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中唐群英_琅星【完结】(304)

  严郢依然不肯罢休:“臣前几日寻访江宁、句容两县,百姓已经被官府压榨得所剩无几。前朝隋炀帝杨广喜好出游,三次巡游江南,劳民伤财,激起民变,最后殒命江都。陛下万不可步其后尘。”

  李豫大怒:“放肆!你竟敢把朕与那亡国暴君相提并论。坦途,将这个逆臣给我拿下,押到府门外斩首示众!”

  严郢毫无惧色道:“且慢!臣不惧死。但臣有要事要启奏陛下,请陛下容臣说完,再杀臣不迟。”

  “陛下息怒!请陛下从轻发落严中丞。严公也是一番好心,请陛下从轻发落。”裴遵庆、崔光远、浑瑊、薛平一起为严郢说情。

  李豫问严郢:“你还有何事?”

  严郢:“句容县北铜山盛产铜金。臣在暗访中发现,当地铜金开采量远大于报给户部的数额,几年下来,其中差额至少价值两百万缗。”

  李豫:“将严郢押入润州大牢,待朕巡游返回再行处置。”

  薛平亲自将严郢送入润州牢城,留下一队飞龙甲骑兵士守卫。薛平对严郢说:“严公暂时在此委屈一下,有什么需要尽管告诉属下兵士。待陛下返回,定会还严公清白。”

  严郢无奈的拱手道:“多谢薛将军。”

  李豫乘坐官船从润州出发,沿着官河经曲阿、晋陵、无锡,行至苏州城外枫桥,天色已晚。李豫下船登岸,看到运河两岸幽美的深秋景色,秋月、乌啼、江枫、渔火,听到不远处的寺院传来钟声,想起诗人张继的《枫桥夜泊》,随口颂道:“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侍女阿曹为李豫披上披风:“千古绝句!陛下真是文武双全。”

  次日,李豫登临虎丘山,来到剑池旁。

  侍女阿曹向李豫进言:“听老人们说,这虎丘山下、剑池之底,是吴王阖闾墓。阖闾喜好宝剑,相传墓中埋藏着‘专诸’、‘鱼肠’等三千把远古神剑,此池故而得名剑池。即便盛夏时节,池水依然寒气逼人。”

  在阿曹的鼓动下,李豫命令苏州刺史侯令仪,征调民夫,抽干剑池之水,打开吴王阖闾墓。

  “封坟护墓”是中国文化的传统,也是儒家王道思想和仁政观念的重要体现。唐律规定“挖坟掘墓者,流放三千里;已开棺椁者,处以绞刑;意外挖开而不修复者,徒刑三年”。皇帝要开掘先朝帝王之墓,绝对是骇人听闻,崔光远连忙出言劝阻,却被李豫一番训斥。

  剑池泉涌不断、深不见底,要抽干其水,谈何容易,只能以人工用木桶一桶一桶往外倒,没有十天半月不会有效果,李豫下令暂时驻留苏州。

  太尉李光弼派副将云麾大将军、临川郡王李国臣,从台州送来捷报:已成功劝降浙东贼首袁晁,收复州城临海。袁晁恳请面君领罪,臣自作主张,命先锋使乌承玼、乌承恩护送,不日到达。

  第二一七章 抽丝剥茧

  更新时间2013-1-28 22:02:08 字数:2393

  润州牢城天字一、二号牢房中,关押着严郢和李峘两名钦犯,两人之间只隔了一道木栅栏。守卫这两间牢房的不是牢城狱卒,而是薛平留下的八名飞龙甲骑兵士。

  严郢瞪着李峘,义愤填膺的说:“李峘,把好好一个江南搞成现在这样,你身为地方长官,罪责难逃。”

  李峘笑道:“我们现在同为钦犯,关在这大牢中,你就别摆你的御史中丞官威了。”

  严郢:“我来问你,句容铜山这三年产出的铜金,可是被你贪墨大半?”

  李峘:“开采铜矿是户部直属的丹徒铸钱使负责,与本官没有丝毫关系。”

  严郢:“一个小小的丹徒铸钱使,有能耐贪墨两百万缗?润州刺史与此事脱不了干系,我看你这个江淮都统才是幕后主使。”

  李峘:“姓严的,你不要血口喷人!我身为皇室宗亲,要这么多钱干什么,难倒要造反不成。”

  严郢和李峘隔着木栅栏在大牢里打起了口水战,争论的焦点问题是李豫要保谁,要杀谁。

  一个月黑风高之夜,严郢躺在床上熟睡,李峘伤口疼痛,直到半夜都没睡着。两名飞龙甲骑兵士走进严郢的牢门。一名兵士上床按住正在熟睡的严郢,另一名兵士用带来的锦被包住严郢的头。严郢从睡梦中惊醒,奋力挣扎却无济于事。

  一直在旁边观察的李峘笑道:“姓严的,皇帝要杀的人是你,哈哈!”

  一名飞龙甲骑兵士转过头瞪着李峘喝道:“你笑什么,等解决完这个,下一个就是你!”

  李峘透过油灯的光,见那兵士的眼睛如同魔鬼一般骇人。李峘突然大喊:“来人啊!杀人啦!杀人啦!”

  郭曙带着四名飞龙甲骑兵士冲进了严郢的牢房,制住那两名兵士,严郢从床上爬起来,连咳带喘,差一点背过气去。

  郭曙上前抱拳道:“严公,曙来迟一步,让你受罪了。”

  严郢:“你,你怎么……”

  郭曙:“陛下临行前,薛将军命我严密监视大牢,以防有人对严公您不利。真没想到,被人收买要杀您的,竟然是这两个家伙!?”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