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中唐群英_琅星【完结】(292)

  李豫怒道:“岂有此理!光天化日之下,难道没有王法了!”

  张奂:“公子有所不知,‘韦记’老板韦傐乃是润州刺史韦儇的亲弟弟,张某一介草民,哪里斗得过刺史老爷。”

  李豫:“你可有去扬州大都督府上告。”

  张奂:“张某去了,把身上仅有的一百缗钱给了大都督府的刘法曹,请他为张某主持公道。那个刘法曹收了钱,对我说:‘前任大都督府田长史在扬州抢掠胡商,杀人无数,都没有受到朝廷惩治,你的这点芝麻绿豆大的小事还是算了吧。那润州韦刺史可是当今圣上的养母—韦太后的堂弟,皇亲国戚,你一个小商人惹不起。’”

  李豫:“好个官官相卫!”

  张奂:“张某自知无力与那夺我妻儿和家产的恶贼相斗,离开扬州,准备北上返回家乡,行至此地,实在想不通,所以跳湖自尽。”

  李豫:“朝廷任命的淮南道、江南道黜置使,宰相裴遵庆正在扬州。裴公清正廉明,张兄可前去鸣冤告状。”

  张奂叹了口气:“张某只是一个身无分文的下贱商人,哪有机会见到当朝宰相。”

  李豫对仆固玚说:“子圭,去取纸笔来。”

  仆固玚很快拿来纸笔。李豫提笔在纸上写下四个字“查清案情”,交给张奂:“张兄可持此信去扬州大都督府,裴相公见过此信,自然会为你做主。”

  张奂看了看信纸上的四个字,又看了看李豫,不置可否的说:“这,这个有用吗?”

  崔光远在旁笑道:“当然有用,你这小子,上辈子积了什么德,时来运转啦!”裴遵庆在李豫手下做过节度使判官多年,自然认识李豫的笔迹。

  李豫对张奂说:“今夜好好休息。明日一早,你与我们一起去扬州。”

  次日傍晚,李豫一行乘坐的船抵达扬州。张奂向李豫告辞,前往扬州大都督府告状。扬州大都督府治江都,督扬、和、滁、楚、舒、庐、寿七州。

  李豫等人也弃舟登岸,从东门入城。走在扬州城的大街上,看着熙熙攘攘的人流和车马,李豫仿佛回到了天宝初年的盛世时期。

  隋唐时期,扬州城算得上是江淮地区的大都会,包括江都、江阳两个县,城墙南北长十五里,东西长七里,城内有居民近二十万。整个城池分为子城和罗城两部分,子城位于城北蜀冈之上,为扬州大都督府、扬州刺史府、江淮盐铁转运使、江淮漕运使等官衙所在地。罗城在子城之南,是工商业区和居民区,有南北大街六条,东西大街十四条,城门十三座,城市的规模仅次于西京长安和东都洛阳。

  与大唐帝国的其他城市截然不同,走在扬州的大街上,随处可见衣衫褴褛的外国人,这些人绝大多数是波斯胡商。半年前,扬州大都督府长史田神功纵兵劫掠州城,居住在城内的数千波斯胡商家产被劫掠一空,不少人还丢了性命。时间过去半年,波斯胡商的生意多被汉人承接,扬州城逐渐恢复了昔日的繁华,只是大街上多出不少流浪的波斯人。

  李豫看到这些流落街头的波斯胡商,心生怜悯,低声对崔光远说:“你草拟个方案,以朝廷名义安抚这些波斯商人,把原属于他们宅地和商铺物归原主。”

  崔光远:“崔某记下了。公子您真是文成武德,恩泽万民。崔某感动之至!”

  李豫听得肉麻,连忙阻止道:“好了,好了,不要再捧了。”

  李豫对众人说:“时间不早了,我们先找家客栈住下。”

  第二零八章 拜圣火教

  更新时间2013-1-9 20:57:59 字数:2461

  当晚,李豫一行七人入住城东通邗客栈。

  大家在客栈大堂用过晚餐,李豫回到自己屋中,正在看崔光远草拟的安抚扬州波斯商人的公文。

  同行的红袖端着一木盆热水走进来,对李豫说:“公子,天冷了,用热水烫烫脚吧。”

  李豫正在考虑崔光远的安抚方案,没有在意,任由红袖为自己脱去鞋袜,双脚放入木盆。李豫只觉得双脚十分舒服,放下手中的公文,这才注意到红袖正在为自己洗脚,连忙说:“红袖姑娘,别这样,你可不是官奴。”

  红袖没有停手,一边为李豫洗脚一边回答:“红袖愿意,如果没有公子相助,红袖的爹爹和乡亲们怎能入土为安,怎能将凶手绳之以法。”

  李豫扶起红袖:“你放心,豫一定严惩杀害你爹爹和众乡亲的凶手。”

  次日一早,李豫吃过江南特色的早餐,走出客栈,沿着东门大街出了东门,只见护城河两岸柳树垂枝,笼罩在薄薄的雾霭中。东门外的护城河又名保扬湖,即后世的瘦西湖,乃是扬州城的精华所在。

  站在东门桥上向北望去,只见保扬湖中有一半岛,半岛上修筑有亭台楼阁、水榭廊桥,石拱桥的倩影倒映在水波涟涟的河面上,显得空灵秀美。

  李豫看得入神,问身边的人:“那边是什么地方?”

  崔光远回答:“早就听闻京师的员庄和扬州的李园并列天下庄园翘楚,今日一见,果然不虚此名。公子,如果您喜欢,不如去那李园住几天。”

  李豫:“李园?是何人的园子?”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