子仪:“郡王过誉了。”

  李俶请郭子仪、郭曜落座。郭子仪专程前来祝贺李俶大婚,并感谢李俶对郭旰的救命之恩。除此之外,郭子仪没有多说什么。李俶有意留郭子仪吃饭,郭子仪借故推辞。李俶也不勉强,毕竟是初次见面,太过热情反而容易引起误会。李俶有所耳闻,李隆基非常忌讳宗室与外臣,特别是与武将交往。正因为如此,自己没有主动去郭子仪府上拜会。要不是因为自己大婚,郭子仪也不会冒昧来访。

  送走郭子仪,李俶感慨的对郭旰说:“汝父有李靖之材,将来必为国之栋梁。”

  郭旰自然以为李俶在恭维自己父亲,回答说:“郡王过誉。家父身为武将,天下承平日久,难有用武之地。”

  李俶笑了笑,故作神秘的说:“郭兄放心,上天自会成全汝父。”

  郭旰:“多谢郡王吉言,您还是叫我郭二吧。”

  李俶笑道:“郭二不雅,还是叫二郎吧。”唐代没有计划生育政策,家家户户子女众多,普通人家常以数字为孩子取名,例如李四、王五,排到十以上也很常见。与之相对,门阀世家给子女取名十分慎重,不光有名还有字,好友之间常以二郎、三郎相称。李隆基排行老三,年轻时被称为三郎,成为大唐皇帝后,亲近之人仍然以“三郎”相称。

  一个初秋的下午,李俶正在后花园凉亭中读《三国志》。郭旰未经禀报,带来一人。郭旰宿卫王府已有大半年,李俶一直以兄长相称,渐渐的郭旰也把李俶看作兄弟,不再像以前那样拘泥礼数。

  来人是郭子仪的三子、郭旰的弟弟郭晞。郭晞身材与郭旰接近,相貌英武,气质不凡。郭晞走到李俶身前,屈身抱拳行礼:“郭晞拜见郡王。”

  李俶起身扶起郭晞:“不必多礼。”

  郭旰给李俶介绍:“这位是三郎晞,小旰两岁,自幼读书习武,立志将来驰骋沙场,为国效力。”

  李俶赞道:“好个热血少年!今日俶做东,咱们不醉不归。”

  酒宴上,李俶亲手给郭旰、郭晞斟酒,俨然把两人当作自己的哥哥。

  郭晞显得十分拘束,从小受儒家教育,“君臣有礼、长幼有序”的封建等级秩序牢牢印在心中。

  郭旰性格直爽,对郭晞说:“郡王待人热情和蔼,三郎不必如此拘礼。”

  李俶补充道:“二郎说得不错,王府里俶说了算。三郎只管把这里当自己家,不必客气。”

  郭晞依然显得有些拘束。李俶与郭旰、郭晞开怀畅饮,因为酒量浅,不久便醉倒了。郭旰、郭晞把李俶扶回卧室。

  从卧室出来,郭晞问郭旰:“郡王醉成这样,没事吧?”

  郭旰轻松的笑道:“郡王有王妃照顾,三郎只管放心。说起来,郡王的酒量真是不敢恭维。”

  郭晞好奇地问:“郡王经常这样醉得不醒人事?”

  郭旰回答:“这倒没有,郡王平日很少饮酒,难得像今日这样。”

  郭旰将郭晞送到府门口,突然问郭晞:“三郎觉得郡王如何?”

  郭晞看了看一旁的侍卫,低声说:“你我这样背后议论郡王不太好吧。”

  郭旰毫无顾忌:“直说无妨。”

  郭晞:“二哥好福气!在这样一位性情直率、待人和蔼的郡王手下做事,让做弟弟的着实羡慕。”

  郭旰:“看得出郡王对三郎印象不错,等有机会为兄请郡王给三郎谋个差事。”

  想来郭旰把郭晞介绍给李俶,就是希望李俶为郭晞谋个职位。然而李俶此刻空有郡王之名,没有任何实权,能够调动的兵只有王府的十名侍卫。

  第七章 天宝开年

  更新时间2012-6-26 21:19:22 字数:2967

  时值隆冬,大地覆盖着厚厚一层雪。尽管天气十分寒冷,长安城中却随处可见忙碌而充满喜悦的人们,一年中最盛大的节日—春节很快就要到了。腊月二十七,宫中派人送来请柬,除夕之夜,李隆基在大明宫麟德殿举行宴会,受邀参加的包括皇室宗亲、王公大臣和各国使节。李俶第一次参加这样的盛宴,心中十分激动。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