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中唐群英_琅星【完结】(50)

  李俶问郭旰:“如果让你去,你打算怎么做?”

  郭旰看了看小孩,回答:“当然是痛打一顿。”

  郭晞:“郡王英明,让二哥痛打一顿,还能活着带来。”

  小孩显然是被郭旰吓到,哭了起来。

  李俶走到小孩面前,安慰道:“别怕,有哥哥在,没人会伤害你。告诉哥哥,为什么要扔马粪?”

  小孩看了看郭旰,回答说:“父亲说哥哥你很有钱,买走了全城的粮食,粮价涨得很高,我家买不起粮,没吃的,肚子饿。”

  李俶心中有些酸楚,让刘德顺带上五斗米送小孩回家。

  李俶听从刘晏建议停止买粮,同时发布限价令:一斗米市价不得超过五十钱。限价令消除了百姓的误解,却激怒了武威四大粮行的老板。眼开着可以大赚一把,却让李俶断了财路,四大粮行的老板当然不会轻易就范。四位粮行老板经过一夜谋划,第二天一大早,武威城大部门粮店闭门谢客,少数开门营业的粮店门口排起长队,很快店中存粮便被抢购一空。

  凉州都督府后堂,李俶召集众人商议对策。

  郭晞禀报说:“今日是限价令实行的第一天,城里出现粮食抢购现象。晞派人调查清楚,抢购粮食的人一大半是四大粮行的老板雇佣的地痞无赖。”

  李俶听了十分气愤,骂道:“这帮奸商,可恶至极!”

  刘晏接着说:“河西地区粮食产量不高,绝大多数供种粮农户自给,市面上销售的粮食大多来自关内,晏查阅了近一年来出入武威城的货物记录,四大粮行手里至少有五千石存粮。”

  杨元寿提议:“郡王可下令临时征用四大粮行的存粮,以解燃眉之急。”

  李俶采纳了杨元寿的提议,命其负责征粮事宜。

  杨元寿亲自带领武威府衙差役前往四大粮行征粮,很快征到两千石粮食。

  李俶下令将两千石粮食全部发往城内外各灾民赈济点,上万难民的温饱问题算是暂时解决了。

  四大粮行对外声称库存粮食已被节度使全部征用,继续关门闭店。城内百姓买不到粮食,再次将矛头指向李俶。

  郭晞提醒李俶:“武威城内居住有数万百姓,一旦断粮会引发难以预料的后果。”

  韩无疾禀告李俶:“四家粮行仍在暗中高价卖粮,一斗米卖到五百钱。”

  李俶听了又气又怒,命郭旰带领亲卫,将四家粮行老板捉拿下狱,罪名是《永徽律》中没有的“囤积居奇,哄抬粮价”。李俶原以为自古民不与官斗,抓了四家粮行的老板,吓唬吓唬就万事大吉了。不想事与愿违,不但四家粮商继续关门闭店,更有一群老弱妇孺一大早便来到都督府门前,哭天喊地,要求李俶放人,场面极度混乱。

  感觉骑虎难下的李俶再次召集众人商议对策。

  郭旰对李俶说:“请郡王下令,将聚集在府门外闹事的刁民全部收监,杀一儆百。”

  杨元寿阻止道:“万万不可,府门外都是些老弱妇孺,万一闹出人命来,如何收拾?再者,四家粮行老板并未触犯律法,现在府门外已经聚集了数千围观的百姓,请郡王尽快开释,以安民心。”

  刘晏:“杨长史说的对,请郡王先释放粮商,再图对策。”

  李俶心有不甘,对众人说:“此刻放了那帮奸商,岂不是说本王怕了他们。”

  韩无疾提出建议:“吴记粮行的老板吴仁圭,是京兆法曹吉温的亲家,郡王是不是先放了吴仁圭。”

  李俶听到吉温就来气,回答说:“不行,一个都能不放!”

  商议没有结果,李俶遣退众人。

  聚集在府门外哭闹的粮商家属见官员们离开,更加肆无忌惮,指名点性要广平郡王出来相见。

  郭晞对李俶说:“郡王一定知道‘擒贼擒王’。”

  李俶想了想,心生一计,对郭旰说:“去把除吴仁圭以外的其他三家粮行老板带到府门口。”

  李俶接着对郭晞说:“三郎,随我去府门口见见那帮老少。”

  一帮老少见李俶出现在都督府门口,立马大哭大闹起来。看那阵势,如果不是有侍卫在场,非把李俶给生吞活剥了。

  李俶站在一旁,任凭那帮人闹。

  少顷,郭旰带来王、周、袁三位粮行老板。

  三位粮行老板见到父母妻儿,以为李俶认输了,开始得意起来。

  李俶看了许久,开口说话:“五十钱一斗米,三位已经比平时多赚了不少,本王知道你们做生意不容易,没有提高赋税。但是某些人还不知足,竟然把米价提到五百钱,暗中偷卖,偷逃朝廷赋税。”

  “囤积居奇”固然不犯法,“偷逃赋税”确是正中要害,王、周、袁三位粮行老板一直跟随吴仁圭左右,此时此刻没了吴仁圭,三人心生惧怕,自然没有了主意。

  李俶见状继续说:“三位是要学吴老板顽抗到底,继续回大牢里住,待本王派人抄了三位的店铺,补齐偷逃的税款再出来,还是立刻开门卖粮,赚该赚的钱,本王在此静待三位答复。”

  王、周、袁三人面面面相觑,即不想回大牢里住,也不想轻易放弃大捞一把的机会。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