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中唐群英_琅星【完结】(259)

  这一日,行至鄯州城下,被一队全副武装的骑兵截住。骑兵领队是陇右节度使李抱玉的族弟李抱真。李抱真策马来到马重英面前,拱手道:“家兄已在府中备下酒宴,请马将军入城一叙。”李豫节度河西时,马重英和李抱玉长期在一起共事,两人之间十分熟悉。

  陇右节度使府,李抱玉走出府门,将马重英迎入后堂宴会厅。

  酒过三巡,李抱玉对马重英说:“将军本该在长安,如今远行至此,不知欲往何处?”

  马重英回答:“吐蕃逻些城。”

  “逻些城!”李抱玉有些惊讶,继续问:“是陛下授命将军前往吐蕃?”

  马重英直言回答:“重英此行,并非陛下授命。吐蕃赞普有难,重英前往相助。”

  李抱玉突然站起身,将手中酒杯摔倒地上,厉声喝道:“我朝与吐蕃正处于交战状态,将军此行,等同投敌!”

  与此同时,从后堂前后涌出数十名全副武装的兵士。站在李抱玉身旁的李抱真拔出腰间佩剑。

  马重英丝毫不乱,平静的解释道:“重英此行,已经过陛下恩准,何谓投敌。”

  李抱玉不信马重英之言,问:“有何为证?”

  马重英无言以对。马重英为了尽快返回吐蕃,日夜兼程。此时,兵部发出的公文尚未到达鄯州。

  李抱玉:“既然将军拿不出凭证,那就只有委屈一下。拿下!”

  “且慢!”马重英从怀中掏出临行前李豫赠予的玉牌,那是李豫身为太子时的玉碟,如今李豫已是大唐皇帝,见此玉牌如皇帝亲临。

  李抱玉见到玉牌,跪地行礼:“臣见过陛下。”

  马重英率领手下兵士离开鄯州,途径石堡城,进入吐蕃境内。一个月后,马重英到达逻些城,秘密拜见赞普赤松德赞。赤松德赞见到马重英,十分高兴,与其密谈了一整夜。马重英向赤松德赞献上对付郎氏和末氏的计策。

  三个月后,马重英协助赤松德赞,成功平定了郎氏和末氏之乱,郎季多吉、末郂二人被杀。十七岁的赤松德赞正式接管了吐蕃王国的最高权力,任命马重英为右将军,赐予金银珠宝无数,美女奴隶数百人。马重英推辞不受,并向赤松德赞提出辞行。赤松德赞再三挽留,马重英不应。赤松德赞派卫队前往马重英的家乡彭域,扣押其族人以为人质。马重英被逼无奈,只得留了下来。

  第百八十二章 回京主政

  更新时间2012-11-19 22:16:21 字数:2125

  一连十余日,李豫一直呆在远离长安的麟游九成宫陪伴沈媛。时间一长,长安城中的官员都知道皇帝身在九成宫,却只有极少数人明白其中原因。九成宫本是皇家避暑的离宫,眼下正值深秋,天气寒冷,就算皇帝不在京师坐镇,也应该去骊山华清宫,享受温泉。官员们私下里议论纷纷,各种猜测逐渐流传开来。长安城的大街小巷中,关于皇帝的秘闻轶事成为百姓茶余饭后谈论的话题。

  一日,李豫与沈媛在九成宫碧城殿,哥舒曜前来禀告:“左羽林卫大将军马燧有急事禀奏,现在殿外候见。”

  李豫猜到马燧前来所谓何事,对哥舒曜说:“有请。”

  沈媛正要起身离去,李豫抓住沈媛的手说:“媛儿,没关系。”

  马燧走进碧城殿,见到李豫,跪地奏道:“时下战乱初定,陛下滞留麟游多日,京城官员和百姓多有议论。末将恳请陛下立刻返回长安,以安人心。”

  “洵美请起,豫知道轻重缓急。”李豫上前,准备扶起马燧。

  马燧跪地不起:“陛下不下令回京,臣就跪在这里不起来。”

  “你,你放肆!”李豫心烦意乱,带着沈媛准备离开。

  马燧跪在上拦住李豫。

  李豫质问道:“你要挟朕吗?!”

  马燧无奈,只得让开路。

  马燧走后,沈媛对李豫说:“陛下,忠言逆耳,马将军说得对。眼下朝中局势多变,您应该尽快回长安。”

  李豫握着沈媛的手说:“我们一起回去。从今日起,你就是大明宫的女主人。”

  沈媛低着头,欲哭无泪,默然无声。作为封建社会的大家闺秀,从小受三从四德教育,自然把名节看得比什么都重要。

  李豫突然激动地说:“我知道你担心什么。朕即刻下诏,谁敢议论皇后,诛灭九族!”

  沈媛:“陛下,求您别再逼媛儿。您不能为了媛儿一人,祸乱整个国家!”

  李豫沉默片刻,抱着沈媛说:“那好,你答应我,好好呆在这里。我让二郎和明山留下,有什么事你尽管跟他们说。”

  沈媛点头应诺。

  李豫把九成宫的事务安排妥当,带着哥舒曜骑快马返回长安。

  回到长安的第二天清晨,李豫在延英殿主持早朝,听取众臣汇报军政要务。从李豫前往东都算起,时隔四个月,朝臣们终于见到皇帝,先前的各种流言蜚语不攻自破。因为积压的事务太多,早朝足足进行两个时辰,临近中午时分才结束。李豫请众臣一起用过午膳,朝臣们返回各自衙门办公,大唐帝国的权力中枢恢复了正常运转。

  -------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