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中唐群英_琅星【完结】(285)

  李豫:“裴公身兼刑部尚书,当尽快侦破此案。如有必要,可以宰相身份,亲往案发地调查。”

  裴遵庆:“臣遵命。”

  五日后,兵部侍郎马燧急匆匆的来见李豫。

  马燧向李豫奏报:“兵部刚刚收到扬州大都督府长史李峘六百里加急,江南东道明州、台州、歙州辖下的多个县,相继爆发农民聚众围攻、焚烧县衙的事件,乱民有近万之众。”

  “什么!?”李豫大惊失色的站起身,自己登基即位不到一年,好事没有遇到多少,坏事却是接踵而至。

  李豫问马燧:“洵美以为该当如何处置?”

  马燧抱拳回禀:“末将以为应当授权李长史,调度府兵平息祸乱,并且查办惩治引发民变的祸首,安抚当地百姓。”

  李豫签发敕令,任命扬州大都督府长史李峘为江淮都统,授权其征调江南东道各州府兵,平息明州、台州、歙州之乱,同时调查三州官吏,找出民变的源头。

  马燧走后,李豫隐隐觉得明州、台州、歙州之乱,似乎与几日前裴遵庆奏报的河南道连环命案有所关联,将命案发生地串联起来,正好由江淮到洛阳,最后指向长安。

  次日,宣政殿早朝后,李豫在紫宸殿召集内阁,宣布自己将前往东都,命中书令崔圆、右相颜真卿留驻长安,全权处理京中事务,礼部尚书崔光远、兵部侍郎马燧、御史中丞严郢随行前往洛阳。

  李豫召来羽林军诸将,命哥舒曜与王霆、章仇瑾瑜、尚可孤、郭昢、郭晤留守大明宫,浑瑊、薛平、仆固玚、郭曙随自己前往东都洛阳。

  李豫此番前往东都洛阳,没有銮舆仪仗开道,显得十分的低调。随行官员只带了崔光远、马燧、严郢三人,浑瑊、薛平、仆固玚所率飞龙甲骑和羽林轻骑各一百护卫,至于内侍和宫女则是一个都没带。

  御驾离开长安,经过潼关,进入陕州境内。李豫吩咐崔光远、浑瑊、薛平率卫队继续前行,自己则带着马燧、严郢、仆固玚、郭曙扮作客商,微服前行。

  李豫一行来到陕州桃林县城,投宿悦来客栈。十多天前,就在悦来客栈,五名投宿的外乡人被杀。因为刚发生过命案,客栈的生意十分冷清,老板见到有客人来住店,连忙招呼伙计为李豫五人牵马、拿行李。

  安顿妥当,李豫与马燧、严郢来到大堂,见大堂中没有一位客人。客栈掌柜站在柜前,一副愁眉苦脸的样子。

  李豫问客栈掌柜:“听说此地不久前曾发生过血案,不知是否真有其事?”

  客栈掌柜回答:“不瞒客官,十多日前,小店确是发生过命案。不过客官别担心,你们住的是前院上房,那几位被杀的越州人当时住在后院偏房。”

  李豫:“哦?你怎么知道被害者是越州人?”

  客栈掌柜:“干我们这行的,南来北往的客人见得多了。只要客人开口说话,一听口音便知从哪儿而来。”

  严郢:“哪你说说我们从何而来?”

  客栈掌柜:“听您几位的口音,定是从京城而来。”

  李豫:“店家果然厉害!可否引我等去后院命案现场看看。”

  客栈掌柜显得有些警觉:“你,你们是衙门的人?”

  李豫笑道:“当然不是,只是好奇而已。”

  客栈掌柜:“行,您几位算是本店的贵客,有什么要求一概满足。”

  客栈掌柜领着李豫、马燧、严郢来到后院,用钥匙打开一间偏房的门锁:“三位,这里就是命案现场。”

  李豫看了看屋内,现场已经打扫干净,找不到什么线索。李豫问客栈掌柜:“你们是什么时候发现死者的?”

  客栈掌柜:“那日,大概是午时,听伙计说五个越州客人住的偏房一上午都没有动静,我觉得奇怪,于是来到后院推门进去查看。这一看可不得了,当时那个惨状,现在想起来都觉得后怕。”

  李豫:“当时的现场是什么样子?”

  客栈掌柜:“那五个客人横七竖八的倒在床上,床上、地上全都是血。我立刻报了官。后来,县衙、州衙的人,还有京城来的大官都来调查过。”

  严郢:“案发前一天夜晚可有听到什么异常响动?”

  客栈掌柜:“没有。后院年久失修,平时很少住人。那五个越州客人傍晚前来投宿,身上没几个铜钱,只能住这最便宜的偏房。”

  从后院返回前院的路上,李豫问客栈掌柜:“你可知道那五个越州客人之间是什么关系?”

  客栈掌柜:“五个人都是三十左右年纪,看外貌不像是兄弟,但彼此之间似乎很熟,应该是同村之人。”

  回到房间,马燧对李豫说:“公子,刚才有收获吗?”公子是李豫给自己安排的临时称呼。

  李豫:“五名被害者身上没有多少钱,可以判断凶手杀人的目的肯定不是谋财害命。”

  马燧:“不错!这五名来自江南东道越州的同村人,抱着同一个未知的目的,远行到此借宿,不想却命丧他乡。五人既无随身财物,应该不是来做生意的,又是同村人,走亲访友的可能性也不大。”

  李豫:“洵美认为他们从江南远道而来,所为何事?”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