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中唐群英_琅星【完结】(328)

  米城距离碎叶仅十里,与裴罗将军城都是碎叶的卫城,两个城池一东一西,相互呼应,拱卫着碎叶城。原本留守米城的镇西军已调往顿建城,米城改由白孝德的北庭主力瀚海军驻守。

  大食骑兵兵临城下,白孝德听从李晟命令,守城不出。

  萨利赫误以为唐军胆怯,不敢出战,竟然有恃无恐的率领两千亲骑来到碎叶城下,耀武扬威。

  憋了很久忍无可忍的御史中丞严郢,拉着礼部尚书崔光远一起去找李晟讨要说法。

  李晟见严郢一副兴师问罪的样子,主动起身问道:“什么事惹恼了严中丞,莫非有兵士横行不法?”

  严郢回答:“将士们都安守军纪,并无不法之举。”

  “那是为何?!”李晟看了看同来的崔光远。

  崔光远连忙解释:“大将军别误会,我半路上被严老夫子拉来,什么都不知道。”

  严郢:“敌军步步紧逼,大将军你却一味退让。现在敌人已兵临碎叶城下,我军为何还不出战?!”

  李晟:“陛下只授权中丞监督军纪,行军作战之事中丞无权过问。”

  严郢:“严某奉旨督查军纪,从兵士到你大将军,都在察查之列!这一个月来,前方将士孤军守城,战死沙场者数千。你身为大将军,竟然毫无顾忌,一味龟缩在这碎叶城中,今日你必须给严某一个说法!”天子节钺绝对吓不住严郢,就算是李豫在场,严郢肯定还是这么说。

  李晟拿起天子节钺,严肃地说:“陛下授我节钺,可凭此便宜行事。”

  一旁的马燧对严郢说:“严中丞少安毋躁,我们早已拟定出对敌之策,只待时机到来。”

  崔光远在旁劝道:“严公,你我不懂兵法,别在这里打扰诸位将军。”

  见严郢不肯走,李晟来到地图前:“兵法有云‘守如处女,出如脱兔’,大食骑兵从康国一路攻城拔地,表面上是乘胜东进、来势汹汹,其实已是‘冲风之衰,强弩之末。’我军主力一直在碎叶休整,将士们早已铆足了劲,只待一声令下。”

  马燧:“我们给对手摆下长百里的长蛇之阵,蛇首在碎叶城,蛇身在新城,蛇尾在顿建城。击蛇首,尾动,卷;击蛇尾,首动,咬;蛇身横撞,首尾至,绞。”

  严郢俯首跪地:“严某无知,冒犯了大将军,愿受责罚。”

  李晟、马燧连忙扶起严郢。

  离开行营,来到下榻的驿馆门外,崔光远笑着对严郢说:“严公啊,听崔某一句劝,凡事不必太过认真,夫子有云‘过犹不及’嘛。你我好不容易来一趟西域,不如学学崔某,四处转转,带些奇珍回去也好啊。”

  崔光远不仅是朝廷的礼部尚书,更是皇帝身边的红人,此次西征授命全权负责外交事务,沿途属国和州县的官员自然不会放过巴结的好机会。

  严郢瞪了崔光远一眼,独自走进了驿馆。

  守候在驿馆门口的礼部郎中萧庆迎上前,对崔光远说:“尚书,有客人来访。”

  崔光远很随意的问:“人在哪儿啊?”

  萧庆回答:“在后院休息。”

  崔光远笑道:“前面带路。”

  萧庆引领崔光远来到后院,走进一间厢房。

  房内坐着三个西域胡人,见崔光远进来,连忙起身行礼。

  其中一个胡人自我介绍:“在下阿达干,来自拔汗那国都西鞬城,奉我王之命前来觐见,这是我王的一点心意,还请尚书收下。”阿达干让手下打开礼盒,里面是三颗硕大的夜明珠和一座绿松石雕刻的精美佛像。

  崔光远:“如此厚礼,崔某恐怕受之有愧啊。”

  阿达干:“尚书可能不知,我拔汗那国紧邻石国——”

  崔光远打断阿达干:“石国无藩臣礼,几年前已被我大唐天兵剿灭。”

  阿达干:“是,在下一时口误。拔汗那国紧邻宛州,出产汗血宝马。大食占据宛州后,总督马赫迪派使者传谕我王,要求我国提供八千匹汗血宝马,协助大食进攻碎叶。”

  崔光远不禁叹道:“八千匹汗血宝马!这个马总督,胃口倒是不小。”

  阿达干:“我王特命在下前来,请求大唐支援。”

  崔光远笑道:“这个好说,本尚书向你保证,一个月之内,我大军必会收复宛州。”

  阿达干:“真能如此,那就太好了。”

  崔光远:“看来贵使还有疑惑,这就随本官去看看我朝的天兵,也好安心回去复命。”

  崔光远带着阿达干来到北城,看过驻扎在此的三万大军操练。

  阿达干心中的石头终于落地:“在下这就回去禀告我王,准备酒肉迎候大唐天兵。”

  崔光远:“酒肉就免了,待我军击溃大食的呼罗珊骑兵,贵国总该有些表示吧。”

  阿达干:“需要什么,请尚书明示。”

  崔光远:“四千匹汗血宝马。”

  阿达干咬着牙回答:“此事在下做不了主,须回去禀告我王。”

  第二三六章 两军决战

  更新时间2013-3-21 22:03:03 字数:2315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