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中唐群英_琅星【完结】(295)

  耿湋:“恭敬不如从命。”

  李豫对崔光远等人说:“你们先行一步,我与日进、坦途随后便来。”

  李豫把耿湋请到茶楼,要了一壶清茶,几碟瓜果。浑瑊、薛平随行左右。

  李豫开门见山的问:“耿兄既是河东人,为何寄居广陵?”

  耿湋回答:“两年前,安贼作乱,家父为了避祸,举家迁居于此。”

  李豫:“耿兄对当前局势如何看?”

  耿湋:“如今这江淮,官吏贪渎、祸乱四起,百姓苦不堪言。”

  李豫:“朝廷不是派了李太尉和裴相来江淮,平息暴乱,抚慰百姓。”

  耿湋:“李太尉乃是当朝柱国,平息浙东袁晁之乱自然不在话下。然而江淮百姓之苦,根源不在袁晁。裴公虽然官居宰辅,但要理清盘根错节的江淮,恐怕也是力不从心。”

  李豫:“以耿兄看来,如何才能澄清江淮?”

  耿湋:“除非圣人亲自来。这怎么可能。”

  李豫笑道:“怎么不可能。耿兄一表人才,不知是否有意为朝廷效力?”

  耿湋:“说来惭愧,在下家道中落,无钱无势,空有一颗雄心壮志,却是报效无门。扬州府的春闱便名落孙山。”

  李豫:“不必灰心,明年再考。我和耿兄打个赌,明年耿兄你一定进士及第。”

  耿湋:“多谢李兄吉言。”耿湋,字洪源,河东人,代宗宝应元年登进士第,官至右拾遗,与钱起、卢纶等人齐名,号称“大历十才子”。

  李豫辞别耿湋,与浑瑊、薛平来到子城内的扬州大都督府门前。薛平上前亮出玉牌,带着李豫、浑瑊走进大都督府,径直来到后堂。李豫之前嘱咐过崔光远和马燧,除了裴遵庆外,不要向其他人透露自己驾临扬州的消息。

  少顷,裴遵庆、崔光远、马燧前来见驾。

  李豫扶起三人,语重心长的说:“各位到江淮已有数日,这里的情况大致知晓,江淮之事该怎么办,都说说吧。”

  马燧:“燧以为,当前第一要务是平定袁晁之乱。”

  裴遵庆:“下官到扬州四日,主要为李将军的大军安排渡江船只、筹措钱粮补给。”

  李豫:“裴公啊,你可是我朝首辅。离开东都前,朕特意授予你便宜行事、临机专断之权,可不是让你来给你大将军管后勤。”

  裴遵庆跪地道:“陛下恕罪,臣有负圣命。”

  李豫上前扶起裴遵庆:“裴公请起。朕有两位老师,一位是邺侯李泌,一位便是裴公您。”

  裴遵庆:“臣惶恐!”

  李豫:“朕知道江淮的水很深,不过裴公不必担心,有朕支持你!对于涉案官员,该怎么办就怎么办,不要有任何顾忌。”

  第二一零章 初到润州

  更新时间2013-1-13 21:43:34 字数:2217

  次日,御史中丞严郢刚从大江南岸的润州暗访归来,没有休息便来面见李豫。

  李豫见到严郢风尘仆仆、十分辛苦的样子,劝慰道:“严爱卿辛苦了。注意身体,不可操劳过度。”

  严郢并不领情,一脸严肃的说:“陛下可知前隋炀帝游幸江都,搞得江淮一带民不聊生。”

  没等李豫回答,崔光远斥责道:“严中丞,你说这话什么意思?你竟把那暴虐的亡国之君与陛下相提并论。”

  马燧解释道:“严中丞切莫误会,陛下从东都微服至此,并未叨扰地方。”

  李豫知道严郢此人就是这性格,没有在意,问:“爱卿此去润州,可有收获?”

  严郢回奏道:“日前,有润州商人张奂击鼓鸣冤,状告润州刺史韦儇与其弟韦傐,强占其家产及妻儿。下官前往润州调查了三日,通过询问张奂的邻里,其冤情基本属实,只是张家的地契已被韦儇收缴销毁,缺少最重要证据。”

  李豫想了想,对严郢说:“明日一早,爱卿带上张奂,与朕一起去润州。”

  崔光远:“陛下,大江南岸有暴民聚众作乱,您去太危险了。”

  马燧也劝阻道:“崔尚书所虑在理,江南不比江北,请陛下三思。”

  李豫:“润州与扬州仅一江之隔,又不是什么龙潭虎穴。明日一早,我们跟着严中丞前往润州,顺带送红袖姑娘回家。”

  次日清晨,李豫一行乘严郢的官船沿邗江南下,经扬子县瓜州渡口进入长江。

  李豫站在船头,只见一江清水浩浩荡荡的东流入海,心生感触,对众人说:“诸位看这大江,水天一色,甚为壮观。”

  马燧:“‘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这大江的景色果然如李太白的诗句。”

  严郢:“‘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严某觉得杜工部的诗更为贴切。”

  李豫随口吟道:“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崔光远赞道:“好诗!绝妙至极,公子的胸怀远非我等可及。”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