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中唐群英_琅星【完结】(310)

  白元光也提出异议:“组建水师、打造战船少则一年、多则三年。到那时,翁山岛早已收复,水师何用?”

  马燧:“陛下或许有更长远的打算,只是东面大海上并无任何威胁,陛下莫非是想……”

  李豫命人打开地图,指着琉球对众人说:“还是洵美了解我意。我欲设立镇海军,目的并非是小小的翁山岛,而是南面的琉球。”隋唐时期,琉球尚未归入王化,岛上数十个原始部落各据一方。李豫考虑派水师进驻琉球,设立州县。

  崔光远:“陛下,琉球不过是茫茫大海中一小岛,荒蛮之地,不值得如此大费周章。”在崔光远眼里,花一百五十万缗组建镇海军,去取一个琉球小岛,如同直接把钱往大海里扔。

  马燧:“崔公所言有理。我大唐地域之广旷古未有,如今北方战乱初定,大量田地荒芜无人耕种,此刻开疆扩土实无必要,请陛下三思。”

  浑瑊:“我军之长在于骑兵,陛下如有开疆扩土之意,当放眼安西、北庭,而非东海之隅。”

  众人所言合情合理,李豫不好坚持主张,只得暂时放弃组建镇海军的计划。

  李豫下令将收缴的一百五十万缗赃款分为两部分,八十万缗用于接济江淮饥民,恢复农业生产,剩下七十万缗纳入户部统一支度。李豫签署敕令:免除淮南道、江南东道所属各州县未来三年的赋税,以便百姓休养生息。

  一个月后,崔光远前来向李豫报喜:“扬州会试圆满结束,参加此次会试的江淮学子共七百六十二人,按照陛下的意思,选出进士科前十名参加殿试。”

  李豫看过崔光远上呈的表章,很随意的说:“此次恩科会试,崔尚书有没有收受江淮学子的好处啊?”

  崔光远扑通一声双膝跪地,俯首回答:“陛下,臣,臣绝不敢收受贿赂。”

  李豫笑道:“崔爱卿这是干什么。坦途,快扶崔公起来。”

  薛平上前扶起崔光远。

  崔光远站起身,额头上尽是豆大的汗珠。

  李豫:“后日,朕在扬州大都督府亲自主持殿试。”

  崔光远:“臣谨遵圣谕。”

  扬州大都督府正堂,李豫亲自主持殿试。进士科前十名果然不同凡响,个个满腹经纶、才华横溢。想那主考官崔光远胆子再大,也不敢在这个节骨眼上顶风作案。李豫十分满意,破例将十人全部点为进士及第,分别授予县令、县丞、县尉等职。

  殿试刚刚结束,明州传来捷报,在福州刺史、长乐经略使林安確所率的水师协助下,太尉李光弼麾下大将董秦、副将陈利贞率军突袭翁山岛,全歼盘踞在岛上的袁瑛部三千余人。匪首袁瑛及几十名亲随跳崖自尽,教主阿萨率波斯船队向南往琉球方向逃窜。

  李豫召集众人商议,阿萨的船队逃往琉球一事。众人一致认为邪教祸患不除,江南永无宁日。李豫下发敕令新设镇海经略使,从户部拨出四十万缗作为军费,其职责是会同长乐经略使,一起围剿逃窜到琉球的邪教残余势力。

  十日后,李光弼率大军得胜返回,李豫亲临镇淮门迎接。扬州大都督府正堂,李豫设宴犒赏平乱众将。

  次日,李豫签发敕令,加授太尉李光弼为司空,麾下将领董秦、张伯仪、李国臣、柏良器、陈利贞、侯仲庄、乌承玼、乌承恩等人各有封赐。任命李国臣为扬州刺史、张伯仪为润州刺史、柏良器为明州刺史兼镇海经略使。

  三日后,腊月二十,李豫颁布诏书,大赦天下,所有俘虏即刻释放回乡,授予耕作田地。

  江淮之事总算尘埃落定,数十万百姓得到抚慰,各州县官署也恢复运转。

  除夕之夜,李豫听到扬州城内的爆竹声,看到屋外纷纷扬扬飘落的雪花,突然觉得神清气爽,来到门外随口颂道:“五丁仗剑决云霓,直取天河下帝畿。战罢玉龙三百万,败鳞残甲满天飞。”

  崔光远惊叹道:“陛下之诗气势恢弘,全诗赞雪却无雪字,臣听后只感觉神驰天外!”

  李豫笑道:“爱卿过奖了。”

  裴遵庆:“陛下,瑞雪兆丰年,江淮明年定有好收成。”

  正月初一,李豫在扬州大都督府宴请群臣,感谢众将为平定江南所作的贡献。

  第二二二章 刺客姬子(上)

  更新时间2013-2-6 23:40:23 字数:2107

  江南诸事处理完毕,司空李光弼、宰相裴遵庆、御史中丞严郢纷纷奏请李豫,尽快起驾还朝。李豫心中思量:难得来一次江南,还没看够江南美景,就这样回去实在可惜。

  崔光远见李豫没有回应,主动建言道:“时下北方天气严寒,陛下不如暂留扬州,待天气转暖后再起行。”

  李豫:“爱卿之言正和我意。这样吧,李司空率军返回东都驻地,裴相公、崔尚书、严中丞,你们先回长安,处理朝中事务。对于户部尚书元载贪墨一案,只要罪证查实,决不姑息!”

  崔光远:“臣愿留下来随行陛下左右。”

  李豫:“不用了,国事要紧。洵美、日进、坦途等留下随我同行。”

  李光弼、裴遵庆、崔光远、严郢、马燧、浑瑊、薛平:“臣等领命。”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