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中唐群英_琅星【完结】(218)

  李豫见孙茂林爷孙俩忙不过来,主动当起帮手。李豫从伤者口中得知,唐军和燕军正在吴庄东北的博平交战。镇上的百姓见战火烧到家门口,纷纷举家逃往博州。

  孙茂林抽空对李豫说:“年轻人,你朋友的伤势好得差不多了,带他走吧。”

  李豫:“先生您呢?”

  孙茂林:“这里有这么多受伤的百姓,老朽岂能置他们于不顾。”

  李豫:“在下愿留下。”

  孙茂林拍了拍李豫的肩膀,查看病人去了。

  不多时,门外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一队十余人的燕军游骑来到济仁堂门外,四名军士持刀冲进屋内,赶走正在就医的百姓。

  李豫见到燕军,顿时紧张起来。

  一名燕军校尉走进屋门,大声嚷嚷着说:“谁是郎中?快给老子滚出来!”

  孙远瑛正要上前理论,被李豫拉住。

  两名燕军兵士扶着一名受伤的军官进到屋里。

  孙茂林走上前,见伤者胸口上插着一只箭,人已昏迷不醒。

  燕军校尉拔出长刀架在孙茂林脖子上,威胁说:“治不好我们将军,修想活命!”

  李豫定了定神,上前对燕军校尉说:“军爷放心,我家先生是药王孙思邈的后人,医术精湛。您这样刀兵相见,反而耽误了给这位将军治伤。”

  燕军校尉见李豫说的有理,收起长刀。

  孙茂林为伤者取出箭头,上药包扎好伤口,开出方子让孙远瑛去煎药,对燕军校尉说:“病人已无大碍,不过需要静养两日。”

  燕军校尉:“那就不客气了,我们就在此住两天。这个姓颜的不知从哪儿变出来的骁骑劲旅,可把我们害苦了。”

  李豫试探性的问:“军爷说的可是平原颜真卿?”

  “不错。”燕军校尉注意到李豫仪表不凡,谈吐大方,突然质问道:“你是何人?在此作甚?”

  这一问可把李豫问住了。好在有孙茂林在旁解释:“这位是我在魏州的远房侄子,因为战乱暂住老朽家中。”

  燕军校尉看了看李豫,口气有所缓和:“听你的口音,可不像魏州人。”

  李豫解释说:“军爷英明,在下长期在洛阳经营药材生意,不久前才回到魏州。”

  燕军校尉随意从案上拿起一根草药问:“这是什么药?”

  李豫不懂识别药材,被逼无奈只得硬着头皮回答:“这是葛根,性凉,味甘,用于清热解毒。”

  燕军校尉同样不懂药材,见李豫回答得很“专业”,继续问:“家住魏州城内何处?”

  唐军围攻魏州时,李豫多次查看魏州城地图,其中地名早已牢记于心,随口答道:“城东平安坊。”

  燕军校尉没有继续问下去。

  第三天上午,燕军离开了济仁堂。

  燕军离去不久,孙茂林连忙把李豫和孙远瑛叫到身边,拿出一包面饼交给孙远瑛,对李豫说:“什么也别说,你们赶快离开这里。”

  李豫不解的问:“先生这是为何?”

  孙茂林:“两个月前,老朽去过魏州,就住在公子说的平安坊,那里去年就已改名平唐坊。”

  李豫对孙茂林说:“要走,我们一起走。”

  孙茂林:“老朽年纪大了,经不住长途跋涉。而且这里还有很多病人,需要老朽医治。”

  李豫走到孙茂林面前,拱手道:“在下大唐太子李豫,先前隐瞒真实身份实属无奈,还请老先生见谅。”

  孙茂林正要跪地行礼。

  李豫拦住孙茂林:“不必如此。”

  孙茂林:“老朽有个不情之请,肯求殿下照顾好远瑛。”

  李豫拱手拜别:“老先生放心,豫会把远瑛看作自己的亲弟弟。”

  孙茂林目送李豫远去,自言自语道:“大唐有这样一位太子,百姓的苦日子快要到头了。”

  黄昏时分,一队燕军骑兵进入吴庄,将济仁堂团团围住。

  燕军校尉命令道:“给我搜!”

  少顷,兵士回报:“医馆中没有发现要找的人。”

  燕军校尉揪住孙茂林问:“李唐太子在哪儿?”

  孙茂林依旧是那张和蔼的面容,毫无惧色。

  燕军校尉怒道:“窝藏敌首,死罪当诛!来啊,放火烧了房舍,把这老家伙给我吊在树上。”

  李豫、刘德顺、孙远瑛避开大路,抄小道向平原进发。北行路上不时遇见三五成群的逃难百姓,从难民口中得知,燕军正在围攻博平县城。史思明拿下常山后,派兵进攻跟随颜真卿举义的河北诸郡,各郡相继沦陷,只剩下平原、博平、清河三城还在继续抗敌。

  刘德顺对李豫说:“前方两军交战,形势十分危险,咱们还是改去他处吧。”

  孙远瑛对李豫说:“殿下,我们东面是黄河,博平城在东北,西面和南面在叛军控制下。”孙远瑛曾跟随孙茂林在周边郡县行医,对这一带非常熟悉。

  李豫想了想,说:“前日,燕军校尉说过,他们受到颜真卿的骁骑袭击,说明这一带必有唐军骑兵活动。”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