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中唐群英_琅星【完结】(190)

  严庄、宋和向来不和,两人在大殿上你一言我一语互不相让,争得面红耳赤。

  张通儒刚从唐军追击中捡回一条命,心存畏惧,支持宋和提出的北撤建议。

  安庆绪担心被唐军围困在洛阳,采纳宋和的意见,“下诏”燕军主力渡河北撤。

  “皇帝”已然下诏,严庄回天无力,跪地请命:“臣愿率军留守洛阳,牵制唐军。”

  安庆绪显得很是惊讶,对严庄说:“大夫是我大燕栋梁之臣,怎可以身犯险。”

  宋和在旁说:“陛下要想安全撤离洛阳,必须留下一位重臣牵制唐军。严大夫对陛下忠心赤胆,您就成全他吧。”

  安庆绪顾不得许多,拨给严庄精兵三千,命严庄统率三万新招募的兵士留守洛阳,牵制唐军。

  燕军撤离洛阳前,崔乾佑特地前往严庄府上拜会。

  崔乾佑不解的问严庄:“大夫为何自告奋勇的留守洛阳?”

  严庄苦笑不答。

  崔乾佑继续说:“此番陛下渡河北行,带走我军全部精锐,留给大夫的三万人马,都是月内新招募的兵士,靠这些人根本守不住洛阳城。”

  严庄:“将军不必多言,严某知道洛阳不可守。将军此番身负重任,统兵护送御驾到河北后,当力劝陛下驻留邺城,万不可继续北上。”

  崔乾佑:“大夫的意思末将明白,史思明这家伙靠不住。”

  严庄点了点头:“有一件重要的事情,庄想托付于将军。”

  崔乾佑:“大夫请讲。”

  严庄:“宋和这个人,不可久留陛下身边,大军北进途中,请将军寻机杀之。”

  崔乾佑没有询问缘由,抱拳道:“末将领命!”

  严庄:“大军开拔在即,将军回去准备吧。”

  崔乾佑:“末将告辞,大夫保重。”

  崔乾佑领军附送安庆绪渡河北去,郭子仪率军兵临洛阳城下。严庄并没有率军抵抗,直接打开城门向唐军投降。李俶得知郭子仪收复洛阳,与郭旰、章仇瑾瑜带了几十骑轻骑,快马加鞭从汴州奔至洛阳。

  李俶入城后径直前往洛阳皇宫,被郭子仪帐下裨将杜希全拦在应天门外。杜希全奉郭子仪将令,守卫宫城大门,任何人不得进入。

  李俶心中惦记沈媛安危,等不急去找郭子仪,拔剑准备硬闯。

  郭旰向杜希全说明其中缘由,杜希全回禀李俶:“**嫔妃女眷已被安庆绪全部遣散,此刻宫中空无一人。”

  李俶向杜希全询问看押严庄的地点,快马来到洛阳牢城,面见昔日战场上的对手严庄。

  严庄身穿青布衫,见到李俶神情坦然。

  李俶直截了当的问严庄:“是否知道沈媛的下落?”

  严庄看了看李俶,放声大笑道:“亲王马不停蹄的来找严某,不是为战死的唐军将士报仇,而是询问一个女子下落,可笑,可笑之极!”

  郭旰见状,上前一把揪住严庄,怒道:“你这奸贼,今日说出实情还自罢了,若是不说,便打得你说!”

  严庄闭着眼睛,任凭郭旰威胁,面无惧色。

  李俶阻止郭旰,冷静下来对严庄说:“俶知道,先生算得上我大唐难得的人才。只因李林甫、杨国忠嫉贤妒能,排抑胜已,先生报国无门,方才流落河北,为安贼所用。”李俶对身边的牢城使说:“好生对待严先生,一日三餐都要有酒肉。”

  牢城使不过是个芝麻绿豆大的官,连忙向李俶允诺。

  李俶和严庄在大牢中相对而坐,两人眼睛对眼睛看了许久。

  严庄终于开口对李俶说:“孙孝哲从长安押送到洛阳的一千女眷中并无沈媛,最明显的证据就是安庆绪曾经重金悬赏沈媛的下落。”

  李俶走出牢城,心中既喜悦又担心,仰天问道:“媛儿,你到底在哪里?”

  唐军收复东都的捷报传到长安,李亨龙颜大悦,下诏赦免李俶阵前抗命之罪,恢复天下兵马元帅之职。李亨亲拟诏书,布告天下,册封郭子仪为汾阳郡王,册封李光弼为临淮郡王,任命张献诚为山南西道节度使,升任卫伯玉为右羽林军大将军,升任王思礼为兵部尚书、加封霍国公,加授李抱玉为御史中丞。

  严庄因为献城有功,李亨下诏赦免其罪,任命其为司农卿。司农卿虽然位列三公九卿,但却没有什么实权。严庄的政治生涯走到尽头,高官厚禄安享晚年,也算是得以善终。

  第百三十章 意外之变

  更新时间2012-8-29 20:28:53 字数:2728

  李俶率河西诸军在东都洛阳周边驻留休整。朝廷中使殿中少监杨谦携皇帝制书前来。

  杨谦当众宣读制书:“皇长子俶,违抗君命,擅离职守,险成大祸。幸得先皇护佑,反贼畏惧龙威,弃城仓惶北遁。着免去天下兵马元帅之职,即刻随中使返回长安。帐下诸军将领留驻原地,各司其职,不得妄动,违者以抗命论处。”

  郭旰、哥舒曜、李元谅、南霁云四人一起上前,手握兵器围住杨谦。杨谦哪见过这阵势,吓得双腿发抖,下身湿了大片。

  李俶此刻心情复杂,奉诏返回长安,会不会重蹈数年前王忠嗣的覆辙?抗命不回?只怕河北失地尚未收复,河南又将陷入内战。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